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转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设置在所述通槽的两侧,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线,可以根据需要去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角度,减小弯折力,使用方便且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数据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接近公头的部位不能旋转调节角度,导致在使用的时候接近公头的部位发生弯折,使用不方便,造成接近公头的连接部位容易损坏,影响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数据线公头处不可旋转调节角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端子头和与所述端子头连接的转接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优选地,所述端子头包括导接板、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通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穿设通过所述导接板并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导接板,导接板设置在第二电极接头和转接板之间并与第二电极接头贴合,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接触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电性导通,所述第四电极穿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转接板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部分设置为至少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接板为刚性基板,其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优选地,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导接板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电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电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固定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卡接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从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使得两者贯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转接板还电性连接有指示灯。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的总数量对应,使得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时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呈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区域。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电刷,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二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接触板。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座,所述数据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圆形且边缘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口形状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相配合,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设在两个所述限位口内,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口靠近所述限位板圆形中心的部位向靠近所述转接板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固定块,且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圆心的一侧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一中部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二中部电刷,所述第一中部电刷和所述第二中部电刷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的两个侧面可滑动地接触。优选地,所述转接板包括转接板主体、第一侧导电片和第二侧导电片,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一端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所述第一侧导电片的一端为第三电极,所述第二侧导电片的一端为第四电极,所述第一侧导电片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分别固定贴于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数据线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两者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其连接的电子器件与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或者磁吸的插接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的设计,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外部设备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去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角度,使外部设备在连接状态下可以方便地切换不同的位置、姿势,从而减小连接处受到的弯折力,方便使用且不易损坏。2.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电极接头、导接板、第二电极接头、转接板和接头外壳,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为弹簧针结构,所述导接板呈圆形,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固定设于所述导接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导接板接触,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由磁性材料制成,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接头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外,接头简单稳固。3.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中间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两边分别设有两个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所述导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电极相对应的两个缺口,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连接,两个所述第四电极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缺口与所述第四电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分别与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电性导通,结构简单小巧。4.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或者呈圆形结构,其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使所述数据线可以无障碍地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同时保持通电。5.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和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端子头和与所述端子头连接的转接板,所述端子头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端子头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15 CN 2020205733160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端子头和与所述端子头连接的转接板,所述端子头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端子头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包括导接板、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通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穿设通过所述导接板并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板设置在第二电极接头和转接板之间并与第二电极接头贴合,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接触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电性导通,所述第四电极穿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部分至少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接板为刚性基板,其两侧表面设置有弧形的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导接板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电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电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卡接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通槽贯通,所述转轴设置在固定芯上。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转接板还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舒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