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60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包括两个呈平板状并且相互平行的遮光挡片,遮光挡片连接运动调节装置,通过运动调节装置驱动两个遮光挡片平移,进而调节两个遮光挡片之间的缝隙大小,所述两个遮光挡片沿X射线方向前后错开设置,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弧形面设计的遮光挡片,能保证在合理的准直缝宽下,X射线完全覆盖到探测器通道上,相比现有平板形遮光挡片,降低了辐射的剂量,也保证了图像清晰度,图像边缘没有图像伪影;相对偏心轮和曲面形的遮光挡片,其结构简单,无需开模具,板加工即可,重量轻,整体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讲是一种用于CT设备的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
技术介绍
准直器属于光纤通信光器件的用于输入输出的一个光学元件,其原理:光纤传出的发散光通过前置的类似凸透镜变成平行光,在CT设备中前准直放置在X射线球管的前端,起到减少对病人的辐射剂量,限定扫描的空间范围(层厚)。现有的技术中,前准直器的遮光挡片材料需选用高密度材料,才能有效的遮挡X射线。准直器遮光挡片形状有偏心轮状,曲面状,平板状。通过运动调节装置带动遮光挡片移动,调节两个遮光挡片之间缝隙大小来实现对X线束的宽度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问题:1、遮光挡片做成偏心轮状是通过模具成型的,质量重,要满足高速调节,需选用大功率电机,此类遮光挡片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2、遮光挡片做成曲面状也是通过模具成型,遮光挡片运动轨迹是弧线,导轨要选择弧形导轨,曲面占用空间大,导致整个CT系统尺寸偏大,成本较高。3、X射线是一个扇形的线束,经过准直器平板状遮光挡片后到达球面的探测器处,为了完全覆盖到探测器通道上,就要加大遮光挡片之间缝隙宽度,导致辐射剂量加大,另外,通过平板状得到的X射线的投影形状为鼓形,投影质量差,投影边缘位置存在伪影。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克服现有准直器遮光挡片存在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X射线投影质量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包括两个呈平板状并且相互平行的遮光挡片,遮光挡片连接运动调节装置,通过运动调节装置驱动两个遮光挡片平移,进而调节两个遮光挡片之间的缝隙大小,所述两个遮光挡片沿X射线方向前后错开设置,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的圆弧半径不同。进一步的,所述运动调节装置包括遮光挡片电机、机座、丝杆螺母、螺母固定座、直线导轨和挡片固定座,直线导轨安装在机座上,挡片固定座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并可沿直线导轨滑动,螺母固定座安装在挡片固定座上,遮光挡片电机安装在直线导轨一端,遮光挡片电机输出轴通过丝杆螺母连接螺母固定座,遮光挡片端部连接挡片固定座。进一步的,所述运动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挡片限位机构,所述遮光挡片限位机构包括光耦电路板,光耦电路板安装在直线导轨一侧的机座上,光耦电路板上安装有零位光电开关和限位光电开关,零位光电开关和限位光电开关上设有与挡片固定座等高的槽口。有益效果:1)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相对偏心轮和曲面形结构简单,无需开模具,板加工即可,重量轻,整体占用空间小,成本低;2)遮光挡片通过沿直线导轨方向平移满足准直缝宽的调节,相对曲面形弧度导轨,成本便宜,不占用空间,安装方便;3)采用弧形面设计的遮光挡片,能保证在合理的准直缝宽下,X射线完全覆盖到探测器通道上,相比现有平板形遮光挡片,降低了辐射的剂量,也可以使投射到探测器上的X射线投影为矩形,保证了图像清晰度;4)将遮光挡片上下错开安装,通过控制让两个双弧度遮光挡片重合,可实现完全挡住X射线;5)采用双弧度设计的遮光挡片,能够实现两种指定准直缝宽下的弧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前准直器遮光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前准直器遮光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前准直器遮光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X射线通过遮光挡片的示意图;图5为前准直器遮光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一;图6为前准直器遮光装置的工作状态图二;图中:1-遮挡片电机;2-机座;3-丝杆螺母;4-螺母固定座;5-光耦电路板;6-直线导轨;7-挡片固定座;8-遮光挡片;9-零位光电开关;10-限位光电开关;11-探测器;12-X光探测阵列;13-X射线球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包括两个呈平板状并且相互平行的遮光挡片8,遮光挡片8连接运动调节装置,通过运动调节装置驱动两个遮光挡片8平移,进而调节两个遮光挡片8之间的缝隙大小,所述两个遮光挡片8沿X射线方向前后错开设置,遮光挡片8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如图4所示,X射线球管13发出的X射线束通过两个遮光挡片8的缝隙透射至探测器11的X光探测模块阵列12上,由于X光探测阵列12沿弧形设置,所以X光在探测器上投影的形状为鼓形。该遮光装置通过将遮光挡片两侧端面设置为弧形面(鼓形),可以来修整X光投影到探测器上的鼓形,因此本遮挡组件不仅可以使投射到探测器上的X射线投影为矩形,还能控制被限束后的X射线投影的极限宽度,以避免病人承受额外剂量。本实施例中,遮光挡片8采用双弧度设计,遮光挡片8的两侧端面的圆弧半径不同,如图1所示,左侧遮光挡片8的左侧圆弧半径为R1,左侧遮光挡片8的右侧圆弧半径为R2,相对应的,右侧遮光挡片8的左侧圆弧半径为R2,右侧遮光挡片8的右侧圆弧半径为R1。该前准直器遮光装置采用双弧度设计的遮光挡片8,并且两个遮光挡片8前后错开设置,能够实现两种指定准直缝宽下的弧度要求。当遮光挡片移动至图5所示位置时,满足第一档准直缝宽,当遮光挡片8移动至图6所示位置时,满足第二档准直缝宽。如图1至3所示,每个遮光挡片8配备一个运动调节装置,所述运动调节装置包括遮光挡片电机1、机座2、丝杆螺母3、螺母固定座4、直线导轨6和挡片固定座7。直线导轨6安装在机座2上,挡片固定座7安装在直线导轨6上并可沿直线导轨6滑动,螺母固定座4安装在挡片固定座7上,遮光挡片电机1安装在直线导轨6一端,遮光挡片电机1输出轴通过丝杆螺母3连接螺母固定座4,遮光挡片8端部连接挡片固定座7。丝杆螺母3的丝杆部分平行于直线导轨6设置,丝杆螺母3的螺母部分与丝杆部分相互啮合。遮光挡片电机1输出轴带动丝杆螺母3的丝杆部分转动,丝杆螺母3的螺母部分在丝杆部分作用下与螺母固定座4、挡片固定座7一起沿直线导轨6引动。挡片固定座7带动遮光挡片8沿直线导轨6方向平移。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遮光挡片8的移动距离,防止其超过限定位置。所述运动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挡片限位机构,所述遮光挡片限位机构包括光耦电路板5,光耦电路板5安装在直线导轨6一侧的机座2上,光耦电路板5上安装有零位光电开关9和限位光电开关10,零位光电开关9和限位光电开关10上设有与挡片固定座等高的槽口。当挡片固定座7穿过槽口时可触发零位光电开关9和限位光电开关10。当遮光挡片8处于图5所示位置时,挡片固定座7处于零位光电开关9槽口内,此时右侧遮光挡片8处于零位,当该遮光挡片8向右移动并且挡片固定座7处于限位光电开关10时,该遮光挡片8移动至最大限定位置。该前准直器遮光装置通过CT系统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将遮挡片电机1、零位光电开关9和限位光电开关10连接CT系统的控制器。当CT系统通电后,首先通过遮挡片机1带动挡片固定座7移动至零位光电开关9槽口内,然后根据CT系统设定好的准直缝宽,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包括两个呈平板状并且相互平行的遮光挡片,遮光挡片连接运动调节装置,通过运动调节装置驱动两个遮光挡片平移,进而调节两个遮光挡片之间的缝隙大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遮光挡片沿X射线方向前后错开设置,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包括两个呈平板状并且相互平行的遮光挡片,遮光挡片连接运动调节装置,通过运动调节装置驱动两个遮光挡片平移,进而调节两个遮光挡片之间的缝隙大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遮光挡片沿X射线方向前后错开设置,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均为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挡片的两侧端面的圆弧半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前准直器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调节装置包括遮光挡片电机、机座、丝杆螺母、螺母固定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郭炜冯在东吴小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