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0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绞龙壳、绞龙轴和螺旋叶片,绞龙壳具有进料口,绞龙轴设于绞龙壳的内部且两端均与绞龙壳轴连接;耙齿,耙齿固定安装于进料口的一侧;回收箱,回收箱的一端与绞龙壳的端部连接并与绞龙壳的内部连通,回收箱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回收箱的底部设有筛网;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绞龙轴转动。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通过将耙齿设置在输送装置上,在耙地的过程中,将地面的杂草和残膜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回收箱中,不需要在耙地过程中停止耙地机然后清理耙齿上的杂草和残膜,进而提高耙地机的耙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
技术介绍
耙地机是一种对土地进行平整的农业设备,耙地机一般与农用犁配合使用,农用犁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是对相对较硬的土地翻出,但是翻出后的泥土一般较多的会呈块状,此时即用到耙地机,一方面对翻出的块状泥土进行打碎处理,另一方面耙地机的耙齿在耙地的过程中可以对地面上被翻出的杂草和残膜进行带出,一举两得,便于后期耕种。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耙地机上未设置有回收装置,在对耙齿上的杂草和地膜清理时,需要将耙地机停止,然后对耙齿上的杂草和残膜进行处理,对于该操作严重影响耙地机的工作效率,不能够保证耙地机在耙地过程中的连续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耙地过程中能够对翻出的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进行清理,且能够将其收集的耙地机的耙齿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耙地机在耙地的过程中不能对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进行收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绞龙壳、绞龙轴和螺旋叶片,所述绞龙壳具有进料口,所述绞龙轴设于所述绞龙壳的内部且两端均与所述绞龙壳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绕设于所述绞龙轴上并与所述绞龙壳内壁相适配;耙齿,所述耙齿沿轴向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上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一端与所述绞龙壳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收箱与所述绞龙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所述回收箱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筛网;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上远离所述回收箱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绞龙轴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挡齿,所述挡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挡齿与所述绞龙壳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两端,在平行于所述挡齿的平面上,所述挡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耙齿的正投影。进一步地,所述绞龙壳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耙齿对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安装板在所述绞龙壳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的一端与所述回收箱铰接,其相对一端与所述回收箱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动门上设有多个通孔。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通过将耙齿设置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的绞龙壳具有进料口,在耙齿耙地的过程中,将地面的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通过耙齿进入绞龙壳,在绞龙轴和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将绞龙壳中的杂草和残膜输送至回收箱中,进入回收箱中的土块通过设置在回收箱底部的筛网掉落至地里,通过在绞龙壳与耙齿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安装板,可以使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适用于多种设备,克服了在耙地过程中需要停止耙地机然后对耙齿上的杂草及残膜进行清理,使得耙地机耙地过程的连续性,进而提高耙地机的耙地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耙地机的耙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耙地机的耙齿结构的侧视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为输送装置;11为绞龙壳;12为绞龙轴;13为螺旋叶片;2为进料口;3为耙齿;4为回收箱;5为活动门;6为筛网;7为驱动装置;8为挡齿;9为安装板;10为安装孔;20为通孔;21为连接杆;22为端盖;23为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包括:输送装置1,输送装置1包括绞龙壳11、绞龙轴12和螺旋叶片13,绞龙壳11具有进料口2,进料口2为矩形口,进料口2沿绞龙壳11轴向布置,绞龙轴12设于绞龙壳11的内部且两端均与绞龙壳11轴连接,具体地,绞龙壳11的一端设有端盖22,端盖22与绞龙壳11固定连接,端盖22的中心位置具有圆孔,轴承23设于圆孔内,轴承23的外环与端盖22固定连接,轴承23的内环与绞龙轴12的固定连接,绞龙壳11的另一端也设有轴承23,绞龙轴12与轴承23的内环固定连接,轴承23的外环通过连接杆21与绞龙壳11的内壁焊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1设有三根,三根连接杆21沿轴承23外壁轴阵列式布置,螺旋叶片13绕设于绞龙轴12上并与绞龙壳11内壁相适配;耙齿3,耙齿3设有多个,耙齿3为月牙形,多个耙齿3间隔布置且沿绞龙壳11轴向固定安装于绞龙壳11上,并靠近进料口2的底侧,多个耙齿3根部一侧均与进料口2下边缘连接,进料口2下边缘高于地面,多个月牙形的耙齿3弧心朝向进料口2的一侧,此外,在进料口2的两端分别设有挡齿8,两个挡齿8与绞龙壳11固定连接,在平行于挡齿8的平面上,挡齿8的正投影覆盖耙齿3的正投影,挡齿8可以对耙齿3上的杂草和残膜起到阻挡作用,防止耙齿3上的杂草和残膜从耙齿3的两端掉落;回收箱4,回收箱4设于绞龙壳11上设有连接杆21的一端,回收箱4的一端与绞龙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由于绞龙壳11的这一端是通过三根呈圆周阵列的连接杆21与轴承23固定连接的,因此,回收箱4通过三根连接杆21的中间间隙与绞龙壳11的内部连通,回收箱4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5,活动门5的一端与回收箱4铰接,其相对一端与回收箱4可拆卸连接,可实现活动门5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拆卸连接为拴接,活动门5上设有多个通孔20,回收箱4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筛网6,筛网6能够将带入回收箱4中土块筛落至地面;以及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固定安装于绞龙壳11上远离回收箱4的一端,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绞龙轴12连接,驱动装置7用于给绞龙轴12提供动力,具体的驱动装置7的动力来源于与该耙齿结构连接的拖拉机输出的动力,具体可通过皮带或链条将动力传动至驱动装置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为驱动电机。具体地,绞龙壳11上设有安装板9,安装板9设于耙齿3对侧,安装板9上设有安装孔10,安装板9设有两个,两个安装板9在绞龙壳11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安装孔10的设置可以使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配合拖拉机使用。工作原理:将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通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拖拉机连接,在耙地过程中,耙齿将地里的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带起,随着杂草和残膜的不断增多,杂草和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绞龙壳(11)、绞龙轴(12)和螺旋叶片(13),所述绞龙壳(11)具有进料口(2),所述绞龙轴(12)设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且两端均与所述绞龙壳(11)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绕设于所述绞龙轴(12)上并与所述绞龙壳(11)内壁相适配;/n耙齿(3),所述耙齿(3)沿轴向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靠近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n回收箱(4),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与所述绞龙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收箱(4)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4)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5),所述回收箱(4)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筛网(6);以及/n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远离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所述绞龙轴(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绞龙壳(11)、绞龙轴(12)和螺旋叶片(13),所述绞龙壳(11)具有进料口(2),所述绞龙轴(12)设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且两端均与所述绞龙壳(11)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绕设于所述绞龙轴(12)上并与所述绞龙壳(11)内壁相适配;
耙齿(3),所述耙齿(3)沿轴向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靠近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
回收箱(4),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与所述绞龙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收箱(4)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4)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5),所述回收箱(4)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筛网(6);以及
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远离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所述绞龙轴(12)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枫马金宝刘文华赵洪祥李文庄文君杜刚王东英王文军王焕军王芙臣刘浩于玮淇杜伟嘉李斐李敏马凤利霍玉才郭玉芳于长河佟殿文权永生刘盛虹张淑艳范强王佩伍张功王天民赵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