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式人体针灸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用模型
,具体是一种交互式人体针灸模型。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常见人体穴位的掌握和实践是人体针灸学所必备的操作知识,其学习主要是通过图片、视频或观察人模型进行练习和研究。目前市场上对于人体穴位模型基本是橡胶制品或其他材质,其穴位标记仅在模型的表面进行印刷,属于平面标记,用于教学练习时不生动不真实,进针定位不准确,不能达到精确定穴或针刺练习目的。现有的针灸模型包括底座及针灸模型,在底座上设有定位柱,在针灸模型的脚底设有插入孔,定位柱插入到插入孔中,这种结构的针灸模型由于支撑点在脚底,针灸模型相对于底座的高度明显较高,容易倾斜变形;加上常用的塑料底座较轻,针灸模型连同底座一起变得“头重脚轻”,很容易倾倒或掉落在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针灸模型.(授权公告号CN208861559U),该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真实练习针灸定穴和进针,还能反映每次进针的深度,可快速提高施针质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仍然需要在模型的底部设置底座,其底座并不具备防倾倒能力,导致实际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式人体针灸模型,包括连接板(1)和模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5),所述模型主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10),所述加强板(8)的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1),所述连接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8),所述螺纹套筒(18)的外表面铰接有支撑杆(20),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式人体针灸模型,包括连接板(1)和模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5),所述模型主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10),所述加强板(8)的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1),所述连接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8),所述螺纹套筒(18)的外表面铰接有支撑杆(20),所述螺纹柱(1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板(23),所述L型板(23)和所述支撑杆(20)铰接,所述L型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箱(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人体针灸模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板(5)呈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10)的面积等于两个所述三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