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装置和金属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74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由垫圈构件与缓冲构件的抵接而产生的抵接音并且具有更优异减振性的缓冲装置和金属罩。通过垫圈构件(20)、衬垫(30)、由环状的缓冲材料构成的压缩网(40)以及与压缩网(40)重合配置的螺旋弹簧(50)构成缓冲装置(10),该缓冲装置(10)缓冲向覆盖作为振动源的排气集管(3)的绝热器(1)的振动,压缩网(40)的中央孔(41)与垫圈轴部(21)游隙嵌合,设定为压缩网(40)的弹簧常数以下的螺旋弹簧(50)为俯视螺旋状,限制螺旋弹簧(50)相对于压缩网(40)向径向的相对移动的限制凸部(43)沿着压缩网(40)的下侧大径部(51)设置,下侧大径部(51)与限制凸部(43)的抵接范围X为周向的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装置和金属罩
本技术涉及例如在绝热器和内燃机的排气集管的安装部分中使用的缓冲装置、以及具备缓冲装置的绝热器等的金属罩。
技术介绍
以往,发动机排出的燃烧废气从内部通过的排气集管,被用于抑制热量随着燃烧废气的通过而向周边传播的绝热器覆盖。排气集管不仅产生热量,而且由于发动机的振动或脉动燃烧废气的通过而产生振动噪音。若在这样的排气集管(以下称为振动构件)上直接安装绝热器(以下称为围绕构件),与振动构件的振动共振而围绕构件自身成为振动源,有可能使振动噪音变大。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振动构件和围绕构件的安装部分的缓冲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缓冲装置构成为:在固定在围绕构件上的固定构件与通过安装螺栓等紧固构件固定在振动构件上的垫圈构件之间夹设有圆环状的缓冲构件。该缓冲装置将固定构件和缓冲构件固定,另一方面,在垫圈构件与缓冲构件之间设置有可松动的间隙,由此抑制从振动构件附加的振动从垫圈构件向缓冲构件传递,具有优异的减振性。然而,为了提高减振性,通过在垫圈构件与缓冲构件之间设置间隙,利用从振动构件附加的振动使缓冲构件相对于垫圈构件相对移动,通过缓冲构件与垫圈构件抵接而鸣响咔嗒声这样的抵接声在近年普及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马达驱动时、与电动汽车等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车辆相比安静性更高的车辆中,可能被乘客听到异常噪声。因此,申请人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由垫圈构件、环状的固定构件和压缩网构成,并且设置有螺旋弹簧(渦巻きバネ),该垫圈构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排气集管上,该固定构件固定在围绕构件上,该压缩网通过编织金属制的线材而形成,配置于垫圈构件与绝缘基材之间,并且由内周侧与垫圈构件游隙嵌合(遊嵌)的环状的缓冲材料构成,该螺旋弹簧在垫圈构件与压缩网之间的间隙中与压缩网重合配置,并且减少压缩网相对于垫圈构件的相对移动。由于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缓冲装置如上述构成,具有稳定且优异的减振性,并且能够抑制因压缩网和垫圈构件的抵接而产生抵接音。然而,随着近来的高性能化和安静性的提高,要求提高作为缓冲装置的缓冲性能即减振性,在专利文献2提出的缓冲装置中,虽然能够抑制因压缩网和垫圈构件的抵接而产生的抵接音,但是难以进一步提高减振性。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04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190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垫圈构件与缓冲构件的抵接而产生的抵接音,并且具有更优异的减振性的缓冲装置以及具备缓冲装置的金属罩。本技术为连结作为振动源的振动构件与覆盖该振动构件的围绕构件,并缓冲从所述振动构件到所述围绕构件的振动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设置有:垫圈构件,其具备通过紧固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构件上的大致筒状的垫圈轴部以及从该垫圈轴部的轴向两侧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固定构件,其为固定在所述围绕构件上的环状的固定构件;缓冲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垫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由径向外侧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环状的缓冲材料构成;以及弹簧构件,其在所述垫圈构件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与所述缓冲构件重合配置,所述缓冲构件的径向内侧至少在径向上与所述垫圈轴部游隙嵌合,所述弹簧构件设定为所述缓冲构件的弹簧常数以下,在所述缓冲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构件抵接、限制所述弹簧构件相对于所述缓冲构件在径向的相对移动的移动限制部,所述弹簧构件的径向外部与所述移动限制部在周向上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上述金属制的线材例如包括由不锈钢、钨、钼、铝、铁、镍和铜等形成的线材、由在原材料自身上具有减振性的铁铝形成的线材等具有各种功能和特性的金属制原材料。上述轴向与缓冲构件及弹簧构件的厚度方向为相同方向。上述的缓冲构件的径向内侧至少在径向上与所述垫圈轴部游隙嵌合是指,仅在径向上游隙嵌合、或者除了在径向上以外还在轴向上游隙嵌合。上述缓冲材料包括:可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的弯曲变形、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的压缩变形、可在面方向上伸缩的伸缩变形、或它们的组合变形等的弹性变形的弹簧构件或编织线材而形成的网构件等。此外,面方向是指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述弹簧构件可以是线圈状的弹簧构件,也可以是俯视螺旋状的弹簧构件。进而,所述移动限制部可以是截面凸状的限制单元,也可以是径向外部嵌入的截面槽形状。另外,所述移动限制部可以由缓冲构件的一部分构成,或者也可以是与缓冲构件分体设置的所述移动限制部。根据本技术,可以抑制由垫圈构件与缓冲构件的抵接而产生的抵接音,并且可以发挥更优异的减振性。详细而言,通过配置在所述垫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由径向外侧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环状缓冲材料构成的缓冲构件在轴向上弯曲而弹性变形,可以抑制从振动构件作用的振动从垫圈构件传递到固定构件,因此可以抑制振动构件的振动向围绕构件的传播,即能够缓冲振动。另外,由于所述缓冲构件的径向内侧至少在径向上与所述垫圈轴部游隙嵌合,因此所述缓冲构件至少在径向上相对于因所述振动构件的振动而振动的所述垫圈构件相对移动,因此可以使该振动衰减,可以减少被传递到所述缓冲构件的振动本身。并且,由于在所述垫圈构件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与所述缓冲构件重合配置有比缓冲构件弹簧常数低的弹簧构件,因此通过所述弹簧构件弹性变形,可以缓冲所述缓冲构件相对于如上述振动的垫圈构件的至少径向的相对移动。因此,不会降低所述缓冲构件的缓冲性能,可以防止由于传递到所述垫圈构件的振动而导致所述缓冲构件相对于所述垫圈构件的相对移动引起的抵接音的产生。更进一步地,由于以抵接所述弹簧构件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缓冲构件上的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径向外部在周向上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除了所述弹簧构件的衰减效果之外,还可以通过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径向外部的摩擦来进一步衰减输入到缓冲装置的振动。此外,在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弹簧构件在周向上短于40%抵接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如上述的由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弹簧构件的摩擦引起的振动的衰减效果,例如,仅能得到与将所述弹簧构件相对于所述缓冲构件固定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即由所述弹簧构件产生的衰减效果。这样,通过使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弹簧构件在周向上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除了所述弹簧构件引起的衰减效果之外,还可以发挥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径向外部的摩擦引起的衰减效果,可以进一步衰减输入到缓冲装置的振动,从而可以构成能够发挥优良的减振性的缓冲装置。此外,更优选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弹簧构件在周向上45%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作为本技术的方式,也可以是所述弹簧构件形成为俯视螺旋状,所述移动限制部以与形成为俯视螺旋状的所述弹簧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径向外部抵接的方式沿着所述径向外部设置。上述的形成为俯视螺旋状的弹簧构件可以是高度方向螺旋状地变化而整体上为侧视锥台状的弹簧构件,也可以是俯视螺旋状但高度恒定、即平面状的弹簧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装置,其为连结作为振动源的振动构件与覆盖该振动构件的围绕构件,并缓冲从所述振动构件向所述围绕构件的振动的缓冲装置,/n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设置有:/n垫圈构件,其具备通过紧固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构件上的大致筒状的垫圈轴部以及从该垫圈轴部的轴向两侧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n固定构件,其为固定在所述围绕构件上的环状的固定构件;/n缓冲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垫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由径向外侧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环状的缓冲材料构成;以及/n弹簧构件,其在所述垫圈构件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与所述缓冲构件重合配置,/n所述缓冲构件的径向内侧至少在径向上与所述垫圈轴部游隙嵌合,/n所述弹簧构件设定为所述缓冲构件的弹簧常数以下,/n在所述缓冲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构件抵接、限制所述弹簧构件相对于所述缓冲构件在径向的相对移动的移动限制部,/n所述弹簧构件的径向外部与所述移动限制部在周向上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8 JP PCT/JP2019/0027171.一种缓冲装置,其为连结作为振动源的振动构件与覆盖该振动构件的围绕构件,并缓冲从所述振动构件向所述围绕构件的振动的缓冲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设置有:
垫圈构件,其具备通过紧固构件固定在所述振动构件上的大致筒状的垫圈轴部以及从该垫圈轴部的轴向两侧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
固定构件,其为固定在所述围绕构件上的环状的固定构件;
缓冲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垫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由径向外侧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环状的缓冲材料构成;以及
弹簧构件,其在所述垫圈构件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与所述缓冲构件重合配置,
所述缓冲构件的径向内侧至少在径向上与所述垫圈轴部游隙嵌合,
所述弹簧构件设定为所述缓冲构件的弹簧常数以下,
在所述缓冲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构件抵接、限制所述弹簧构件相对于所述缓冲构件在径向的相对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所述弹簧构件的径向外部与所述移动限制部在周向上40%以上55%以下的范围内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泰行长崎健儿
申请(专利权)人:三和密封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