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育秧床和植物育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0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育秧床具有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它由一种单位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的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物体,所以培养土不缺氧,能促进根部全体健全地成长。因为透气性好,所以不会使植物育秧床内的湿度和温度过高地上升。因为能把供给上述培养土中剩余的水排出到一定水位以达到保水作用,所以供水操作简易,而且增加给水量也不会出现根腐烂现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育秧床和植物育秧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秧床和植物育秧方法。详细地讲涉及适用于培育石竹属、草原龙胆属、紫罗兰、丝石竹属、金鱼草等切花类,西红柿、黄瓜、香瓜、四季豆、青椒、青碗豆、鸭儿芹、青梗菜、芹菜等农作物,自动化和省力化优良的植物育秧床和使用这种植物育秧床的植物育秧方法。以前,育秧、栽培植物时,使用的是把培养土充填在袋里和筒内的植物育秧床。把培养土充填在袋里和筒内的植物育秧床的优点是:为了防止作物得病,用蒸汽消毒和土壤熏蒸等处理要比以前的露天栽培和暖房栽培等容易得多,而且熏蒸时使用的药剂量也少。另外,使用植物育秧床的其他优点是:使当今农业上渴望的自动化和省力化设施高度利用化更容易。为了设施的高度利用化,根据时期不同要不断地改变培育作物的种类,而根据培育作物的不同要不断地调整土壤的pH、肥料、水分含量等。在通常的露天栽培中,根据作物种类不同,在栽培前,有必要大大地改变土壤条件,为此设立了休作时间,重新耕作土地等。把培养土充填在袋里和筒内的植物育秧床,随培育作物的变更,培养土的更换非常容易,适合于自动化和省力化的高度利用化。具有上述优点的植物育秧床,如:在特开平2-215322号中,公开了使用一种不透液体和空气的树脂膜制成植物育秧床的例子。但其缺点是:树脂膜通气性差,植物育秧床内的湿度和温度上升,培养土中的氧缺乏,给植物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因植物育秧床中的水排不掉,给水过多,过剩的水能引起根腐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要适量地定期地给水,这样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特开平2-20224号公开了在植物育秧床底面设置排水洞的植物育秧床。因植物育秧床内的水保留不住,必须频繁给水。-->为了保留住在植物育秧床内的水,特开平8-4013号公开了在袋侧面设排水用的洞。特开平8-4013号记载的袋,它上部和下部的材质不同,上部是由多孔质的树脂膜和网组成,下部是由非透水性的树脂薄板组成。然而,由于在上部使用多孔质的树脂膜和网,虽然其通气性好,但同时也容易受培养土外温度的影响,还有病害虫和病原菌容易侵入的问题。因下部用的是非透水性树脂薄板,所以通气性差,使植物育秧床内的湿度和温度上升,闷热,给植物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植物育秧床及植物育秧方法,它能保证培养土不缺氧,并能促进根部全体健康成长,给水操作简易,而且即使给水量增加,也不会引起根腐烂现象,另外,其透气性优良,不会引起植物育秧床内的湿度和温度过度上升,能够保持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作为本专利技术特征的新特点详述于下。一种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构成,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它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它能把供给到前述培养土后的剩余水排出到一定水位,从而起保水作用。上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所说收纳体的外面是白色或银色,里面被有吸光性的颜色着色。上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上,并列设置有数个小孔,前述的剩余水从这些小孔排出。上所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设置有狭缝状开口,用水能通过而植物根不能通过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密封这个开口,使上述剩余水从密封该开口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处排出。一种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植物育秧床,该育秧床是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该收纳体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在上述收纳体侧面,并列设置有数个小孔,供给上述培养土后剩余的水从该小孔排出到一定水位,以起保水作用,在把该植物育秧床载放在土面上时,由挤压支撑金属配件支撑和载置该收纳体底面和该收纳体的两个侧面或一个侧面。上述的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金属配件是挤压支撑该收纳体底面和该收纳体两个侧面的凹型金属配件。一种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植物育秧床,该育秧床是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该收纳体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该植物育秧床能把供应到上述培养土的剩余水排出到一定水位以起保水作用,把这样的植物育秧床载置在土面上时,把该土面堆成断面山状以后,形成长尺寸状的垄,把上述植物育秧床载放在该垄上,使保持在收纳体内的水分离到垄两侧倾斜面下方。上述的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并列设置有数个小孔,从该小孔排出上述的剩余水。上述的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设置有狭缝状开口,用水能通过但植物根不能通过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密封该开口,从密封该开口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处排出上述的剩余水。上述的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保水材料的一端浸渍在被保留的水中,把另一端延伸到被保留的水的上部培养土里面。上述的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收纳体的外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被排出的剩余水的、不透水性的流槽体或盘子。本专利技术的本身和追加的目的和优点,通过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和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说明而会变得更清楚。图1  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  图1II-II线的剖面图图3  表示植物育秧床制造例的斜视图图4  表示植物育秧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5  表示配件主要部位的剖面图-->图6  表示配件另一例主要部位的剖面图图7  表示植物育秧床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  表示透水性装置的斜视图图9  图8主要部位扩大剖面图图10 表示植物育秧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1 表示植物育秧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2 表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斜视图。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在图1和图2中,1是植物育秧床,植物育秧用的培养土3容纳、填充在筒状收纳体2中。4是植物用的间隙,植物5植生在间隙4上。6是为保证向培养土3供水达到一定水位而设计的保水部。在图1和图2中,供给培养土3剩余的水,由收纳体2侧面并列设置的数个小孔7A排出。小孔的形状是圆形、角形、线状等等都行。小孔7A的大小,在圆孔状时,直径优选为0.5-10mm。小孔7A在沿收纳体2侧面,距该收纳体2底面一定高度的位置,直线状并列设置。最好是在5-30mm高度的位置上,直线状并列设置。根据小孔7A的位置,保水部6的高度可规定在5-30mm范围内。小孔7A延伸方向的间隔可适当地设定,如果过窄,则透水过快,不能均一地给植物育秧床1内给水,如果过宽,则植物育秧床1内过湿,通常以50-100cm的间隔为合适。本专利技术在保水部6中,保持了植物育秧时必要的水分,而且,保水部6的水分不过量,根据排出剩余水的情况,规定了保水部6的高度即:保水部6的水分量。由于所需保水部6的存在,可时常给植物5的根供水,根据规定保水部的高度,把收纳体2内的滞留水限制在底部浅的保水部6中,这样就不会使根腐烂。保水部6的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构成,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它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它能把供给到前述培养土后的剩余水排出到一定水位,从而起保水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9-19 264854/951.一种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构成,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它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它能把供给到前述培养土后的剩余水排出到一定水位,从而起保水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所说收纳体的外面是白色或银色,里面被有吸光性的颜色着色。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上,并列设置有数个小孔,前述的剩余水从这些小孔排出。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育秧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体侧面设置有狭缝状开口,用水能通过而植物根不能通过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密封这个开口,使上述剩余水从密封该开口的透水性防根薄板处排出。5.一种植物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植物育秧床,该育秧床是一个在其内部填充有植物育秧用培养土的收纳体,该收纳体是由一种单位面积重量为20-100g/m2,可见光线反射率60%以上,透气性10-200秒/100CC的纺织布或无纺布薄板构成的不透水性树脂薄板形成的袋状或筒状的物体,在上述收纳体侧面,并列设置有数个小孔,供给上述培养土后剩余的水从该小孔排出到一定水位,以起保水作用,在把该植物育秧床载放在土面上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正石本正一
申请(专利权)人:米可多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