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电源电极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及具有其的插座和电连接耦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种旋转导电式的电连接耦合器,其主要包括有插头与插座(如图1A所示),其中插头是插入插座中后,将插头按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至指定位置后方可使插头上的插头电极(例如201’)与插座50’上的插座电极(例如包括电源电极11’和12’、以及接地电极13’)完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安全的通电连接。但是,对于此种电连接耦合器,当插头未旋转到位时,插头上的插头电极(例如插销)与插座上的插座电极(例如为插套结构)一部分相接触(但未完全接触)容易产生很大的电阻,此种虚接触不仅容易导致发热,也容易导致插销与带电插套接近其间的空气击穿形成电弧发出火花,进而导致故障的产生,甚至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电连接耦合器可以克服上述功能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电源电极连接机构,通过该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增加的触点机构,可以在插头旋转到位时瞬间开始导电,并在插头旋转离开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一插座中,所述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包括:/n电源电极,其上具有第一触点;/n转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并能够在一第一转动位置和一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n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连动连接并能够在一第一滑动位置和一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滑动机构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触点对应设置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二触点是电性连接至电源的火线或零线;/n其中,当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且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断开接触;当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且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一插座中,所述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包括:
电源电极,其上具有第一触点;
转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并能够在一第一转动位置和一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
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连动连接并能够在一第一滑动位置和一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滑动机构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触点对应设置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二触点是电性连接至电源的火线或零线;
其中,当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且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断开接触;当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滑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且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上盖;
固定下盖,与所述固定上盖配合组装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电极、所述转动机构以及所述滑动机构是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转动机构是通过其上的转动安装部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上盖和/或所述固定下盖上的转动安装孔配合可转动地安装;
所述滑动机构是通过滑动弹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上盖和/或所述固定下盖上并与所述转动机构配合连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极包括有与一插头的电源插销导电接触的导电接触部,且所述电源电极的一部分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触点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上;且所述固定上盖上还具有用以配合组装所述电源电极的电源电极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一端具有一拨块,对应于所述电源电极的所述导电接触部设置,所述拨块在所述插头在一第一旋转位置和一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时与所述电源插销保持接触;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配合连动接触,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弹簧配合可滑动地安装,且所述第二触点设置于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上;
当所述插头沿一旋转方向正向旋转至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电源插销与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拨块开始接触,且此时所述转动机构是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晶,束美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创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