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06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旋耕起垄一体机包括机架;变速箱,变速箱设于机架顶端;旋耕机构,旋耕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下方且两端与机架轴连接,旋耕机构与变速箱连接;起垄机构,起垄机构设于旋耕机构的后方,且起垄机构与机架可滑动连接。该旋耕起垄一体机通过在机架上设有旋耕机构和起垄机构,将起垄机构设于旋耕机构的后方,实现旋耕和起垄一次性完成,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条形孔,横梁的两端安装在条形孔内,实现起垄机构的高度调节;通过横梁上设有多个穿设孔以及套筒上设有通孔,实现垄距的调节;通过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后方设置调节板,调节板与支撑架上的固定板轴孔连接,实现起垄宽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
技术介绍
旋耕机和起垄机都是常见的农业机械,旋耕机主要用于碎土,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起垄机用于田间耕后起垄作业,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将两者相结合的旋耕起垄一体化设备。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市场上的起垄装置一般都是固定死的,其起垄宽度、高度等不可调节,一方面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阻力不同,导致起垄效率低,机械故障率高;另一方面不同作物对起垄宽度和高度的要求也不同,不同的起垄宽度和高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起垄宽度和高度,适应于不同土壤环境和农作物需求的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垄间距和高度不可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包括:机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所述机架(1)两端设有条形孔(15);/n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设于所述机架(1)顶端;/n旋耕机构(3),所述旋耕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下方且两端与所述机架(1)轴连接,所述旋耕机构(3)与所述变速箱(2)连接;/n起垄机构(4),所述起垄机构(4)设于所述旋耕机构(3)的后方,且所述起垄机构(4)与所述机架(1)通过所述条形孔(15)可滑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起垄机构(4)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两端设有条形孔(15);
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设于所述机架(1)顶端;
旋耕机构(3),所述旋耕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下方且两端与所述机架(1)轴连接,所述旋耕机构(3)与所述变速箱(2)连接;
起垄机构(4),所述起垄机构(4)设于所述旋耕机构(3)的后方,且所述起垄机构(4)与所述机架(1)通过所述条形孔(15)可滑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起垄机构(4)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机构(4)包括横梁(41)、套筒(42)、支撑架(43)、起垄板(44)和犁尖板(45),所述横梁(41)的两端穿过所述条形孔(15)并与所述机架(1)可滑动连接,所述横梁(41)上间隔地设有多个穿设孔(5),所述套筒(42)上设有与所述穿设孔(5)适配的通孔(6),所述套筒(42)与所述横梁(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3)的一端与所述套筒(4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犁尖板(45),所述支撑架(43)上远离所述旋耕机构(3)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起垄板(44)连接的连接孔(8),所述连接孔(8)间隔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枫马金宝刘文华赵洪祥李文庄文君杜刚王东英王文军王焕军王芙臣刘浩于玮淇杜伟嘉李斐李敏马凤利霍玉才郭玉芳于长河佟殿文权永生刘盛虹张淑艳范强王佩伍张功王天民赵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