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汝良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3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插头结构包括插脚、插脚端面以及至少一挡块组件,插脚固定在所述插脚端面或插脚端面的部分,至少一挡块组件朝所述插脚一侧界定挡块端面,插脚端面包括与插脚连接的插脚固定面以及挡块端面,插脚端面的面积可变,挡块端面相对于所述插脚固定面的位置可变。充电设备包括插脚、插脚端面以及至少一挡块组件,插脚固定在插脚端面或插脚端面的部分,至少一挡块组件朝插脚一侧界定挡块端面,插脚端面包括与插脚连接的插脚固定面以及挡块端面,插脚端面的面积可变,挡块端面相对于所述插脚固定面的位置可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具有厚度薄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越做越薄,非常方便消费者携带。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安全规范机构基于用电安全的要求,这些电子设备所配备的充电器或者充电设备却无法实现超薄设计,使得整体产品套装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薄。比如中国的CCC认证就要求插头的五金部分距离其绝缘塑胶台面的边缘必须大于6.5mm,而插脚本身宽度是6.3mm,也就意味着充电器或者充电设备的最小厚度至少要做到6.5+6.5+6.3=19.3mm,远远大于电子设备的厚度(如附图1)。市场上有出现一些薄的充电器或者充电设备插头设计(如附图2),虽然勉强实现了本体做薄,但其在插脚展开时,整个插头台面面积过大,使用时非常容易挡住相邻的插孔,给消费者解决了一个不便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不便之处,非常不便于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的充电设备厚度大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插头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结构包括插脚、插脚端面以及至少一挡块组件,所述插脚固定在所述插脚端面或所述插脚端面的部分,所述至少一挡块组件朝所述插脚一侧界定挡块端面,所述插脚端面包括与插脚连接的插脚固定面以及挡块端面,所述插脚端面的面积可变,所述挡块端面相对于所述插脚固定面的位置可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结构包括插脚、插脚端面以及至少一挡块组件,所述插脚固定在所述插脚端面或所述插脚端面的部分,所述至少一挡块组件朝所述插脚一侧界定挡块端面,所述插脚端面包括与插脚连接的插脚固定面以及挡块端面,所述插脚端面的面积可变,所述挡块端面相对于所述插脚固定面的位置可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挡块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二个,所述插头结构包括电源本体和弹片组件,所述插脚与所述电源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片组件弹出或收纳至所述电源本体,所述弹片组件收纳至电源本体时,所述至少二挡块组件之间距离最大,所述弹片组件弹出至电源本体时,所述至少二挡块组件之间距离最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结构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脚和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挡块组件包括与连接部转动连接的转动件和旋转块,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旋转块连接,所述旋转块旋转收纳在所述连接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件包括舌片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容纳所述舌片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电源本体朝所述固定件一侧凸起形成抵持板且所述舌片与所述抵持板弹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上凸起形成抵持块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抵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汝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汝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