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电动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开式电动窗帘,其包括驱动机构(1)和窗帘面料(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二根上下平行设置的导轨(4’、4),为中空的型材,并在相对的一侧开有相对的纵向槽(41’、41); 二根由驱动机构(1)带动的封闭型拉索(3’、3),分别与所述的上、下导轨(4’、4)相对应,每一拉索(3’、3)自其对应的导轨第一端穿入,纵向贯穿导轨后,在导轨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该处的滑轮(6)后回转,再纵向贯穿导轨从第一端穿出; 二对定滑块(5),在所述的二根导轨(4’、4)内各设置有一对,每对定滑块(5)分别固定在对应导轨内的其中一段对应拉索上; 并且在所述的每根导轨(4’、4)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动滑块(5’),分别松动地套在导轨内的二段对应拉索上; 所述的定滑块(5)、动滑块(5’)均具有从所述导轨(4’、4)的纵向槽(41’、41)中露出的连接部(51、51’),用来连接所述窗帘面料(10)的上端或下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窗帘,尤其指一种车用的、具有左右自动启闭的对开式电动窗帘
技术介绍
车用窗帘可用来遮阳和阻挡视线,以增加车内人员的舒适度,其重要性也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而现有的窗帘可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两种,目前,国内较常见的对开式汽车手动窗帘装置是在汽车的后窗上部及下部安装窗帘导轨,窗帘布用滑块装在导轨上,以手动操作方式拉开或关闭窗帘,因其结构简单、美观,又可随意调节光线,而较受欢迎。但其缺点是操作时,必须起身而不能以一般的坐姿完成,且离其较远的车内人员在手臂无法触及的情况下,必须下车后才能操作后窗的窗帘,因此,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为此,人们设计出电动式窗帘来,如专利号为ZL01271318.X的中国技术《一种车用电动窗帘》(公告号为CN2510333Y),其包括传动机构、螺纹轴机构、遮阳帘装置和螺纹软轴,螺纹软轴上套置有钢片套扣,套扣的一端旋置有一钢片螺母,使用时,通过两对相互传动的大小齿轮,将马达的动力传输到螺纹软轴上,当马达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旋置在螺纹软轴上的钢片螺母也相应在管槽内向右或向左移动,从而带动遮阳帘向右或向左移动。因此,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缺陷,但由于其采用螺纹软轴,使用一段时间后,软轴容易变形,而使得螺母无法在螺纹软轴上灵活的滑动;再者,由于后车窗的形状呈梯形,为了使窗帘面料能完全的开和合,必须使上下螺纹软轴的转动速度成一定的比例,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必须有至少两个马达和两对不同匹配的大小齿轮才得以完成,因此,这样电动窗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影响了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移动灵活的对开式电动窗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对开式电动窗帘包括驱动机构和窗帘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根上下平行设置的导轨,为中空的型材,并在相对的一侧开有相对的纵向槽;二根由驱动机构带动的封闭型拉索,分别与所述的上、下导轨对应,每一拉索自其对应的导轨第一端穿入,纵向贯穿导轨后,在导轨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该处的滑轮后回转,再纵向贯穿导轨从第一端穿出;二对定滑块,在所述的二根导轨内各设置有一对,每对定滑块分别固定在对应导轨内的其中一段对应拉索上;并且在所述的每根导轨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动滑块,分别松动地套在导轨内的二段对应拉索上;所述的定滑块、动滑块均具有从所述导轨的纵向槽中露出的连接部,用来连接所述窗帘面料的上端或下端。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由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动的绕线轮组成,所述的绕线轮具有二个直径一大一小的上、下圆柱部,并且在该二圆柱部的周壁上分别开有螺旋绕线槽,所述的二根拉索分别绕过相应的螺旋绕线槽并回转。所述的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动的主动齿轮及二个分别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的二个从动齿轮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绕线轮,而所述的二根拉索分别绕在该二绕线轮上。在位于所述的绕线轮与导轨之间的拉索外可以松动地套有软管,并且,在邻近绕线轮处设置有软管固定块,其在沿拉索的方向上开有容许拉索穿过而将软管端头挡在其外的小孔。所述的软管固定块外侧还可以设置有软管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位于固定块外侧壁上延伸出的的中空柱体和伸入该中空柱体内的、截面呈U型的软管接头,所述的软管端头位于该软管接头内而拉索穿过软管接头的底部进入软管固定块上的小孔,所述软管接头的口部外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和固定块外侧壁之间设有使软管接头具有向软管侧移动趋势的弹簧。所述上、下导轨第一端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上、下端盖,该端盖上开有容许拉索穿过而将软管端头挡在其外的孔。所述的导轨内,固定在其中一段拉索上的定滑块在沿导轨纵向上可以开有一通孔,而另一段拉索则松动地穿过该通孔。所述的定滑块可以以下述方式固定在其对应的拉索上该拉索贯穿该定滑块,并且在其位于定滑块内中空部的部分固定有挡块。所述的定滑块也可以以下述方式固定在其对应的拉索上所述的定滑块内设置有一垂直于拉索方向的螺孔,而该拉索穿过该螺孔所在的部位,并由螺接在该螺孔内的止头螺钉相对定滑块固定。所述的导轨可以在滑轮所在的部位还设置有拉索张紧装置,包括一相对导轨固定的固定架;一U型支架,所述的滑轮轴即支承在其开口部;一导向柱,位于固定架和U型支架之间,其尾部相对固定架固定,而头部可滑动地穿设在U型支架底部的贯穿孔上,并由其端部的凸环相对U型支架底部限位;一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导向柱外,一端顶在固定架上,另一端顶在U型支架的底部,使U型支架及其滑轮具有向外侧移动的趋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简单实用的滑轮和拉索,使得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成本低,且在较长时间使用后,滑块仍能灵活地滑动,因此使用寿命长,也可对已投入使用的汽车进行重新安装。采用一个不同直径段绕线轮的方式,可使绕回的拉索绕在被拉出拉索所置空的绕线槽内,节省了绕线轮的空间和材料,使得成本更低,并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采用缓冲装置,可延长拉索的使用寿命,提高窗帘面料的拉合平稳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更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也使得其更具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分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向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A向另一种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B-B向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C向缓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1中拉索张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对开式电动窗帘包括驱动机构1、窗帘面料10和位于窗帘面料10上、下方的上导轨4′、下导轨4,所述的上导轨4′、下导轨4为中空型材并相互平行设置,该上导轨4′、下导轨4在相对的一侧各自分别开有相对的纵向槽41′、41,并在每一导轨右端部内分别安装有滑轮6;二根由驱动机构1带动的封闭型拉索3′、3,分别与上、下导轨4′、4相对应,每一拉索3′、3自其对应的导轨4′、4第一端(即左端)穿入,纵向贯穿导轨后,在导轨的第二端(即右端)绕过设置在该处的滑轮6后回转,再纵向贯穿导轨,从第一端穿出;在所述的上、下导轨4′、4内还各设置有一对定滑块5,如图2所示,每对定滑块5分别固定在对应导轨内的其中一段拉索上,并在沿导轨纵向上开有一通孔,另一段拉索则松动地穿过该通孔,使得该一对定滑块5可随着相应拉索的移动而相对移动; 上述定滑块5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如下形式(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定滑块5内设置有一垂直于拉索方向的螺孔,而该拉索穿过该螺孔所在的部位,并由螺接在该螺孔内的止头螺钉相对定滑块5固定。其固定方式也可采用另一种形式(如图5和图6所示)该拉索贯穿该定滑块5,并且在其位于定滑块5内中空部的部分固定有挡块,在这里,所述的封闭型拉索即为没有自由端的拉索,若在该处采用把位于定滑块5中空部的拉索3截断后,在其端头上焊接有铅块7,加以阻挡,也属于本封闭型拉索的一种类型;在上述每一定滑块5与上、下导轨4′、4相应端的拉索上还套有数个动滑块5′,该动滑块5′在导轨纵向上也设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电动窗帘,其包括驱动机构(1)和窗帘面料(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根上下平行设置的导轨(4′、4),为中空的型材,并在相对的一侧开有相对的纵向槽(41′、41);二根由驱动机构(1)带动的封闭型拉索(3′、3),分别与所述的上、下导轨(4′、4)相对应,每一拉索(3′、3)自其对应的导轨第一端穿入,纵向贯穿导轨后,在导轨的第二端绕过设置在该处的滑轮(6)后回转,再纵向贯穿导轨从第一端穿出;二对定滑块(5),在所述的二根导轨(4′、4)内各设置有一对,每对定滑块(5)分别固定在对应导轨内的其中一段对应拉索上;并且在所述的每根导轨(4′、4)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动滑块(5′),分别松动地套在导轨内的二段对应拉索上;所述的定滑块(5)、动滑块(5′)均具有从所述导轨(4′、4)的纵向槽(41′、41)中露出的连接部(51、51′),用来连接所述窗帘面料(10)的上端或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1)由电机(11)和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动的绕线轮(12)组成,所述的绕线轮(12)具有二个直径一大一小的上、下圆柱部,并且在该二圆柱部的周壁上分别开有螺旋绕线槽,所述的二根拉索(3′、3)分别绕过相应的螺旋绕线槽并回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1)包括电机(11)、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动的主动齿轮(14)及二个分别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5),所述的二个从动齿轮(15)上分别设置有同轴的绕线轮(12),而所述的二根拉索(3′、3)分别绕在该二绕线轮(1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对开式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的绕线轮(12)与每一导轨(4′、4)之间的拉索(3′、3)外松动地套有软管(8),并且,在邻近绕线轮(12)处设置有软管固定块(21),其在沿拉索的方向上开有容许拉索穿过而将软管(8)端头挡在其外的小孔(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式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固定块(21)外侧设置有软管缓冲装置(2),该缓冲装置包括位于软管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灿尚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