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健健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与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0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包括竖向的回转筒,所述回转筒能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筒的底部设置有底壁,所述回转筒内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高温蒸汽发生腔,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内固定安装有高温蒸汽发生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汽导出端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流过第一螺旋换热通道和第二螺旋换热通道的过程中会使金属螺旋盘绕体处于持续发热状态,从而使各个菌棒放置槽内的三个菌棒形成的码垛堆的底部也产生大量热量,增加任意三个菌棒形成的码垛堆的受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与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育领域。
技术介绍
菌棒灭菌是食用菌培育的重要前序工作,菌棒通过持续吸收附近流过的蒸汽的热量升温,从而达到灭菌效果;由于蒸汽在流动过程中会存在延程热量损失,高温蒸汽的所行进过程中温度是逐级减弱的,只有蒸汽产生处附近的温度是最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菌棒存放架上越靠近蒸汽产生源头的菌棒的温度上升速率会越快,越远离蒸汽产生源头的菌棒的温度上升速率会越低,进而造成整个菌棒存放架上的不同部位存放的菌棒的升温程度不一致,进而延缓整体的灭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菌效率更高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与工作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包括竖向的回转筒,所述回转筒能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筒的底部设置有底壁,所述回转筒内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隔离盘,所述隔离盘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高温蒸汽发生腔,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内固定安装有高温蒸汽发生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汽导出端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内;所述回转筒中部高度处的侧壁镂空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发生腔的高温蒸汽导出口,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内的高温蒸汽能通过所述高温蒸汽导出口溢出。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筒的外侧中部同轴心套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能上下升降;所述升降筒的上下端内壁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环状的上内缘和下内缘;所述上内缘和下内缘的内圈分别为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均与所述回转筒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升降筒的内壁一体化呈螺旋状同轴心设置有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的螺旋内缘与所述回转筒的外壁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筒沿轴线方向的长度至少是所述升降筒沿轴线方向长度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为薄壁空心壳体结构,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的壳体结构内部沿螺旋路径延伸设置有螺旋隔离带,所述螺旋隔离带将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内的螺旋空心结构分隔成沿螺旋路径延伸的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和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和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内流过的高温蒸汽会将热量传递给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还包括固定安装的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升降杆末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从而使升降器能带动所述升降筒能上下升降,所述升降筒的下降运动能使升降筒完全脱离所述回转筒;所述隔离盘的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机壳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设备支架上;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隔离盘;所述输出轴的回转能带动所述回转筒整体沿轴线回转。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沿螺旋路径的上表面为螺旋坡面,所述螺旋坡面上沿螺旋路径等距阵列布置有若干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菌棒堆放槽,每一个菌棒堆放槽上至少堆放有三个菌棒。进一步的,下内缘与上内缘之间形成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同轴心于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中,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与上内缘之间形成上环状气体过渡腔,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与下内缘之间形成下环状气体过渡腔;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将回转筒外壁与升降筒内壁之间形成的环柱状空间分割成菌棒螺旋加热通道,高温蒸汽导出口连通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上端连通所述上环状气体过渡腔,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下端连通所述下环状气体过渡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上端为第一蒸汽导入口,所述第一蒸汽导入口连通所述上环状气体过渡腔;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的螺旋路径下端为第二蒸汽导入口,所述第二蒸汽导入口连通所述下环状气体过渡腔;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下端为第一封堵壁,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的螺旋路径上端为第二封堵壁;下内缘与上内缘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和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所述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下端;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上端;所述升降筒的一侧通过排气管支架固定安装有总排气管,所述总排气管的总排出口连通外界;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的出气端和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连通所述总排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的升降运动与输出轴的回转的配合下使所述升降筒升降的同时还使所述回转筒回转;升降筒升降的同时回转筒回转产生的效果是高温蒸汽导出口相对于升降筒以及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做沿螺旋路径的螺旋运动,从而使高温蒸汽导出口能对应连通任意一个菌棒堆放槽。进一步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初始状态下,控制升降器,使升降杆向下伸出,使升降筒下降,直至升降筒下降至完全脱离所述回转筒,这时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的螺旋内缘与回转筒的外壁分离,从而使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靠近轴线的一侧完全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进而使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上的所有菌棒堆放槽靠近升降筒轴线的一侧都暴露在外部,这时工作人员将每一个菌棒堆放槽上均至少堆放三根菌棒;然后控制升降器,使升降杆向上缩回,使升降筒上升,直至升降筒上升至完全回转筒的中部高度处,这时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的螺旋内缘与回转筒的外壁重新滑动配合;蒸汽加热灭菌过程:控制高温蒸汽发生器,从而让高温蒸汽导出端持续导出高温水蒸汽,高温蒸汽发生腔内的高温蒸汽持续通过高温蒸汽导出口溢出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内;这时升降器的升降运动与输出轴的回转的配合下使升降筒升降的同时还使回转筒回转;升降筒升降的同时回转筒回转产生的效果是高温蒸汽导出口相对于升降筒以及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做沿螺旋路径的螺旋运动,从而使高温蒸汽导出口沿菌棒螺旋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逐次扫过所有的菌棒堆放槽;当高温蒸汽导出口对应到任意一个菌棒堆放槽时,高温蒸汽导出口向菌棒螺旋加热通道内喷出的高温蒸汽直接喷射到菌棒堆放槽内所堆叠的菌棒上,进而使高温蒸汽导出口喷出的最高温度的蒸汽逐渐沿螺旋路径扫过所有的沿螺旋阵列分布的所有菌棒堆放槽,沿螺旋阵列分布的所有菌棒堆放槽都会接受到来自于取料空窗的直接高温蒸汽喷射,一定程度抑制了传统固定蒸汽导出口的受热不均的问题;本装置的整体过程是一个回环往复的过程,只需控制升降器的伸缩位移速度和位移方向,以及回转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转向,即可实现高温蒸汽导出口沿菌棒螺旋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的来回往复的螺旋运动,从而从整体上增强菌棒受热均匀性问题,从而整体上增加灭菌效率;最终导入菌棒螺旋加热通道内的高温蒸汽均会从菌棒螺旋加热通道的螺旋路径上端或螺旋路径下端导入到上环状气体过渡腔和下环状气体过渡腔中,使上环状气体过渡腔和下环状气体过渡腔内的蒸汽累积;上环状气体过渡腔内的高温蒸汽累积后使上环状气体过渡腔内增压,进而使上环状气体过渡腔内的高温蒸汽从第一蒸汽导入口源源不断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的回转筒(9),所述回转筒(9)能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筒(9)的底部设置有底壁(200),所述回转筒(9)内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隔离盘(116),所述隔离盘(116)与所述底壁(200)之间形成高温蒸汽发生腔(118),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固定安装有高温蒸汽发生器(115),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115)的高温蒸汽导出端(117)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所述回转筒(9)中部高度处的侧壁镂空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发生腔(118)的高温蒸汽导出口(38),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的高温蒸汽能通过所述高温蒸汽导出口(38)溢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的回转筒(9),所述回转筒(9)能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筒(9)的底部设置有底壁(200),所述回转筒(9)内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隔离盘(116),所述隔离盘(116)与所述底壁(200)之间形成高温蒸汽发生腔(118),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固定安装有高温蒸汽发生器(115),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115)的高温蒸汽导出端(117)在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所述回转筒(9)中部高度处的侧壁镂空设置有连通高温蒸汽发生腔(118)的高温蒸汽导出口(38),所述高温蒸汽发生腔(118)内的高温蒸汽能通过所述高温蒸汽导出口(38)溢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筒(9)的外侧中部同轴心套有升降筒(33),所述升降筒(33)能上下升降;所述升降筒(33)的上下端内壁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环状的上内缘(21)和下内缘(12);所述上内缘(21)和下内缘(12)的内圈分别为第一内圈(113)和第二内圈(114);所述第一内圈(113)和第二内圈(114)均与所述回转筒(9)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升降筒(33)的内壁一体化呈螺旋状同轴心设置有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的螺旋内缘与所述回转筒(9)的外壁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筒(9)沿轴线方向的长度至少是所述升降筒(33)沿轴线方向长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为薄壁空心壳体结构,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的壳体结构内部沿螺旋路径延伸设置有螺旋隔离带(180),所述螺旋隔离带(180)将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内的螺旋空心结构分隔成沿螺旋路径延伸的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1)和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2);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1)和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2)内流过的高温蒸汽会将热量传递给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33)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还包括固定安装的设备支架(101),所述设备支架(10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升降器(22),所述升降器(22)的升降杆(19)末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18)上,从而使升降器(22)能带动所述升降筒(33)能上下升降,所述升降筒(33)的下降运动能使升降筒(33)完全脱离所述回转筒(9);
所述隔离盘(116)的上方,同轴心设置有回转电机(49),所述回转电机(49)的机壳通过电机支架(100)固定在设备支架(101)上;所述回转电机(49)的输出轴(10)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隔离盘(116);所述输出轴(10)的回转能带动所述回转筒(9)整体沿轴线回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沿螺旋路径的上表面为螺旋坡面(121),所述螺旋坡面(121)上沿螺旋路径等距阵列布置有若干隔板(7),相邻两隔板(7)之间形成菌棒堆放槽(2),每一个菌棒堆放槽(2)上至少堆放有三个菌棒(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内缘(12)与上内缘(21)之间形成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同轴心于环柱状蒸汽灭菌空间中,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与上内缘(21)之间形成上环状气体过渡腔(20),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与下内缘(12)之间形成下环状气体过渡腔(14);所述螺旋加热菌棒放置架(16)将回转筒(9)外壁与升降筒(33)内壁之间形成的环柱状空间分割成菌棒螺旋加热通道(119),高温蒸汽导出口(38)连通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119),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119)的螺旋路径上端连通所述上环状气体过渡腔(20),所述菌棒螺旋加热通道(119)的螺旋路径下端连通所述下环状气体过渡腔(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的菌棒灭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1)的螺旋路径上端为第一蒸汽导入口(1.1),所述第一蒸汽导入口(1.1)连通所述上环状气体过渡腔(20);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2)的的螺旋路径下端为第二蒸汽导入口(1.2),所述第二蒸汽导入口(1.2)连通所述下环状气体过渡腔(14);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1)的螺旋路径下端为第一封堵壁(16.1),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2)的的螺旋路径上端为第二封堵壁(16.2);
下内缘(12)与上内缘(21)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103.1)和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102.1),所述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103.1)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1)的螺旋路径下端;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102.1)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蒸汽换热通道(15.2)的螺旋路径上端;
所述升降筒(33)的一侧通过排气管支架(108)固定安装有总排气管(106),所述总排气管(106)的总排出口(107)连通外界;第一竖向蒸汽导出管(103.1)的出气端和第二竖向蒸汽导出管(102.1)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气管(103)和第二导气管(10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顾健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