【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类清洗装置及豆制品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类清洗装置
,具体为一种豆类清洗装置及豆制品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通称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现有生活中,大豆在加工或食用前需要进行清洗,现有的豆类清洗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部分清洗装置只能清洗表面一层大豆,导致大豆清洗不均匀,实用性低,而且部分清洗装置不能实现一个电机运作,导致清洗装置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清洗的不充分,降低了大豆的清洗速度,同时缺少水循环结构,造成对水源的浪费,因此,本申请公开专利技术了一种豆类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豆类清洗装置,具备清洗均匀、清洗充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清洗不均匀、清洗不充分、水不能多次利用造成水源浪费、制作成本高、摆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类清洗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的顶部固定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入轴(4),所述输入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支撑板(7)和从动支撑板(8),所述主动支撑板(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9),所述限位柱(1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帽(20),所述从动支撑板(8)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动孔眼神至从动支撑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类清洗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的顶部固定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入轴(4),所述输入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支撑板(7)和从动支撑板(8),所述主动支撑板(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9),所述限位柱(1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帽(20),所述从动支撑板(8)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动孔眼神至从动支撑板(8)的外侧,所述传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和从动皮带轮(11),所述从动皮带轮(11)与主动皮带轮(5)上共同张进有同一个主动传动皮带(50),所述传动轴(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其中一个主动支撑板(7)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延伸至主动支撑板(7)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4),所述第三皮带轮(14)与所述从动皮带轮(11)上共同张进有同一个第一传动皮带(51),所述第一转轴(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盘(15),所述摆动盘(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6),所述第一连接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7),所述第一连接柱(16)上转动套接有摆动杆(18);所述摆动杆(18)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19)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板(24),所述摆动杆(1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31),所述固定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1),四个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22),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限位孔(22)均滑动连接有滑杆(23);两个所述滑杆(23)的两端均延伸至四个所述限位孔(22)外,其中一个所述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块(25)所述齿条块(25)与所述弧形齿条板(24)相啮合,两个所述滑杆(2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T型槽(26),四个所述T型槽(26)内均互动连接有T型块(27);所述第四皮带轮(33)与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上共同张进有同一个第二传动皮带(52),所述第二转轴(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盘(34),所述清洗盘(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35),所述第二连接柱(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6),另一个所述限位柱(19)与所述第二连接柱(35)上转动套接有同一个矩形框(37);所述矩形框(37)顶端固定连接有凸块(38),所述凸块(38)的一侧与其中一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