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葡萄园的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控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葡萄园的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
技术介绍
葡萄(Vitisvinifera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加之果实皮薄肉厚,味甜多汁,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我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南方省(市)的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南方产区多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湿,雨热同季,属于葡萄非适宜或次适宜区,生产上多采用设施栽培模式。南方栽培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导致葡萄生长季易遭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如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葡萄溃疡病、绿盲蝽、叶蝉、蚜虫、蓟马、金龟子、广翅蜡蝉等病虫害常年发生。在葡萄病虫害的防控过程中防治无一例外都需要施用各种化学农药。目前,南方葡萄园年施药次数达到8-10次,部分果园甚至高达15次。长期以来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虽然对南方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也造成了葡萄园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葡萄园的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于9月中下旬,将大麦播种到葡萄园中;/nb.翌年3月上中旬,对大麦及葡萄枝干喷施噻虫嗪一次,然后齐地面刈割大麦,用刈割的大麦覆盖葡萄树盘;/nc.当葡萄园内80%以上的葡萄嫩梢有2-4片叶已经展开时,喷施多抗霉素一次;/nd.当葡萄园内90%以上的花序处于花序分离状态时,喷施螺虫乙酯和异菌脲一次;/ne.当葡萄花序上有1%-5%的花蕾开放时,喷施木霉菌一次;/nf.当葡萄园内80%以上的葡萄花序落花之后的2-3天,喷施咯菌腈、氟硅唑和噻虫嗪一次;/ng.葡萄果穗套袋前2-3天,喷施啶酰菌胺和苯醚甲环唑一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葡萄园的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于9月中下旬,将大麦播种到葡萄园中;
b.翌年3月上中旬,对大麦及葡萄枝干喷施噻虫嗪一次,然后齐地面刈割大麦,用刈割的大麦覆盖葡萄树盘;
c.当葡萄园内80%以上的葡萄嫩梢有2-4片叶已经展开时,喷施多抗霉素一次;
d.当葡萄园内90%以上的花序处于花序分离状态时,喷施螺虫乙酯和异菌脲一次;
e.当葡萄花序上有1%-5%的花蕾开放时,喷施木霉菌一次;
f.当葡萄园内80%以上的葡萄花序落花之后的2-3天,喷施咯菌腈、氟硅唑和噻虫嗪一次;
g.葡萄果穗套袋前2-3天,喷施啶酰菌胺和苯醚甲环唑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的将大麦播种到葡萄园中,具体为:采用浅沟条播的方式,每栽植带播种2-3条,条间宽度30cm,播种深度1-2cm,草种播种量为2.5-3kg/667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林忠,刘勇,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顾霞,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