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01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包括机箱、控制主板、离心风机和轮换隔挡机构,其中所述机箱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暖风出口;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气口处;所述轮换隔挡机构设于所述连通口处,轮换隔挡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换气口。通过轮换隔挡机构轮换隔挡于连通口与换气口,可以实现二者的择一封挡,从而实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择一通风,进而再达成暖风出口和换气口的择一出风,实现暖风和换气的双功能替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卫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
技术介绍
换气扇或者取暖器(室内加热器)是常见的厨卫电器,一般用在厨房和卫浴比较多。但一般取暖器(室内加热器)因为设计风道结构问题,暖风出口风速很不均匀,PTC制热效果差另一方面,其功能比较单一,如果增加功能使得换气暖风集成一体的话,又会使得结构变得复杂,为此,本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厨卫电器中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暖风出口;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机箱内;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气口处;以及轮换隔挡机构,所述轮换隔挡机构设于所述连通口处,轮换隔挡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换气口,所述轮换隔挡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轮换隔挡板和啮合传动组件,所述轮换隔挡板上设有锯齿段,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轮换隔挡板通过一转轴竖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啮合传动组件驱动于所述锯齿段,所述轮换隔挡板被转动地轮换隔挡于所述换气口和所述连通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轮换隔挡机构轮换隔挡于连通口与换气口,可以实现二者的择一封挡,从而实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择一通风,进而再达成暖风出口和换气口的择一出风,实现暖风和换气的双功能替换,整体结构只在机箱内部稍做改进,结构简洁明了空间利用率高,功能转换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轮换隔挡板包括轮换隔挡板体和驱动弧形板,所述轮换隔挡板体通过所述转轴轴设于所述机箱的所述连通口处,所述锯齿段设于所述驱动弧形板处,所述驱动弧形板设于所述轮换隔挡板体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锯齿段啮合于所述齿轮。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暖风出口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换气口设于所述箱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一条形风道和圆形风道,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圆形风道内,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条形风道。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暖风出口为ptc暖风出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盖板11进风口111暖风出口112箱体12换气口121隔板13连通口131离心风机2轮换隔挡板体31齿轮32转轴33驱动弧形板34驱动电机3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厨卫电器中不能便捷的换气和风暖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2、图3,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包括机箱、控制主板、离心风机2和轮换隔挡机构。其中所述机箱内部被隔板13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13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口131,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进风口111和换气口121,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暖风出口112;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离心风机2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气口处;所述轮换隔挡机构设于所述连通口131处,轮换隔挡于所述连通口131和所述换气口121,所述轮换隔挡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5、轮换隔挡板和啮合传动组件,所述轮换隔挡板上设有锯齿段,所述驱动电机35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轮换隔挡板通过一转轴33竖设(轴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驱动电机35通过所述啮合传动组件驱动于所述锯齿段,所述轮换隔挡板被转动地轮换隔挡于所述换气口121和所述连通口131。通过轮换隔挡机构轮换隔挡于连通口131与换气口121,可以实现二者的择一封挡,从而实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择一通风,进而再达成暖风出口112和换气口121的择一出风,实现暖风和换气的双功能替换,整体结构只在机箱内部稍做改进,结构简洁明了空间利用率高,功能转换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对轴设做一个结构解释,请参阅图2,轴设表达的是轮换格挡板的一侧边通过转轴实现某一位置的转动连接,与单开门的结构相同。控制主板设于隔板上,未在图示中予以实际标记,但是本领域人员而言,其被设置的位置是明确的,毫无疑义的,能够理解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轮换隔挡板包括轮换隔挡板体31和驱动弧形板34,所述轮换隔挡板体31通过所述转轴33轴设于所述机箱的所述连通口131处,所述锯齿段设于所述驱动弧形板34处,所述驱动弧形板34设于所述轮换隔挡板体31上;所述驱动电机35的驱动轴上设有齿轮32,所述锯齿段啮合于所述齿轮32。通过弧形板的锯齿段来配合驱动电机35的驱动,使得轮换隔挡板体31的转动更加的稳定。并且其受到离心风机2的风力扰动时相比于仅仅通过将驱动电机35直接连接转轴33的驱动方式来说,更加的稳定,不容易被风流吹动和吹移位置,出现连通口131的漏风现象等。进一步的,弧形板为四分之一圆形面积的扇形面板,其一侧边安装于轮换隔挡板远离换气口121的一侧,防止与换气口121发生位置冲突。具体的,所述机箱包括箱体12和盖板11,所述进风口111设于所述盖板11上,所述进风口111和暖风出口112设于盖板11上,所述换气口121设于箱体12侧部。暖风出口112为长条形,设有ptc加热模块,优选1000W~3000W,与控制主板连接,控制主板即为一块集成电路板,作为电器的标准控制配置,不做多余解释。驱动电机35安装于箱体12内的底板,或者安装于盖板11的内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一条形风道和圆形风道,所述离心风机2设于所述圆形风道内,所述连通口131连通所述条形风道。圆形风道是为了更好地安装离心风机2,圆形风道的位置与进风口111的位置对应,为了配合离心风机2的进风,在离心风机2工作时,可以快速地进行室内排气,换气口121可以通过风管连通外界。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13上。设于箱体12内的隔板13一方面是方便安装,另一方便,气流在箱体12内流动,方便散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控制主板可PLC相连也可以电线相连,只要实现步进电机被控制主板控制工作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暖风出口112为ptc暖风出口。即将ptc加热模块安装于出口上,此为现有技术,不做多余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暖风出口;/n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机箱内;/n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气口处;以及/n轮换隔挡机构,所述轮换隔挡机构设于所述连通口处,轮换隔挡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换气口,所述轮换隔挡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轮换隔挡板和啮合传动组件,所述轮换隔挡板上设有锯齿段,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轮换隔挡板通过一转轴竖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啮合传动组件驱动于所述锯齿段,所述轮换隔挡板被转动地轮换隔挡于所述换气口和所述连通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被隔板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暖风出口;
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机箱内;
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气口处;以及
轮换隔挡机构,所述轮换隔挡机构设于所述连通口处,轮换隔挡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换气口,所述轮换隔挡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轮换隔挡板和啮合传动组件,所述轮换隔挡板上设有锯齿段,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轮换隔挡板通过一转轴竖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啮合传动组件驱动于所述锯齿段,所述轮换隔挡板被转动地轮换隔挡于所述换气口和所述连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离心式风暖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换隔挡板包括轮换隔挡板体和驱动弧形板,所述轮换隔挡板体通过所述转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震康叶春锋朱利新计晓鹏丁费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星尚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