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7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包括联锁活动部件、托板、盘簧、机构前挡板和接地操作轴,接地操作轴设置有凸轮,联锁活动部件包括棒材体和与棒材体一端连接的挡片结构,盘簧套设于棒材体上,棒材体另一端穿过托板后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止可靠性高,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
本技术属于开关柜电缆室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柜电缆室在开关柜正常工作时,电缆室为带电间隔。为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导发生安全事故。现有开关柜接地开关与电缆室门通常设置联锁装置,门板只有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合闸位时才能被打开,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分闸位置时,门板不能打开。大多数联锁装置一般靠尼龙拉绳带动门板限位销或块,安装调节困难,且容易发生卡滞甚至断裂等不良现象。联锁的可靠性无法保证。而一般硬联锁结构复杂,工件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锁止可靠性高,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包括联锁活动部件、托板、盘簧、机构前挡板和接地操作轴,接地操作轴设置有凸轮,联锁活动部件包括棒材体和与棒材体一端连接的挡片结构,盘簧套设于棒材体上,棒材体另一端穿过托板后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优选地,还包括联锁固定座,联锁固定座包括第一座体和与第一座体固定的第二座体,棒材体另一端穿过第一座体的第一通孔后,盘簧再从棒材体另一端套入,棒材体另一端穿过第二座体的第二通孔后,棒材体另一端再穿过托板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优选地,棒材体呈轴体状。优选地,接地操作轴位于联锁活动部件的上方。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基于凸轮、联锁活动部件的挡片设置,使得机构操作手柄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压住挡片实现锁止。门板只有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合闸位时才能被打开,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分闸位置时,门板不能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联锁活动部件的主视图;图4为联锁活动部件的侧视图;图5为联锁活动部件、联锁固定座装配的主视图;图6为联锁活动部件、联锁固定座装配的侧视图;图7为机构操作手柄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的主视图;图8为机构操作手柄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的侧视图;图9为接地操作轴转动到一定角度凸轮压住挡片实现锁止的主视图;图10为接地操作轴转动到一定角度凸轮压住挡片实现锁止的侧视图;图11为下门关闭时联锁活动部件与接地操作轴的示意图;图12为联锁活动部件的第一板状结构遮挡住接地操作轴的外接部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如图1、图2、图3、图4,图1为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联锁活动部件的主视图;图4为联锁活动部件的侧视图。本技术的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包括联锁活动部件4、托板9、盘簧8、机构前挡板1和接地操作轴200,接地操作轴200设置有凸轮2,联锁活动部件4包括棒材体41和与棒材体41一端连接的挡片结构,盘簧8套设于棒材体41上,棒材体41另一端穿过托板9后与电缆室100的下门连接,通过机构操作手柄300转动接地操作轴200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2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其中,下门是指电缆室的门体。本技术的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基于凸轮、联锁活动部件的挡片结构设置,使得机构操作手柄300转动接地操作轴200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图7、图8所示),凸轮2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图9、图10所示),即因为凸轮2的存在,有一个限位作用,使得联锁活动部件4不能向上移动。门板只有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合闸位时才能被打开,在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分闸位置时,电缆室100的下门不能打开,以避免事故发生。当接地操作轴处于接地合闸位时,凸轮不会压住挡片结构中的第二板状结构,因此打开下门时,联锁活动部件能够向上移动,实现电缆室的打开(图中未示)。如图11所示,下门关闭时,联锁活动部件中第一板状结构42随着下门拉动往下移动,使得接地操作轴200的外接部201相对于机构前挡板1露出,可以通过机构操作手柄300进行操作。如图12所示,开关柜接地开关处于接地合闸位置,下门没挂上时,盘簧8处于自由状态。联锁活动部件4的第一板状结构42把接地操作轴200挡住,操动机构手柄不能对其进行操作。其中,如图3、图4所示,挡片结构包括第一板状结构42和垂直于第一板状结构的第二板状结构43,第二板状结构43与棒材体41一端固定。第一板状结构42上开设有与凸轮对应的卡槽421;机构操作手柄300转动接地操作轴200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2压住挡片结构中的第二板状结构43实现锁止,以避免联锁活动部件4移动,即对下门实现锁止。其中,托板9是与开关柜的底座连接。如图5、图6所示,优选地,还包括联锁固定座5,联锁固定座包括第一座体51和与第一座体固定的第二座体52,棒材体41另一端穿过第一座体的第一通孔后,盘簧8再从棒材体另一端套入,棒材体另一端穿过第二座体的第二通孔后,棒材体另一端再穿过托板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本优选实施例通过联锁固定座设置,使得盘簧8一端抵触到第一座体,另一端抵触到第二座体,实现一个对于联锁部件4的复位作用。具体地,还通过螺杆7实现联锁固定座5和棒材体41之间的固定。其中,棒材体呈轴体状。优选地,接地操作轴位于联锁活动部件的上方。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锁活动部件、托板、盘簧、机构前挡板和接地操作轴,接地操作轴设置有凸轮,联锁活动部件包括棒材体和与棒材体一端连接的挡片结构,盘簧套设于棒材体上,棒材体另一端穿过托板后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挡片结构包括第一板状结构和垂直于第一板状结构的第二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与棒材体一端固定,第一板状结构上开设有与凸轮对应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柜的下门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锁活动部件、托板、盘簧、机构前挡板和接地操作轴,接地操作轴设置有凸轮,联锁活动部件包括棒材体和与棒材体一端连接的挡片结构,盘簧套设于棒材体上,棒材体另一端穿过托板后与电缆室的下门连接,转动接地操作轴以执行分闸操作时,凸轮压住挡片结构实现锁止,挡片结构包括第一板状结构和垂直于第一板状结构的第二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与棒材体一端固定,第一板状结构上开设有与凸轮对应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兴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希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