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93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热式的温度传感控制器。主要结构有座架,前面板,传热后盖板,侧盖板,装在座架内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保护机构及调温机构。其特点是调温机构由嵌在座架内的螺母和装在其内部的调温螺杆,上端的调读构件及下端的“*”形调温元件构成。恒温元件、超温元件是相同材质而经不同工艺处理成不同厚度的双金属片。该控制器具有恒温范围可调,工作安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和制造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emperature sensor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heating type temperature sensor controller. The main structure of a seat frame, a front panel, a heat transfer rear cover plate, side cover, seat frame and thermostatic control mechanism,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nut embedded in the frame,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crew rod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an adjusting reading component at the upper end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element at the lower end.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element and the super temperature element are the same material and are processed into different thickness double metal sheets by different process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able temperature rang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use and simple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温度控制器,特别是一种恒温范围可调的电加热温度传感控制器。在现有的电加热温度控制器中,大多是用一个双金属片作传感控制,其恒温范围是不可调的。中国专利CN2305605Y具有恒温范围可调功能,但受其测温方式影响,给安装带来不便,且调温过程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恒温范围可调、工作可靠、安装和使用方便的温度传感控制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前面板、侧盖板、传温后盖板,座架和装在内部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机构及调温机构组成。调温机构由嵌在座架内的螺母和装在其内部的调温螺杆及其上端的调读构件,下端的调温元件构成。调温元件是两端向同向弯曲成90°的“冂”形,其上表面中部与调温螺杆下端接触,一侧下底放在座架上、下端插入传温后盖板的长方孔内、上端面与座架接触,另一端与恒温机构的恒温元件中心部位接触。上述的调温元件也可为弯成90°的拐角形,其上表面中部与调温螺杆下端接触,一端固装在座架上,另一端与恒温元件中心部位接触。调读构件由固紧装在调温螺杆上端的指示旋扭和与其配合固定装设的弧形刻度板或环状刻度盘构成。恒温控制机构和超温保护机构是现有技术。恒温控制机构由装在座架内滑动连接的园柱,下端相接的园顶柱、恒温元件,上端接线螺钉,铆接在座架上的恒温动触点组件、恒温静触点组件组成。超温保护机构由装在座架内滑动连接的十字形顶柱、两侧的传动园柱,铆接在座架内的超温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及上端接线螺钉、下端的超温元件构成。恒温元件和超温元件分别是同材质经不同工艺处理成厚度不同的双金属片,其两端固定装在座架上。K1由恒温动触点组件和恒温静触点组件构成。K2-1、K2-2由超温静触点组件分别和两个超温动触点组件构成。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去掉前面板的结构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并顺时针转90°的结构图图4是传温后盖板的后视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6所示,座架6的四周装有前面板8、侧板9、传温后盖板5,内部装有用铆钉24固定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保护机构和调温机构。调温机构的螺母13和内装的调温螺杆10嵌在座架6内,其上端是固紧的调温指示旋扭11和相配合固定装设的弧形刻度板14,下端有“冂”形调温元件2。调温元件2一端插入传温后盖板凹槽26的定位孔25内,另一端与恒温元件3的中心部位接触。恒温控制机构的园柱7装在座架6内滑动连接,其下端依次相接的有园顶柱4、恒温元件3,上端与恒温动触点组件22、恒温静触点组件23依次相接触,并设有接线螺钉18。超温保护机构的十字形顶柱16装在座架内可上下滑动,其上面与复位按扭17接触,下端是相接触的超温元件1。传动园柱12、15与十字形顶柱平行装在其对应的两侧,下端与十字形顶柱横杆两端相接,上端依次相接触的有超温动触点组件20、21和起温静触点组件19,并设有接线螺钉18。调温机构、恒温控制机构和超温保护机构是相互匹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当接通外接电源时,电流经K1、加热管28、K2-1、K2-2形成通路,加热管28对受热体加热升温,紧贴在受热体表面的传温铝质后盖板5将热量传给恒温元件3和超温元件1。在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上限时,由于恒温元件3受热变形拱起,依次推动园顶柱4、园柱7,使恒温动触点组件22与恒温静触点组件23脱扣断电而停止加温,并使温度开始下降。在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范围下限时,由于恒温元件随温度下降变形复位,使恒温动触点组件22与静触点组件23搭扣接通电路,加热管28叉开始对受热体加温。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以达到恒温控制目的。当恒温控制机构因人为或非人为原因出现故障,温度超过恒温上限时,超温元件1变形拱起,推动十字形顶柱上升,使传动园柱12、15上顶超温动触点组件20、21,使其与超温静触点组件19脱扣断电而停止加温,以达到超温保护作用。这时,即使温度下降到恒温下限时,K2-1、K2-2不会自动接通,只有人工按下复位按扭17才能使其重新接通电路,继续工作。凹柱27是在传温后盖板上冲压而成,用以固定恒温元件和超温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具有恒温范围可调,工作安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和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温度传感控制器,由座架、前面板、侧盖板、传热后盖板,装在座架内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保护机构和调温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调温机构由嵌在座架内的螺母和装在其内部的调温螺杆及其上端的调读构件、下端的调温元件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控制器,其特征是调温元件为“冂”形,其上表面与调温螺杆下端接触,一侧下底面放在座架上、同侧下端插入传温后盖板的孔内、上端面与座架接触,另一侧下端与恒温控制机构的恒温元件中心部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传感控制器,其特征是调温元件也可为弯曲成90°的拐角形,其一端装在座架上,另一端与恒温元件的中心点部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控制器,其特征是调读构件由与调温螺杆上端固紧的指示旋扭和相配合固定的弧形刻度板或环状刻度盘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电热式的温度传感控制器。主要结构有座架,前面板,传热后盖板,侧盖板,装在座架内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保护机构及调温机构。其特点是调温机构由嵌在座架内的螺母和装在其内部的调温螺杆,上端的调读构件及下端的“ㄇ”形调温元件构成。恒温元件、超温元件是相同材质而经不同工艺处理成不同厚度的双金属片。该控制器具有恒温范围可调,工作安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和制造简单的优点。文档编号G05D23/01GK2375985SQ9923187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启林, 王在海 申请人:成都港城奇灵电子实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传感控制器,由座架、前面板、侧盖板、传热后盖板,装在座架内的恒温控制机构、超温保护机构和调温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调温机构由嵌在座架内的螺母和装在其内部的调温螺杆及其上端的调读构件、下端的调温元件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林王在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港城奇灵电子实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