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56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中矢量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出风口壳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气流扩散腔,并通过风量分配机构分配两个独立气流扩散腔的进风量,从而形成两个气流扩散腔的风量差,导流件的两个气流附壁导向面具有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为1:1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竖直输出,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不均等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后的风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具体角度大小根据出风量的比例决定;另一方面两个气流扩散腔还充当了两个小型的静压箱效果,气流进入后首先填充满整个腔体后在通过附壁导向面均匀出风。均匀出风。均匀出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换气取暖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技术介绍

[0002]一方面,无论是空调、取暖器还是换气扇,其出风口的风向调节大多都是通过设在出风口上的摆叶来实现的,根据摆叶的角度来引导出风的方向,传统结构相对无新意。
[0003]另一方面,传统吊顶卫浴电器主要考虑冬季取暖需求,换气和凉霸仅作为附加功能存在,因此产品使用周期一般为11月~3月左右,利用率和性价比相对较低。受卫浴空间限制,无法安装空调,夏季浴室沐浴往往是进去一身汗,出来还是一身汗。打开浴室门洗澡一是不利隐私保护;二来空调温度低,冷热交替容易感冒生病。夏季如厕体验也一样糟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所首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解决传统的外置摆叶进行风向调节的不美观的弊端,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端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被隔板相互独立划分为连通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出风端口的第一气流扩散腔和第二气流扩散腔;
[0006]用于分配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的风量分配机构,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风量分配阀门、风量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所述风量分配阀门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之间,所述风量控制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并转动所述风量分配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以及
[0007]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出风端口,所述导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的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位于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的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本技术通过将出风口壳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气流扩散腔,并通过风量分配机构分配两个独立气流扩散腔的进风量,从而形成两个气流扩散腔的风量差,导流件的两个气流附壁导向面具有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为1:1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竖直输出,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不均等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后的风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具体角度大小根据出风量的比例决定;另一方面两个气流扩散腔还充当了两个小型的静压舱效果,气流进入后首先填充满整个腔体后再通过附壁导向面均匀出风,使得在较长出风口上风速差较小。
[0010]较佳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为面向所述出风端
口外的凸面。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一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二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一气流导向腔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腔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0012]较佳的,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板和转轴;所述阀门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被转动控制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
[0013]较佳的,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弧形板,所述传动弧形板边缘设置为弧形齿段,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的驱动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传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5]机箱,所述机箱上至少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ptc加热模组,所述换气口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腔室,所述机箱内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室;
[0016]第一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0017]第二进风机构,所述第二进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0018]上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所述矢量出风口结构的所述进风端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以及
[0019]主控机构,所述主控机构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主控机构至少控制连接于所述ptc加热模组、所述风量控制电机、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安装于卫浴房间,通过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与换气口和出风腔室的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多种新风功能效果。举例如下述,第一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浴室,第二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其他房间,换气口连通室外,出风腔室连通浴室,可实现:首先,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换气口连通,可以达到两个进风口的快速换气效果;其次,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出风腔室连通,PTC加热模组工作制热,浴室可以达到快速取暖的效果,同时第二进风机构的进气可以弥补过热导致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再次,第一进风机构与出风腔室连通,PTC加热模组工作制热,第二进风机构与换气口连通,则在浴室取暖同时还可以给其他房间换气;最后,第一进风机构与换气口连通,第二进风机构与出风腔室连通,可给浴室换气,同时其他房间的空调冷气可以吹入浴室。
[0022]不限于上述举例功能,第一、二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的场所可以互换;两个进风机构可以独立或同时工作;第一、二转换阀组件可以根据功能需要独立处于任一切换状态或中间状态。
[0023]较佳的,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一转换阀门、第一转轴、第一控制电机和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通过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连接于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0024]较佳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弧形齿边,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并啮合于所述第一弧形齿边。
[0025]较佳的,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二转换阀门、第二转轴、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通过第二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端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被隔板相互独立划分为连通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出风端口的第一气流扩散腔和第二气流扩散腔;用于分配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的风量分配机构,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风量分配阀门、风量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所述风量分配阀门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之间,所述风量控制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并转动所述风量分配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以及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出风端口,所述导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的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位于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的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为面向所述出风端口外的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一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二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一气流导向腔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腔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板和转轴;所述阀门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被转动控制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弧形板,所述传动弧形板边缘设置为弧形齿段,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的驱动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传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6.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至少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ptc加热模组,所述换气口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腔室,所述机箱内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室;第一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震康叶春锋朱利新黄盛杰张伟杰张青威俞航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星尚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