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管口装置包括带有与流动孔流体连通的腔的主体。配件也包括由孔板托架支撑的管口,该孔板托架可选择地设置在孔中。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下腔包括两个将该腔连接于流动孔的通道。一个通道位于孔板的任一侧上。每个通道也可以配备一个止回阀以允许沿一个方向经过所述通道。在操作中,在管口的上游侧的通道允许流体流入到下腔而在下游侧的通道防止流体流回到流动孔中。
Two way double orifice pipe fittings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wo-way double lumen nozzle assembly comprising a body having a cavity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a flow hole. The accessory also includes a nozzle supported by the bore plate bracket that is selectively disposed in the bore. In a preferred embodiment, the lower chamber includes two channels for connecting the cavity to the flow hole. One channel is on either side of the orifice plate. Each channel may also be equipped with a check valve to permit passage of the passage in one direction. In operati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nozzle allows fluid to flow into the lower chamber, while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channel prevents fluid from flowing back into the flow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监控在管道里的流体流动特性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涉及双腔管口配件。更准确的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支持流体沿两个方向流动的双腔管口配件。
技术介绍
在管道操作和其他工业应用中,流量计用于测量通过管路部分移动的气态或液态流体流动的容积流速。流量计可以呈现许多种不同形式。一个常见的流量计是孔板流量计,该孔板流量计包括连接到管路部分的管口配件。所述管口配件用于定向和支撑孔板,该孔板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而横过管路部分延伸。所述孔板大致为一个薄板,该薄板包括圆形开口,或者管口,其典型地和流动流同心地定位。在操作中,当通过管路部分移动的流体流动达到孔板时,流体被强制通过管口,从而限制流体的横截面流动面积。由于能量的连续和守恒原理,流体的速度随着流体流动通过管口而增加。这个速度增加会在孔板上产生压力差。在孔板上测得的压力差可以用于计算移动通过管路部分的流体流动的体积流速。双腔管口配件体现了一种特殊设计,该设计能够使得孔板从配件移去时,不会干扰移动通过管路部分的流体流动。这个特别设计的配件在本领域中已经公知很多年了。在这里引入美国专利No.1,996,192作为各种目的的参考,该美国专利在1934年授权,并描述了一种早期的双腔管口配件。今天,在许多工业应用中仍然有基本相同的设计的配件在使用。尽管该设计已经保持着基本没有改变,但是操作条件继续扩展用于更宽范围的管路尺寸和工作压力。在图1中描绘了一种常见的双腔管口配件12的剖视图。管口配件12包括主体16和顶部18。主体16包围下腔20,该下腔和管道的孔34流体连通。顶部18包围上腔22,该上腔通过螺栓17连接到主体16。孔口30形成了连接上腔22和下腔20的开口。阀座24通过螺栓28连接到顶部18,并提供了和滑动阀板56的密封接合,该滑动阀板通过旋转齿轮轴54滑动致动。操作下驱动器36和上驱动器38,从而在配件12内垂直地移动孔板托架32在下腔20和上腔22之间。孔板托架32能够通过旋松螺栓46穿过上腔22从配件12中除去,该螺栓46与锁闭杆44接合以压缩密封杆40和密封衬垫42靠着顶部18。在操作中,如图1中所示,孔口32被滑动阀板56关闭,液压地隔离上腔22和下腔20。流入到孔34中的加压的流体流经管口52,该管口位于由孔板托架32支撑的孔板50上,所述孔板托架密封地接合孔34的壁。如果下腔20具有比孔34低的压力,那么在孔34中的压力将易于推动孔板托架32向上并且进入到下腔20中,可能导致在管口52和孔34之间的中心线未对准,这能够降低测量精度。为了抵抗上述的压力差,这些配件中的一些包括在下腔和孔之间的平衡流动路径60,该路径允许经过孔板托架的压力相等。该平衡流动路径60通常位于管口的上游以便位于在孔中最高压力的区域中。因为很多双腔管口配件被设置以在沿仅一个方向的流动时起作用,平衡流体路径经常定位在管口的上游。在一些应用中,诸如用于大量散装设备的测量,需要能够运行在沿两个方向都穿过配件的流体的管口配件,以便测量进入到设备和离开设备的交替流。如果平衡流动路径位于管口的下游,那么孔中的在流动路径位置上的压力可能小于在孔中的作用于孔板托架上的压力,产生经过托架的压力差并且推动托架进入到下腔中。因此,在本领域中存在一种对于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需求,其提供经过孔板托架的压力平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双向双腔管口配件,该配件寻求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和其他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优选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管口装置包括带有与流动孔流体连通的腔的主体。配件也包括由孔板托架支撑的管口,该孔板托架可选择地设置在孔中。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下腔包括两个将该腔连接于流动孔的通道。一个通道位于孔板的任一侧上。每个通道也可以配备一个止回阀以允许沿一个方向经过所述通道。在操作中,在管口的上游侧的通道允许流体流入到下腔而在下游侧的通道防止流体流回到流动孔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管口配件包括具有流动孔和邻近于流动孔的腔的主体。孔板被孔板托架支撑以与所述流动孔中心线对齐,所述孔板托架暴露于所述腔。第一通道提供所述流动孔和所述腔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在所述孔板的第一侧上。第二通道提供所述流动孔和所述腔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在所述孔板的第二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以便仅允许从所述流动孔到所述腔中的流体连通。在安装止回阀的情况下,沿第一方向流经所述流动孔的流体将流经所述第一通道但不流经所述第二通道,并且沿第二方向流经所述流动孔的流体将流经所述第二通道但不流经所述第一通道。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管口配件还包括阀,所述阀仅当在所述腔中的压力超过在所述流动孔中的压力时提供在所述腔和所述流动孔之间的流体连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平衡孔板暴露于双腔管口配件的下腔和流动孔所反对的压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孔板的第一侧上提供在流动孔和腔之间的穿过第一通道的流体连通;以及在所述孔板的第二侧上在流动孔和腔之间提供穿过第二通道的流体连通。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提供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通道中的止回阀以便仅允许从所述流动孔到所述腔的流体连通。止回阀如此作用,使得沿第一方向流经所述流动孔的流体将流经所述第一通道但不流经所述第二通道,并且沿第二方向流经所述流动孔的流体将流经所述第二通道但不流经所述第一通道。该方法还包括,当在腔中的压力超过在流动孔中的压力时可选择地提供在腔和流动孔之间的流体连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容纳孔板的主体包括腔和邻近于所述腔设置的孔。该主体还包括将所述腔连接到所述孔的孔板孔口,其中当孔板设置在所述孔中时所述孔板孔口被关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腔连接于孔。所述孔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是可操作的以保持在所述腔和所述孔之间的压力平衡。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中的止回阀以便仅允许流体从所述孔流到所述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还包括与所述腔流体连通的压力释放阀以便当在所述孔中的压力小于在所述腔中的压力时从所述腔中释放压力。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能够使得双腔管口配件的操作得到实质增强的特征和优点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考附图,并阅读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下面详细描述后,会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各种特征和优点得到清楚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参考所附的附图,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双腔管口配件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表示沿第一方向流动的图2的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部分截面视图;以及图4是表示沿第一方向流动的图2的双向双腔管口配件的部分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部件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都分别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没有严格成比例。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特征可以图示成为按照比例放大或者以有些示意的形式表示,为了清楚和简要的目的,传统元件的一些细节可能不再图示。现在参考图2,示出具有主体110的管口配件100的部分剖视图,其包括孔120和下腔130。孔板托架140支撑管口145与孔120对齐。密封件150防止在孔板托架140和孔120之间的泄漏。当孔板托架140密封在适当位置时通道160和170提供在下腔130和孔120之间的流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口配件,其包括:主体;贯穿所述主体的流动孔;在所述主体中邻近于所述流动孔的腔;孔板,该孔板被孔板托架支撑以与所述流动孔中心线对齐,其中所述孔板托架暴露于所述腔;提供所述流动孔和所述腔之间的流体连 通的第一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孔板的第一侧上;以及提供所述流动孔和所述腔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孔板的第二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亨利洛加,阿奇多德贝格,小威廉R弗鲁恩德,
申请(专利权)人:丹尼尔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