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3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包括顶盖、底座和焊接在顶盖与底座之间的筒体,筒体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翼板,且翼板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上固定安装有上液管,且循环泵的进水口上固定安装有送液管,送液管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筒体外部的冷凝器,筒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分液盘,且分液盘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循环泵、送液管、上液管和分液盘以及喷头,可使得冷却液在筒体的内部循环流动,从而与流经在螺旋料管内部的氰基吡嗪冷却,充分使得冷却液与螺旋料管发生热交换,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氰基吡嗪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
技术介绍
氰基吡嗪是一种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医药中间体,在香料,医药等领域中有广泛用途。现阶段制备2-氰基吡嗪的并不少见,2-氰基吡嗪是生产治疗结核病药物吡嗪酰胺的重要原料。目前,全球仅日本实现了2-氰基吡嗪的工业化生产。因而国际国内产需矛盾十分突出,市场空间广阔。在传统的喷淋冷却塔中,冷却液相与氰基吡嗪逆向而行,从而实现传热和传质,该方式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冷却液相与氰基吡嗪两相平衡状态较难达到,其实际冷却效果并不如理论那么理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液相与氰基吡嗪逆向而行,从而实现传热和传质,该方式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冷却液相与氰基吡嗪两相平衡状态较难达到,其实际冷却效果并不如理论那么理想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包括顶盖(1)、底座(2)和焊接在顶盖(1)与底座(2)之间的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翼板(6),且翼板(6)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的出水口上固定安装有上液管(8),且循环泵(7)的进水口上固定安装有送液管(9),所述送液管(9)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筒体(4)外部的冷凝器(18),所述筒体(4)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分液盘(15),且分液盘(15)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包括顶盖(1)、底座(2)和焊接在顶盖(1)与底座(2)之间的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翼板(6),且翼板(6)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的出水口上固定安装有上液管(8),且循环泵(7)的进水口上固定安装有送液管(9),所述送液管(9)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筒体(4)外部的冷凝器(18),所述筒体(4)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分液盘(15),且分液盘(15)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支腿(3),且支腿(3)底端的外壁上焊接有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正面一侧的外壁上开有竖条形分布的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部密封嵌入有玻璃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基吡嗪生产用高效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料斗(10),所述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峰许银生张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