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义宁专利>正文

一种卷式帘和隔热、滤尘帘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1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式帘,属房屋窗门用帘领域。采用人力产生外转矩的驱动机构驱动卷轴,使卷绕于卷轴的帘面升降,外转矩驱动卷轴的形式具有较大的转矩适用范围,降低帘面与卷轴之间相互制约因素,减小卷轴直径,使窗门帘整体装置薄形,可以充分利用窗门台空间增添窗门帘数量,能够制成整体式结构或利用窗门构件为安装基础的分体式结构。对帘面提出一种选用镜面反射层的复合膜与布料粘合所制成的隔热帘面,一种分段交叠的滤尘帘面及应用和制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窗门用帘领域。在不同的昼夜季节条件下,窗门的功能一般还需窗门帘辅助,其中卷式帘是一种选择,某些应用储能弹性元件的内转矩卷式帘难以协调多种内在制约因素,以微电机组成驱动机构的卷式帘也缺乏性价比优势。中国专利95245404.1″卷式窗帘″对卷式帘的功能已基本完备,但其卷轴中装设的自锁装置增加一组专设零件,对减小卷轴直径和整体装置厚度均受到限制,结构特征使批量生产和实际运用的适应性较差,使卷式帘难以扩展安装使用场合。窗门帘常为不同用途而多重设置,现有技术通常安装窗门帘的位置仅密集于窗门框四周的正面墙体,尤其对窗门台或双层窗门所容的空间利用未予充分开发,美国刊物″Blind cuts heat loss,Popular Science May 1980″,文中指出双层窗之间插入窗帘可降低房屋室内与户外气候的热量传递,现有的卷式帘对此空间未能充分利用。碍于一般窗门帘面的结构,对帘面的隔热、滤尘功能难以适应实际需求,常又为遮阳等用途采用了户外设施,其易损性和市容观瞻也常难称誉。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人力产生外转矩的卷式帘,可具有较薄的整体装置厚度,拓展安装方法,能充分利用窗门台空间增添窗门帘的数量,改进帘面的隔热、遮光、滤尘、减污能力。本专利技术由卷轴(3),帘面(4),转轴座(1),导轴座(9)和驱动机构为主要零部件所组成。卷轴(3)的一端连接着驱动机构的转轴(2)再支承于转轴座(1)上,另一端通过卷轴(3)内安装的轴向弹性机构支承于导轴座(9)上,横置在窗门台空间上方,人力通过驱动机构产生的外转矩经转轴(2)驱动卷轴(3)旋转,缠绕在卷轴(3)上的帘面(4)随之卷绕或松展实现升降。驱动机构是人力产生双向外转矩驱动卷轴(3)旋转的机构,便于手指的操作力约1-1.5kg,转矩范围的上限可选取在1.5kg·cm左右,帘面(4)升降过程中在卷轴(3)上卷绕的直径和下垂的重力均为变量,帘面的下垂重力引起帘面自行松展下坠现象,而帘面能在任何位置稳定停留,实用中极为需要,为此卷轴(3)需增加适当的摩擦阻尼以制止帘面(4)的自行下坠现象。帘面(4)可选用一般公知面料、透光、不透光面料作通常帘面;选用镀有镜面反射层的复合塑料薄膜与布料等增强面料粘合成隔热帘面;选用商品化的激光彩膜、反光布制作帘面;选用条状材料以线绳串编成帘面。为提高帘面对光热辐射的反射性能,可以运用镀膜、涂层、贴箔等方法对帘面表面加工而制成隔热帘面,金属色泽的镜面反射率可达90%,白色大于80%。对金属镀膜层厚度的调控,可使帘面透过部分可见光而反射阳光近紫外辐射。为提高帘面的保温绝热性能,帘面可粘附涂敷中空纤维、保温涂料、远红外微粉材料、纳米材料。对于滤尘帘面可选用致密、毛绒、透气、易生静电的织物,用于过滤、吸附尘埃、花粉,滤尘帘面需要内层窗门的衬托,宜于在纱窗,纱门设施的外侧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卷轴(3)和帘面(4)在窗门台或双层窗门所容的空间内可上下依次设置,帘面在松展时又成片状下垂,在窗门台空间内可容纳1-3层帘面,所以可将二或三个单元组合成一件组合体,以供配置多重窗门帘。本专利技术对于单层窗门设施的窗门台空间同样适用。本专利技术所称之窗门台空间是指窗、门框室内外四周与窗、门平面相垂直的侧面所包容之空间,通常为双层窗门所容的空间,包含窗、门台空间内的窗、门框构件,窗、门以及相关的玻璃表面(含商业场所的玻璃墙面)。本专利技术所称之整体装置厚度是指当帘面(4)全部缠绕在卷轴(3)上时,所有零部件安装成整体装置后在窗、门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其厚度是30-100mm,结合生产工艺,适于双层窗、门空间内使用的最佳厚度是40-80mm。本专利技术采用人力产生外转矩的卷式帘,具有较大的转矩适应范围,可以充分减小卷轴直径使整体装置的厚度减小,展扩窗门帘的安装使用场合,可在一般不予利用的窗门台空间,双层窗门(含纱窗门)或窗与窗栅之间的狭窄空间内安装使用,并可利用房屋的窗门台空间以及玻璃表面作为安装基础,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以减少原材料消耗。使用对光热辐射高反射率的帘面用于减弱城市建筑物玻璃幕墙,夜空街景灯具对居室环境的光污染;反射阳光或室温辐射、室内灯光,帘面可以双面设置反射层,增加的空气层和附面层效应减弱户外气候对室温和室内温差的影响,南方的炎夏隆冬可改善1-4℃,降低空调能源消耗5-30%。使用滤尘帘面减少户外尘埃进入室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以组成整体装置的主要零部件驱动机构,转轴座(1),卷轴(3),帘面(4),导轴座(9)为主题,围绕这些零部件及涉及的相关零件分列叙述的形式,说明各零部件的结构特征和相关特征间的相互关系。1.卷轴(3)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部件卷轴(3)可由φ8-20mm直径的长条形管体(5)为主体,管体(5)的一端制出一对U型豁口,以连接驱动机构转轴(2)所输出的驱动转矩,另一端制成卷轴(3)的轴向弹性机构管体(5)内壁固定管塞(6)抵住弹簧(7)弹压设有回转轴榫的导轴(8),管口变形约束导轴(8)不脱出管体(5),轴向推压导轴(8)时有0.5-1kg的轴向推力,并有0-5cm可伸出管体(5)外的滑动行程,组成了部件卷轴(3)。卷轴(3)在安装时除管体(5)的固有长度之外还能适应实际安装时的长度变量,可适应建筑施工的较大误差,滑动导轴(8)即可将卷轴(3)和帘面(4)徒手进行分体装卸。2.驱动机构设计三种通过人力产生外转矩的驱动机构,根据零件的组成分为a)卷带式驱动机构由图1所示的转轴(2a),卷带(10),沙盒(11)所组成。转轴(2a)带轮部位设有二个带槽,带轮一侧为设有一对凸键(J)的轴体,插入卷轴(3)的管体(5)内,使U型豁口与凸键(J)衔合,转轴(2a)带轮的另一侧设回转轴榫,卷带(10)的二端分别固定于转轴(2a)的二个带槽底部,一端在一个带槽内缠绕,缠绕匝数及绕向与帘面(4)缠绕在卷轴(3)上相同,拉展缠绕的卷带(10)即转动转轴(2a)旋转,同时又使卷带(10)在另一槽内随之反向卷绕,卷带(10)在二槽内交替拉展(同时卷绕)产生转轴(2a)的双向转矩,驱动卷轴(3)使帘面(4)上升或下降。为限制卷带(10)飘拂而挂垂重物沙盒(11),以沙粒充填之容器担任。b)链轮式驱动机构由图2所示的链轮式转轴(2b)和珠形链(12)(或金属线环链)所组成。珠形链(12)是以等间距注塑球珠包裹芯线所制成,转轴(2b)链轮的齿轮中央设有沟槽容纳芯线,齿槽容纳球珠,其他部位同图1中的转轴(2a),珠形链(12)首尾相接成环状,和转轴(2b)的链轮相啮合,拉动珠形链(12)二侧使链轮转轴(2b)产生转矩,较适于落地窗帘。c)曲柄转轴式驱动机构图3所示曲柄转轴(2c),由内置中心轴(13)注塑而成,穿过转轴座(1c)与曲柄(14)相接固紧,用手柄(15)摇动转轴(2c)产生转矩,适用于人手可及处,例门、橱窗等。卷轴(3)的装卸采用对转轴(2c)离合的形式实现。3.转轴座(1)和导轴座(9)转轴座(1)和导轴座(9)分别担任驱动机构的转轴(2)和卷轴(3)的支承回转中心,导轴座(9)为便于导轴(8)的伸缩装卸,中心孔转化成底部含斜面的开口槽,图1示例将二座分别安装在窗门台空间的上方后,再装入驱动机构,卷轴(3),帘面(4)后即组成分体式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式帘,人力通过驱动机构产生的外转矩驱动卷轴(3)旋转卷绕或松展帘面(4),其特征是卷轴(3)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驱动机构的转轴(2)支承于转轴座(1),由转轴座(1),转轴(2)组成卷轴(3)的摩擦阻尼机构阻止帘面(4)自行下坠,卷轴(3)的另一端装有管塞(6),弹簧(7),导轴(8)组成的轴向弹性机构支承于导轨座(9),整体装置能组成分体式或整体式结构,整体装置的厚度在30-100mm之间,隔热帘面(4a),其特征是用具有金属色泽镜面反射层的复合塑料薄膜(4a′) 与纤维布料、纸、纱网布和薄膜经过粘合碾压所制成,滤尘帘面(4b),其特征是用致密透气的帘面材料分段交叠所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式帘,人力通过驱动机构产生的外转矩驱动卷轴(3)旋转卷绕或松展帘面(4),其特征是卷轴(3)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驱动机构的转轴(2)支承于转轴座(1),由转轴座(1),转轴(2)组成卷轴(3)的摩擦阻尼机构阻止帘面(4)自行下坠,卷轴(3)的另一端装有管塞(6),弹簧(7),导轴(8)组成的轴向弹性机构支承于导轴座(9),整体装置能组成分体式或整体式结构,整体装置的厚度在30-100mm之间,隔热帘面(4a),其特征是用具有金属色泽镜面反射层的复合塑料薄膜(4a′)与纤维布料、纸、纱网布和薄膜经过粘合碾压所制成,滤尘帘面(4b),其特征是用致密透气的帘面材料分段交叠所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由人力产生外转矩的一种机构所组成1)卷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转轴(2a)同轴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宁王吁
申请(专利权)人:王义宁王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