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63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涉及颗粒捕集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提出的颗粒捕集器结构单一无法很好地进行过滤,同时在安装上也存在一定的不便,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件后端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后端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后端设置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后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连接件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条,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互为卡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
本技术涉及颗粒捕集器
,具体为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
技术介绍
颗粒捕捉器PDF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捕捉到的微粒排放物质随后再车辆运转过程中燃烧殆尽,它的原理是如柴油微粒过滤器喷涂上金属铂、铑、钯、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含有炭粒的黑烟,通过专门的管道进入发动机尾气微粒捕集器,经过内部设置的袋式过滤器,将炭烟微粒吸附在金属纤维毡制成的过滤器上。随着对空气质量和环境的不断重视,在对于环境的整治上也是不断的提出不同的治理手段,其中车辆的尾气排放是决定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尾气的治理使用了颗粒捕集器这一新型产物,但现有的颗粒捕集器结构单一无法很好地进行过滤,同时在安装上也存在一定的不便,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颗粒捕集器结构单一无法很好地进行过滤,同时在安装上也存在一定的不便,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件后端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后端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后端设置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后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连接件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条,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互为卡合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条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螺纹,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后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外壳外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二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一外壳内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后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外端设置有对称的第四螺纹,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五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外端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件,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内设置有对称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内设置有第一DPF,所述第三外壳内设置有第二DPF。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对称的固定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通过设置的安装条可以将整体通过第一螺纹或是第一安装孔的方式进行连接,而设置的安装块可以对固定起到加固的作用,使整体结构安装更加牢固且便于操作,设置的第三螺纹可以使第一外壳与连接件通过第二螺纹进行连接,同时设置的第四螺纹和第五螺纹可以便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连接。2、该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通过设置的固定件可以为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之间固定更加稳固,设置滑槽便于定时清洗和更换过滤网,而过滤网可以有效的分担部分较大的颗粒物,使尾气过滤效果更加,设置的第一DPF和第二DPF可以有效的对尾气排放进行过滤和优化,同时设置两个可以增加过滤的效果,排气管通过底座可以将排气管固定在结构上,同时便于拆卸和安装,可以方便进行定期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连接件;2、开口;3、第一外壳;4、第二外壳;5、第三外壳;6、排气管;7、通风口;8、安装条;9、第一螺纹;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螺纹;12、安装块;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螺纹;15、隔音层;16、连接板;17、第四螺纹;18、卡块;19、第五螺纹;20、固定件;21、滑槽;22、过滤网;23、第一DPF;24、第二DPF;25、底座;26、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连接件1,连接件1内开设有开口2,连接件1后端设置有第一外壳3,第一外壳3后端设置有第二外壳4,第二外壳4后端设置有第三外壳5,第三外壳5后端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内设置有通风口7,连接件1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条8,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互为卡合连接。进一步,两个安装条8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螺纹9,两个第一螺纹9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安装孔10,连接件1后端设置有第二螺纹11,第一外壳3外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块12,两个安装块12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二安装孔13,通过设置的安装条8可以将整体通过第一螺纹9或是第一安装孔10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设置的安装块12可以对固定起到加固的作用,使整体结构安装更加牢固且便于操作。进一步,第一外壳3内设置有第三螺纹14,第一外壳3内设置有隔音层15,第一外壳3和第二外壳4后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板16,两个连接板16外端设置有对称的第四螺纹17,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卡块18,两个卡块18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五螺纹19,通过设置的第三螺纹14可以使第一外壳3与连接件1通过第二螺纹11进行连接,设置的第四螺纹17和第五螺纹19可以便于第一外壳3与第二外壳4连接,第二外壳4与第三外壳5连接。进一步,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外端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件20,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内设置有对称的滑槽21,两个滑槽21内设置有对称的过滤网22,通过设置的固定件20可以为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之间固定更加稳固,设置滑槽21便于定时清洗和更换过滤网22,而过滤网22可以有效的分担部分较大的颗粒物,使尾气过滤效果更加。进一步,第二外壳4内设置有第一DPF23,第三外壳5内设置有第二DPF24,通过设置的第一DPF23和第二DPF24可以有效的对尾气排放进行过滤和优化,同时设置两个可以增加过滤的效果。进一步,排气管6一侧设置有底座25,底座25内设置有对称的固定螺母26,通过设置的底座25可以将排气管6固定在结构上,同时便于拆卸和安装,可以方便进行定期清洗。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可以根据需求使连接件1通过设置的安装条8可以将整体通过第一螺纹9或是第一安装孔10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好后,可以通过安装块12可以对固定起到加固的作用,使整体结构安装更加牢固且同时便于操作,后端的第一外壳3可以通过第三螺纹14和第二螺纹11与连接件1相连接,而第一外壳3则可以通过后端的第四螺纹17与第五螺纹19相连接同时使连接板16与第二外壳4的滑槽21相卡合,并取出固定件20将其连接起到稳固的作用,第二外壳4与第三外壳5安装同理,事先将过滤网22均放置在滑槽21内,过滤网22可以有效的分担部分较大的颗粒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内开设有开口(2),所述连接件(1)后端设置有第一外壳(3),所述第一外壳(3)后端设置有第二外壳(4),所述第二外壳(4)后端设置有第三外壳(5),所述第三外壳(5)后端设置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内设置有通风口(7),所述连接件(1)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条(8),所述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互为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内开设有开口(2),所述连接件(1)后端设置有第一外壳(3),所述第一外壳(3)后端设置有第二外壳(4),所述第二外壳(4)后端设置有第三外壳(5),所述第三外壳(5)后端设置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内设置有通风口(7),所述连接件(1)前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条(8),所述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和第三外壳(5)互为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条(8)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螺纹(9),两个所述第一螺纹(9)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安装孔(10),所述连接件(1)后端设置有第二螺纹(11),所述第一外壳(3)外端设置有对称的安装块(12),两个所述安装块(12)内开设有对称的第二安装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DPF结构的尾气颗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内设置有第三螺纹(1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松荣庆路海伟刘永新张超董非非李宗洲刘玉斌侯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