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90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涉及输氧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提出呼吸内科用于医护人员护理的输氧装置存在不易携带和移动,同时在医患对患者进行输氧护理时,无法根据需要及时得到更好的清洁的问题。所述固定件上端设置有活动门,所述固定件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后端设置有扶杆,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连接罩,四个所述连接罩下端均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刹车轮,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固定件前方,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清洗柜,所述清洗柜一侧开设有检修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氧装置
,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
技术介绍
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输氧效果也不同,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氧气吸收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显著;凡因循环功能不全或贫血引起氧运输障碍者。由于医院各式各样的患者较多,因此在治疗时最为常用的就是输氧装置,针对一些重症患者特别或是一些换呼吸科的患者,已是不必可少的治疗工具,但现有的呼吸内科用于医护人员护理的输氧装置存在不易携带和移动,同时在医患对患者进行输氧护理时,无法根据需要及时得到更好的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呼吸内科用于医护人员护理的输氧装置存在不易携带和移动,同时在医患对患者进行输氧护理时,无法根据需要及时得到更好的清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端设置有活动门,所述固定件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后端设置有扶杆,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连接罩,四个所述连接罩下端均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刹车轮,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固定件前方,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清洗柜,所述清洗柜一侧开设有检修口。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氧气罐,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氧气罐活动连接,所述氧气罐前端设置有第一疏导管,所述第一疏导管前端通过固定件设置有氧气湿化瓶。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前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夹板,两个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对称的弹力弹簧,两个所述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与弹力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与氧气湿化瓶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氧气湿化瓶前端设置有第二疏导管。优选的,所述清洗柜上端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清洗柜内设置有水盆,所述水盆位于清洗柜表面,所述水盆下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下端设置有污水桶,所述污水桶位于清洗柜内。优选的,所述清洗柜内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位于污水桶一侧,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端设置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与蓄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吸水泵上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端与水龙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之间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扶杆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固定件后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扶杆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通过在固定座内开设的第一凹槽可以便于将氧气罐固定在内,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且设置的底座可以便于将输氧装置进行移动,设置的扶杆便于活动,氧气湿化瓶与氧气罐通过第一疏导管的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输氧装置,设置的第一滑槽可以便于夹板根据不同尺寸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移动,同时设置的弹力弹簧便于使夹板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内收紧从而夹紧氧气湿化瓶,同时也方便更换氧气湿化瓶。2、该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通过设置的清洗柜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时使用,且设置的排污管可以将污水通过此处进入污水桶,设置的蓄水箱可以储存一部分的清水便于通过吸水泵将其通过第二水管吸至水龙头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清洁。3、该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三滑槽可以使活动杆在内滑动同时不会从第二滑槽滑出,同时第二滑槽可以将扶杆收与内,方便在更换氧气罐时使用,而设置的第二凹槽可以便于扶杆向上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固定件;2、活动门;3、底座;4、扶杆;5、连接罩;6、刹车轮;7、支撑杆;8、清洗柜;9、检修口;10、氧气罐;11、固定座;12、第一凹槽;13、第一疏导管;14、氧气湿化瓶;15、第一滑槽;16、滑块;17、夹板;18、弹力弹簧;19、第二疏导管;20、水龙头;21、水盆;22、排污管;23、污水桶;24、蓄水箱;25、第一水管;26、吸水泵;27、第二水管;28、第二滑槽;29、第三滑槽;30、活动杆;31、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请参阅图1-3,包括固定件1,固定件1上端设置有活动门2,固定件1下端设置有底座3,底座3后端设置有扶杆4,底座3下端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连接罩5,四个连接罩5下端均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刹车轮6,底座3上端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与底座3固定连接,支撑杆7位于固定件1前方,固定件1一侧设置有清洗柜8,清洗柜8一侧开设有检修口9。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内设置有氧气罐10,固定件1内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与氧气罐10活动连接,氧气罐10前端设置有第一疏导管13,第一疏导管13前端通过固定件1设置有氧气湿化瓶14,通过在固定座11内开设的第一凹槽12可以便于将氧气罐10固定在内,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且设置的底座3可以便于将输氧装置进行移动,设置的扶杆4便于活动,氧气湿化瓶14与氧气罐10通过第一疏导管13的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输氧装置。固定件1前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槽15,两个第一滑槽15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16,两个滑块16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夹板17,两个滑块16一侧设置有对称的弹力弹簧18,两个滑块16与第一滑槽15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槽15与弹力弹簧18固定连接,两个夹板17与氧气湿化瓶14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滑槽15可以便于夹板17根据不同尺寸的氧气湿化瓶14进行移动,同时设置的弹力弹簧18便于使夹板17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内收紧从而夹紧氧气湿化瓶14,同时也方便更换氧气湿化瓶14。氧气湿化瓶14前端设置有第二疏导管19,通过设置的第二疏导管19可以将氧气罐10内的氧气进行传输。进一步,清洗柜8上端设置有水龙头20,清洗柜8内设置有水盆21,水盆21位于清洗柜8表面,水盆21下端设置有排污管22,排污管22下端设置有污水桶23,污水桶23位于清洗柜8内,通过设置的清洗柜8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时使用,且设置的排污管22可以将污水通过此处进入污水桶23。清洗柜8内设置有蓄水箱24,蓄水箱24位于污水桶23一侧,蓄水箱24内设置有第一水管25,第一水管25上端设置有吸水泵26,吸水泵26与蓄水箱24固定连接,吸水泵26上端设置有第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包括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上端设置有活动门(2),所述固定件(1)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后端设置有扶杆(4),所述底座(3)下端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连接罩(5),四个所述连接罩(5)下端均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刹车轮(6),所述底座(3)上端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位于固定件(1)前方,所述固定件(1)一侧设置有清洗柜(8),所述清洗柜(8)一侧开设有检修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包括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上端设置有活动门(2),所述固定件(1)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后端设置有扶杆(4),所述底座(3)下端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连接罩(5),四个所述连接罩(5)下端均设置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刹车轮(6),所述底座(3)上端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位于固定件(1)前方,所述固定件(1)一侧设置有清洗柜(8),所述清洗柜(8)一侧开设有检修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内设置有氧气罐(10),所述固定件(1)内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与氧气罐(10)活动连接,所述氧气罐(10)前端设置有第一疏导管(13),所述第一疏导管(13)前端通过固定件(1)设置有氧气湿化瓶(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前端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槽(15),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5)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16),两个所述滑块(16)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夹板(17),两个所述滑块(16)一侧设置有对称的弹力弹簧(18),两个所述滑块(16)与第一滑槽(15)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5)与弹力弹簧(1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17)与氧气湿化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云安伯平陈莹孙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