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外套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外套设有第一橡皮层,所述第一橡皮层外套设有铝箔层,所述第一橡皮层与铝箔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第一橡皮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与铝箔层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外套设有第二橡皮层,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块在第一橡皮层和铝箔层之间撑起一层真空层,为线束阻热,通过第一金属网、第二金属网和铝箔层的隔绝外界高频电磁对线束的影响,而且第一金属网也能加强线束的抗折弯,抗拉伸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
,具体是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
技术介绍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大灯线束作为卡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卡车的安全性能,尤其是在很多线束整合在一起时线束的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大灯线束只起到导电和传递信号的功能,不能做到阻热和电磁屏蔽,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外套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外套设有第一橡皮层,所述第一橡皮层外套设有铝箔层,所述第一橡皮层与铝箔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第一橡皮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与铝箔层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外套设有第二橡皮层,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线束设置在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片,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和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端与第一接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拨片,所述盒体的一侧外设置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三接触片外套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三接触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的接触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触棒外套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接触棒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力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支撑块在第一橡皮层和铝箔层之间撑起一层真空层,为线束阻热,通过第一金属网、第二金属网和铝箔层的隔绝外界高频电磁对线束的影响,而且第一金属网也能加强线束的抗折弯,抗拉伸的强度。2、本技术的金属拨片的设计能加大金属拨片与第一接触片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连接处的发热,避免线束因震动而导致接头处接触不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第一线束1、第一接触片2、第一磁铁3、隔板4、盒体5、第二接触片6、金属拨片7、凹槽8、第二磁铁9、通槽10、卡块11、接触棒12、插杆13、连接块14、第三接触片15、第二线束16、第一金属网17、第一橡皮层18、铝箔层19、支撑块20、第二橡皮层21、第二金属网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1、第一接触片2、第一磁铁3、隔板4、盒体5、第二接触片6、金属拨片7、凹槽8、第二磁铁9、通槽10、卡块11、接触棒12、插杆13、连接块14、第三接触片15、第二线束16、第一金属网17、第一橡皮层18、铝箔层19、支撑块20、第二橡皮层21和第二金属网22,第一线束1外套设有第一金属网17,第一金属网17外套设有第一橡皮层18,第一橡皮层18外套设有铝箔层19,第一橡皮层18与铝箔层19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支撑块20,支撑块20的一端与第一橡皮层18固定连接,支撑块20的另一端与铝箔层19固定连接,铝箔层19外套设有第二橡皮层21,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置有盒体5,盒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22,盒体5开设有凹槽8,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置在凹槽8内,第一线束1设置在凹槽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片2,凹槽8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的隔板4,隔板4的两侧和凹槽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片6,第二接触片6的一端与第一接触片2固定连接,第二接触片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拨片7,盒体5的一侧外设置有第二线束16,第二线束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接触片15,第三接触片15外套设有连接块14,第三接触片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的接触棒12,接触棒12外套设有插杆13,插杆13与接触棒12固定连接,插杆13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0,连接块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1,卡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9,盒体5的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3,第一磁铁3与第二磁铁9磁力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把插杆13插进凹槽8内,进一步金属拨片7通过通槽10与接触棒12接触,从而实现了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16之间的电路连接,进一步卡块11与盒体5卡接,从而实现了盒体5与插杆13的限位,进一步第一磁铁3与第二磁铁9磁力连接,从而避免卡块11往外侧偏移,避免意外解除插杆13与盒体5之间的限位,当第一线束1与第二线束16通电使用时,第一金属网17、第二金属网22和铝箔层19的作用是隔绝外界高频电磁对线束的影响,而且第一金属网17也能加强线束的抗折弯,抗拉伸的强度,金属拨片7的设计能加大金属拨片7与第一接触片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连接处的发热,避免线束因震动而导致接头处接触不良,支撑块20的作用是在第一橡皮层18和铝箔层19之间撑起一层真空层,为线束阻热。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1)外套设有第一金属网(17),所述第一金属网(17)外套设有第一橡皮层(18),所述第一橡皮层(18)外套设有铝箔层(19),所述第一橡皮层(18)与铝箔层(19)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一端与第一橡皮层(1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0)的另一端与铝箔层(19)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19)外套设有第二橡皮层(21),所述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置有盒体(5),所述盒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1)外套设有第一金属网(17),所述第一金属网(17)外套设有第一橡皮层(18),所述第一橡皮层(18)外套设有铝箔层(19),所述第一橡皮层(18)与铝箔层(19)之间设置有若干的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一端与第一橡皮层(1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0)的另一端与铝箔层(19)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层(19)外套设有第二橡皮层(21),所述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置有盒体(5),所述盒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大灯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5)开设有凹槽(8),所述第一线束(1)的一端设置在凹槽(8)内,所述第一线束(1)设置在凹槽(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片(2),所述凹槽(8)内固定连接有若干的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两侧和凹槽(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片(6),所述第二接触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巴斯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