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测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07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青蛙活动区;青蛙活动区的一角放置有天敌活动区;天敌活动区包括天敌养殖盒;天敌养殖盒放置在青蛙活动区的边角处;天敌养殖盒的侧壁上安装有天敌叫声播放器;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活动区内部中心的侧壁上安装有可更换的隔板;青蛙活动区的下方安装果蝇养殖盒;果蝇养殖盒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将果蝇输送到青蛙活动区和天敌养殖盒的上方;青蛙活动区内安装有供青蛙爬到天敌养殖盒的上方的爬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隔板及增加天敌叫声播放器,实现一种或多种组合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测试
,具体为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测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动物受到环境胁迫时,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会合理地分配各种行为的能量。青蛙可通过捕食行为来捕食食物,通过躲避行为来躲避猎物的捕食。目前,缺少测定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装置及方法。天敌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视线压力(可看见天敌个体),声音压力(可听见天敌叫声),气味压力(可闻见天敌气味)三个方面。公开号为CN104067985A的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青蛙养殖和蔬菜种植的联合培育系统,其中设计了青蛙养殖区,并为青蛙提供一个循环的养殖系统,但是在对于青蛙在天敌压力情况下的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缺少参考,无法准确的判断及研究,青蛙在天敌压力下的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精确度高且能够测试多压力下青蛙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装置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包括青蛙活动区、果蝇养殖盒、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一角放置有天敌活动区;所述天敌活动区包括天敌养殖盒、隔板及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放置在青蛙活动区的边角处;所述天敌养殖盒的侧壁上安装有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活动区内部中心的侧壁上安装有可更换的隔板;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下方安装果蝇养殖盒;所述果蝇养殖盒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将果蝇输送到青蛙活动区和天敌养殖盒的上方;所述青蛙活动区内安装有供青蛙爬到天敌养殖盒的上方的爬梯。通过更换不同隔板及结合天敌叫声播放器,为青蛙捕食提供不同压力,并在天敌上方设置食物出口,引导青蛙在天敌压力下进入天敌上方区域进行捕食,实现一种或多种组合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试,完成青蛙在捕食时能量分配的研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精确度高。优选地,所述青蛙活动区包括青蛙养殖箱、青蛙养殖底板、青蛙洞穴、隐藏区、暴露区及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养殖箱的底部固定有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四角架设供青蛙躲避天敌的青蛙洞穴;所述青蛙养殖箱的顶角处安装有摄像头;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放置区外端边缘与青蛙洞穴外端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绕青蛙放置区中心呈圆周且间隔设置的隐藏区及暴露区;即在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洞穴之间区块涂覆青蛙蛙身颜色类似色形成隐藏区;在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洞穴之间区块涂覆凸显青蛙蛙身颜色的色彩形成暴露区。优选地,所述天敌活动区还包括漏斗、拉门、嵌入槽;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养殖箱内部的两侧壁沿竖直中心线断开,且每一个侧壁的两个断开面均朝内凹陷形成竖向设置的嵌入槽;沿嵌入槽顶端朝下插入隔板;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天敌养殖盒与青蛙养殖箱拐角相对的侧壁穿出青蛙养殖箱侧壁;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外的一侧开口,且靠口一竖边边缘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拉门;所述天敌养殖盒的顶端固定有漏斗;所述漏斗一边边缘与青蛙养殖底板之间架设方便青蛙爬进天敌养殖盒内的爬梯。优选地,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或第三板体或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板体为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三板体为不透明无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四板体为透明无孔的竖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爬梯包括倾斜段、坡度垫、挂钩段及底部支撑段;所述倾斜段的上下两端分别搭在天敌活动区的顶部入口和青蛙活动区底面上;所述倾斜段的上端固定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段;所述挂钩段的型口朝下,且倒扣在天敌活动区的顶边上;所述倾斜段的下端固定有一体成型的底部支撑段;所述底部支撑段朝倾斜段安装挂钩段的相反方向延伸,并与青蛙活动区底部贴合。优选地,所述倾斜段上焊接有多段爬梯板;且每个爬梯板上均粘连有坡度垫。优选地,所述青蛙活动区的底部设置有果蝇放置区;所述果蝇放置区内放置有能够沿一侧抽拉出来的果蝇养殖盒;所述果蝇养殖盒与青蛙活动区之间连接有第一果蝇通道;所述果蝇养殖盒与天敌活动区之间连接有第二果蝇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果蝇通道包括第一果蝇管道、第一果蝇进口及第一果蝇通道;所述第一果蝇进口开设在果蝇养殖盒的一侧;所述第一果蝇通道开设在青蛙活动区的顶部;所述第一果蝇管道一端接入第一果蝇进口,另一端接入第一果蝇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二果蝇通道包括第二果蝇管道、第二果蝇进口及第二果蝇通道;所述第二果蝇进口开设在果蝇养殖盒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果蝇通道开设在天敌活动区的顶部入口正上方;所述第二果蝇管道一端接入第二果蝇进口,另一端接入第二果蝇通道。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动物的体重;步骤二:在青蛙活动区内施加不同天敌压力影响;步骤三:单独开启青蛙活动区或天敌活动区的上方食物通道并投入青蛙食物;步骤四:将饥饿一天的青蛙成体放入青蛙放置区适应一段时间;步骤五: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测定青蛙在不同天敌压力下青蛙12小时内的捕食行为时间和躲避行为时间;步骤六:进行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能量与躲避能量分配的测定。优选地,所述青蛙活动区包括青蛙养殖箱、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箱的底部固定有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四角架设供青蛙躲避天敌的青蛙洞穴;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放置区外端边缘与青蛙洞穴外端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绕青蛙放置区中心呈圆周且间隔设置的涂有绿色的隐藏区及涂有白色的暴露区;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板体;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动物的体重;步骤二:在天敌养殖箱侧壁上更换上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板体;步骤三:在天敌活动区仅用天敌叫声播放器播放老鹰或者蛇类天敌的叫声,不放置两栖动物的天敌蛇类;步骤四:打开青蛙活动区的第一果蝇通道,关闭天敌活动区上方的第二果蝇通道;测定轻度天敌干扰下青蛙的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步骤五:将饥饿一天的青蛙成体放入青蛙放置区适应一段时间;步骤六: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测定青蛙单一声音压力且在轻度压力下青蛙12小时内的捕食行为时间和躲避行为时间;根据每次运动的结果判定运动行为方式;捕食行为以捕获食物的动作作为判定标准;躲避行为以动物进入洞穴,并停留20秒以上;或者动物进入绿色隐藏区,并停留20秒以上为依据;具体计算公式为:TQ捕食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从开始运动时间到捕获到猎物时间整个过程为捕食行为时间;TQ躲避=TQ洞穴+TQ绿色,其中,TQ洞穴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动物开始运动到动物进入洞穴的时间,在洞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青蛙活动区、果蝇养殖盒、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一角放置有天敌活动区;所述天敌活动区包括天敌养殖盒、隔板及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放置在青蛙活动区的边角处;所述天敌养殖盒的侧壁上安装有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活动区内部中心的侧壁上安装有可更换的隔板;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下方安装果蝇养殖盒;所述果蝇养殖盒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将果蝇输送到青蛙活动区和天敌养殖盒的上方;所述青蛙活动区内安装有供青蛙爬到天敌养殖盒的上方的爬梯。/n

【技术特征摘要】
1.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青蛙活动区、果蝇养殖盒、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一角放置有天敌活动区;所述天敌活动区包括天敌养殖盒、隔板及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放置在青蛙活动区的边角处;所述天敌养殖盒的侧壁上安装有天敌叫声播放器;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活动区内部中心的侧壁上安装有可更换的隔板;所述青蛙活动区的下方安装果蝇养殖盒;所述果蝇养殖盒的侧壁上分别通过第一果蝇通道、第二果蝇通道将果蝇输送到青蛙活动区和天敌养殖盒的上方;所述青蛙活动区内安装有供青蛙爬到天敌养殖盒的上方的爬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蛙活动区包括青蛙养殖箱、青蛙养殖底板、青蛙洞穴、隐藏区、暴露区及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养殖箱的底部固定有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四角架设供青蛙躲避天敌的青蛙洞穴;所述青蛙养殖箱的顶角处安装有摄像头;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放置区外端边缘与青蛙洞穴外端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绕青蛙放置区中心呈圆周且间隔设置的隐藏区及暴露区;即在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洞穴之间区块涂覆青蛙蛙身颜色类似色形成隐藏区;在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洞穴之间区块涂覆凸显青蛙蛙身颜色的色彩形成暴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敌活动区还包括漏斗、拉门、嵌入槽;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向青蛙养殖箱内部的两侧壁沿竖直中心线断开,且每一个侧壁的两个断开面均朝内凹陷形成竖向设置的嵌入槽;沿嵌入槽顶端朝下插入隔板;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天敌养殖盒与青蛙养殖箱拐角相对的侧壁穿出青蛙养殖箱侧壁;所述天敌养殖盒朝外的一侧开口,且靠口一竖边边缘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拉门;所述天敌养殖盒的顶端固定有漏斗;所述漏斗一边边缘与青蛙养殖底板之间架设方便青蛙爬进天敌养殖盒内的爬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或第三板体或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板体为透明且板身立面带有透气通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三板体为不透明无孔的竖板状结构;所述第四板体为透明无孔的竖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倾斜段、坡度垫、挂钩段及底部支撑段;所述倾斜段的上下两端分别搭在天敌活动区的顶部入口和青蛙活动区底面上;所述倾斜段的上端固定有一体成型的挂钩段;所述挂钩段的型口朝下,且倒扣在天敌活动区的顶边上;所述倾斜段的下端固定有一体成型的底部支撑段;所述底部支撑段朝倾斜段安装挂钩段的相反方向延伸,并与青蛙活动区底部贴合;所述倾斜段上焊接有多段爬梯板;且每个爬梯板上均粘连有坡度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蛙活动区的底部设置有果蝇放置区;所述果蝇放置区内放置有能够沿一侧抽拉出来的果蝇养殖盒;所述果蝇养殖盒与青蛙活动区之间连接有第一果蝇通道;所述果蝇养殖盒与天敌活动区之间连接有第二果蝇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动物的体重;
步骤二:在青蛙活动区内施加不同天敌压力影响;
步骤三:单独开启青蛙活动区或天敌活动区的上方食物通道并投入青蛙食物;
步骤四:将饥饿一天的青蛙成体放入青蛙放置区适应一段时间;
步骤五: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测定青蛙在不同天敌压力下青蛙12小时内的捕食行为时间和躲避行为时间;
步骤六:进行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能量与躲避能量分配的测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蛙活动区包括青蛙养殖箱、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箱的底部固定有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四角架设供青蛙躲避天敌的青蛙洞穴;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青蛙放置区;所述青蛙放置区外端边缘与青蛙洞穴外端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绕青蛙放置区中心呈圆周且间隔设置的涂有绿色的隐藏区及涂有白色的暴露区;
所述隔板为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不透明有孔板体;
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动物的体重;
步骤二:在天敌养殖箱侧壁上更换上不透明有孔板体;
步骤三:在天敌活动区仅用天敌叫声播放器播放老鹰或者蛇类天敌的叫声,不放置两栖动物的天敌蛇类;
步骤四:打开青蛙活动区的第一果蝇通道,关闭天敌活动区上方的第二果蝇导通;测定轻度天敌干扰下青蛙的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
步骤五:将饥饿一天的青蛙成体放入青蛙放置区适应一段时间;
步骤六: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测定青蛙单一声音压力且在轻度压力下青蛙12小时内的捕食行为时间和躲避行为时间;根据每次运动的结果判定运动行为方式;捕食行为以捕获食物的动作作为判定标准;躲避行为以动物进入洞穴,并停留20秒以上;或者动物进入绿色隐藏区,并停留20秒以上为依据;
具体计算公式为:
TQ捕食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从开始运动时间到捕获到猎物时间整个过程为捕食行为时间;
TQ躲避=TQ洞穴+TQ绿色,其中,TQ洞穴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动物开始运动到动物进入洞穴的时间,即在洞穴停留时间大于20秒,TQ绿色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动物开始运动到进入绿色的隐藏区时间,即在绿色的隐藏区停留时间大于20秒;
步骤七:关闭青蛙活动区的第一果蝇通道,打开天敌活动区上方的第二果蝇通道,测定单一声音压力且在重度天敌压力下青蛙的捕食行为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
步骤八:将饥饿一天的青蛙成体放入青蛙放置区适应一段时间;
步骤九:通过观察和摄像头监控进行分析,测定青蛙单一声音压力且在重度天敌压力下青蛙12小时内的捕食行为时间和躲避行为时间;根据每次运动的结果判定运动行为方式;捕食行为以捕获食物的动作作为判定标准;躲避行为以动物进入洞穴,并停留20秒以上;或者动物进入绿色的隐藏区,并停留20秒以上为依据;
具体计算公式为:
TZ捕食为单一声音压力且在重度天敌压力下从开始运动时间到捕获到猎物时间整个过程为捕食行为时间;
TZ躲避=TZ洞穴+TZ绿色,其中,TZ洞穴为单一声音压力且在重度天敌压力下动物开始运动到动物进入洞穴的时间,即在洞穴停留时间大于20秒,TZ绿色为单一声音压力下且在轻度压力时动物开始运动到进入绿色的隐藏区时间,即在绿色的隐藏区停留时间大于20秒;
步骤十:能量分配的计算:捕食行为能量消耗=1/2×体重×(捕食行为运动距离/捕食行为所用时间)2;捕食行为运动距离为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捕食位置之间的距离;捕食行为所用时间=TQ捕食+TZ捕食。躲避行为能量消耗=1/2×体重×(躲避行为运动距离/躲避行为所用时间)2;躲避行为运动距离=青蛙放置区与青蛙洞穴之间的距离+青蛙放置区与绿色隐藏区位置之间的距离;躲避时间=TQ躲避+TZ躲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敌压力下青蛙捕食和躲避行为能量分配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蛙活动区包括青蛙养殖箱、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箱的底部固定有青蛙养殖底板;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四角架设供青蛙躲避天敌的青蛙洞穴;所述青蛙养殖底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毅段仁燕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