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旋转所述转动把手来使得所述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推动板沿着滑动槽移动,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待焊接电路板。通过拉动固定板来压缩各第一压缩弹簧为电路板提供夹持空间,然后将待加工电路板放置在夹持槽和定位槽中,松开固定板,在各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板将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通过所述拉动把手来拉动第二滑动柱和定位板运动,第二滑动柱带动第二挤压板压缩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当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后,松开所述拉动把手,在各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板将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
技术介绍
PCB即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印制线路板由绝缘底板、连接导线和装配焊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的双重作用。它可以代替复杂的布线,实现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不仅简化了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工作,减少传统方式下的接线工作量,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缩小了整机体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电子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印制线路板具有良好的产品一致性,它可以采用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整块经过装配调试的印制线路板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备件,便于整机产品的互换与维修。目前,印制线路板已经极其广泛地应用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中。然而,在印刷电路板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焊接处理,在对电路板进行焊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待焊接电路板进行固定,以对待焊接电路板进行有效焊接。一般都是人工将待焊接电路板挤压固定在焊接台,人工挤压固定待焊接电路板的误差大、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挤压固定待焊接电路板的误差大、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该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包括:承载板、调节机构、固定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以及所述夹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的两边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驱动螺杆以及推动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驱动螺杆相适配,所述驱动螺杆插设于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驱动螺杆远离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滑动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固定夹板、第二固定夹板以及若干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定位滑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相互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固定板通过各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推动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挤压板、第一滑动柱、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滑动板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一滑动柱与所述第一穿孔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一所述第一穿孔中并与所述推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远离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板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板和所述第一滑动板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柱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夹持块面向所述固定板的一面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高度与所述定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拉动把手、第二挤压板、第二滑动柱、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动板以及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收容于所述夹持槽中,所述夹持块开设有两个第二穿孔和两个压缩腔,每一所述第二穿孔与一所述压缩腔连通;各所述第二穿孔贯穿所述夹持块并均与所述夹持槽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均收容于所述压缩腔中;所述第二滑动板开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二滑动孔中并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所述压缩腔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柱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挤压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柱上;所述第二滑动柱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动把手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把手为十字型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把手为一字型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两边设置有推动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套为软质橡胶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套为软质硅胶套。上述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旋转所述转动把手来使得所述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推动板沿着滑动槽移动,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待焊接电路板。通过拉动固定板来压缩各第一压缩弹簧为电路板提供夹持空间,然后将待加工电路板放置在夹持槽和定位槽中,松开固定板,在各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固定板将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通过所述拉动把手来拉动第二滑动柱和定位板运动,第二滑动柱带动第二挤压板压缩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当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后,松开所述拉动把手,在各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板将待加工电路板抵压固定在夹持块上。上述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可以将尺寸不同的待加工电路板牢牢地固定住。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实施例中部分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调节机构、固定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以及所述夹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n所述承载板的两边均开设有滑动槽;/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驱动螺杆以及推动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驱动螺杆相适配,所述驱动螺杆插设于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驱动螺杆远离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滑动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固定夹板、第二固定夹板以及若干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定位滑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相互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固定板通过各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推动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挤压板、第一滑动柱、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滑动板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一滑动柱与所述第一穿孔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一所述第一穿孔中并与所述推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远离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板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板和所述第一滑动板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柱上;/n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夹持块面向所述固定板的一面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高度与所述定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拉动把手、第二挤压板、第二滑动柱、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滑动板以及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收容于所述夹持槽中,所述夹持块开设有两个第二穿孔和两个压缩腔,每一所述第二穿孔与一所述压缩腔连通;各所述第二穿孔贯穿所述夹持块并均与所述夹持槽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夹持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均收容于所述压缩腔中;所述第二滑动板开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二滑动孔中并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所述压缩腔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柱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挤压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柱上;所述第二滑动柱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动把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焊接用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调节机构、固定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以及所述夹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承载板的两边均开设有滑动槽;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驱动螺杆以及推动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驱动螺杆相适配,所述驱动螺杆插设于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驱动螺杆远离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滑动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固定夹板、第二固定夹板以及若干缓冲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每一所述定位滑块插设于一所述滑动槽中并与所述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相互平行设置并均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固定板通过各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推动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挤压板、第一滑动柱、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滑动板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一滑动柱与所述第一穿孔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一所述第一穿孔中并与所述推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远离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板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动柱插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板和所述第一滑动板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柱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夹持块面向所述固定板的一面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高度与所述定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夹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钢华,吴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隆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