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05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属于节水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种植箱的内部空间平均分割为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两个区域,所述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上均设置有根灌管,根灌管通过电磁阀与主水管相连通,主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水箱上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与电磁阀相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三角形结构的隔板将种植箱分割为两个分根区,让须根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自动实现分根,减小了人工分根的误差及对根系的损伤,避免了水分在两个分根区的交流,同时利用控制箱对两个分根区根据水分消耗进行自动灌溉,使水分在两个根区均匀分布,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节水灌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境资源,也是决定国家规划和发展的战略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大,人类活动增加,使得极端天气频现,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导致全球可利用的淡水水资源越来越少。而农业用水又是淡水资源消耗最大的一部分,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供水量的65%左右。此外,我国的农业用水整体粗放,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而,急需探索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分根区灌溉技术是康绍忠等人在1997年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其原理是交替的使作物根系处于干湿循环的环境中,根系所处环境的干湿循环促使干旱区的根系产生的脱落酸向地上部分运输,运输至地上的脱落酸促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了叶片的蒸腾耗水,最终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揭示分根区灌溉产生的一些现象,需要查清其机理。为了避免大田试验中气象因子对试验的影响,需要在温室开展分根区灌溉试验。在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包括种植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6)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隔板(603),隔板(603)将种植箱(6)的内部空间平均分割为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两个区域,所述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上均设置有根灌管(5),根灌管(5)的输入端通过电磁阀(4)与主水管(3)相连通,主水管(3)与水箱(2)相连通,水箱(2)上放置有控制箱(1),控制箱(1)与电磁阀(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包括种植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6)内部中间固定设置有隔板(603),隔板(603)将种植箱(6)的内部空间平均分割为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两个区域,所述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上均设置有根灌管(5),根灌管(5)的输入端通过电磁阀(4)与主水管(3)相连通,主水管(3)与水箱(2)相连通,水箱(2)上放置有控制箱(1),控制箱(1)与电磁阀(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6)包括箱体(604)和隔板(603),隔板(603)固定设置在箱体(604)的内底部中间位置上,隔板(603)上方设置有种植板(602),种植板(60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箱体(604)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03)为底端开口的中空三角形结构,且箱体(604)的侧壁上设置有隔板(603)相匹配的三角形结构的开口槽(6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温室盆栽的须根系植物分根区自动交替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04)内部的左侧分根区和右侧分根区的底部均设置有透水孔(606),透水孔(606)用于排出多余水分和进行外界气体交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刚张静庞晓攀王倩杨欢冯甘霖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