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00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绞龙壳、绞龙轴和螺旋叶片,绞龙壳具有进料口,绞龙轴设于绞龙壳的内部且两端均与绞龙壳轴连接;耙齿,耙齿固定安装于进料口的一侧;回收箱,回收箱的一端与绞龙壳的端部连接并与绞龙壳的内部连通,回收箱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回收箱的底部设有筛网;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绞龙轴转动。该耙地机的耙齿结构通过将耙齿设置在输送装置上,在耙地的过程中,将地面的杂草和残膜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回收箱中,不需要在耙地过程中停止耙地机然后清理耙齿上的杂草和残膜,进而提高耙地机的耙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
技术介绍
耙地机是一种对土地进行平整的农业设备,耙地机一般与农用犁配合使用,农用犁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是对相对较硬的土地翻出,但是翻出后的泥土一般较多的会呈块状,此时即用到耙地机,一方面对翻出的块状泥土进行打碎处理,另一方面耙地机的耙齿在耙地的过程中可以对地面上被翻出的杂草和残膜进行带出,一举两得,便于后期耕种。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耙地机上未设置有回收装置,在对耙齿上的杂草和地膜清理时,需要将耙地机停止,然后对耙齿上的杂草和残膜进行处理,对于该操作严重影响耙地机的工作效率,不能够保证耙地机在耙地过程中的连续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耙地过程中能够对翻出的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进行清理,且能够将其收集的耙地机的耙齿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耙地机在耙地的过程中不能对杂草和遗留在地里的残膜进行收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绞龙壳(11)、绞龙轴(12)和螺旋叶片(13),所述绞龙壳(11)具有进料口(2),所述绞龙轴(12)设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且两端均与所述绞龙壳(11)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绕设于所述绞龙轴(12)上并与所述绞龙壳(11)内壁相适配;/n耙齿(3),所述耙齿(3)沿轴向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靠近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n回收箱(4),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与所述绞龙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收箱(4)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4)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5),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1),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绞龙壳(11)、绞龙轴(12)和螺旋叶片(13),所述绞龙壳(11)具有进料口(2),所述绞龙轴(12)设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且两端均与所述绞龙壳(11)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绕设于所述绞龙轴(12)上并与所述绞龙壳(11)内壁相适配;
耙齿(3),所述耙齿(3)沿轴向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靠近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
回收箱(4),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与所述绞龙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回收箱(4)与所述绞龙壳(11)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4)的另一端设有活动门(5),所述回收箱(4)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筛网(6);以及
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固定安装于所述绞龙壳(11)上远离所述回收箱(4)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所述绞龙轴(12)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枫马金宝刘文华赵洪祥李文庄文君杜刚王东英王文军王焕军王芙臣刘浩于玮淇杜伟嘉李斐李敏马凤利霍玉才郭玉芳于长河佟殿文权永生刘盛虹张淑艳范强王佩伍张功王天民赵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