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30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电动助力车、电动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助力车、电动车领域的控制器中的集成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集成插头,所述集成插头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集成式插头,该集成式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达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相连,从而获得一个集成式的连接器,达到简化结构、成本低、集中功能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连接器
本技术设计电动助力车、电动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助力车、电动车领域的控制器中的集成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动助力车、电动车已经成为拥挤城市中重要的一种交通及运输工具,其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行驶便捷等优点,收到广大公众的认可。但,现有的动助力车、电动车中信号传输及电源的连接器是分离式,即具有单功能的信号传输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等,进而造成导线数量多,盘布及设置复杂,造成维修及维护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改进现有动助力车、电动车中的连接器结构,达到简化结构、成本低、集中功能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连接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集成插头,所述集成插头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成插头包括座体,及装于座体的所述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包括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电源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信号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的插接端与所述插座组上的针孔配合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座组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插针组方向延伸出的凸台结构,所述插座组上开设有若干所述针孔,所述针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一插针组相适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座组的外沿设置有挡环,该挡环能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的环形凹槽内,形成插接的导向机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由所述集成插头及所述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形成,进而当所述插座组与所述第一插针组插接时,所述挡环插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以形成插接的导向及结构增强机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上针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一插针组相适配,当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后,所述第一插针组于第二插针组对接,实现第一插针组与第二插针组电性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座体包括环形体及板体,所述板体内嵌于所述环形体内,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均插装于所述板体上,且插接端置于所述环形体内,形成内凹状的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板体装于所述环形体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计有集成式插头,该集成式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达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相连,从而获得一个集成式的连接器,达到简化结构、成本低、集中功能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同时精简外观,从而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且产品简洁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连接器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动助力车、电动车中信号传输及电源的连接器是分离式,即具有单功能的信号传输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等,进而造成导线数量多,盘布及设置复杂,造成维修及维护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集成式连接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集成插头,所述集成插头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其设计有集成式插头,该集成式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达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相连,从而获得一个集成式的连接器,达到简化结构、成本低、集中功能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集成式连接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及第二连接件2。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壳体11,及装于所述壳体11内的集成插头12,所述集成插头12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12-1,其中:见图3所示,所述壳体11为塑料或橡胶体,其一侧面为开口面,该壳体11的两侧面分别延伸出有安装耳13,各所述安装耳13为开设有安装孔的延伸片,其设置有用于穿设导线的绝缘管11-1,所述绝缘管11-1分别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集成插头12从所述壳体11的开口面内嵌设于所述壳体11内,该集成插头12包括座体12-2,及装于座体12-2的所述第一插针组12-1,所述第一插针组12-1包括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电源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信号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的插接端与所述插座组上的针孔配合相连;所述座体12-2包括环形体及板体,所述板体内嵌于所述环形体内,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均插装于所述板体上,且插接端置于所述环形体内,形成内凹状的结构,优选的:所述板体装于所述环形体的一端。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插针组12-1共有22根插针,具体包括电机、显示码表、转把、断电刹把、速度力矩传感器等信号插针及电源插针。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2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21,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22,该第二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该延伸段上开设有通孔,用以配合定位安装;所述插座组21为所述第二连接件2朝向所述第一插针组12-1方向延伸出的凸台结构,所述插座组21上开设有若干所述针孔,所述针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一插针组12-1相适配;所述插座组21的外沿设置有挡环3,该挡环3能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置的环形凹槽4内,形成插接的导向机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环形凹槽4由所述集成插头12及所述壳体11之间存在间隙所形成,进而当所述插座组21与所述第一插针组12-1插接时,所述挡环3插入至所述环形凹槽4内,以形成插接的导向及结构增强机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插针组12-1与所述插座组21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22电连接。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二插针组22与所述插座组21上针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一插针组12-1相适配,当所述第一插针组12-1与所述插座组21插接后,所述第一插针组12-1于第二插针组2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集成插头,所述集成插头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n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n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壳体,及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集成插头,所述集成插头具有内嵌式第一插针组;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插板件,其一侧设置有凸出的插座组,另一侧则具有第二插针组;
所述第一插针组与所述插座组插接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插针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插头包括座体,及装于座体的所述第一插针组,所述第一插针组包括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其中:
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电源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所述信号传输插针单元,其一端为与信号导线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插接端;
所述电源插针单元及信号传输插针单元的插接端与所述插座组上的针孔配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为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插针组方向延伸出的凸台结构,所述插座组上开设有若干所述针孔,所述针孔的数量及位置分布与所述第一插针组相适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强叶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骑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