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53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涉及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之间设置有倒U形支柱,且倒U形支柱的U形开口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的顶面上,倒U形支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遮雨装置,遮雨装置之间设置有透明中间雨棚,且透明中间雨棚位于倒U形支柱的顶部,遮雨装置包括雨棚支架,雨棚支架为U形状,雨棚支架的U形底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倒U形支柱顶部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对遮雨装置的状态进行调节,以便提高遮风挡雨效果,减少对自行车损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
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骑自行车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可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目前在自行车使用完毕后一般都是露天放置,在雨雪等天气对自行车损害较大。也有的地方设置有车棚,但是公共场所内所使用的自行车大都是简易支撑柱和顶棚搭建而成的停车棚结构,且停车棚的结构较为轻便简洁,但是在大风雨的天气中会导致其遮风挡雨的能力不足,同时也不能够进行折叠收缩,使得当在不需要使用时占用较大的公共资源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对遮雨装置的状态进行调节,以便提高遮风挡雨效果,减少对自行车损害的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包括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之间设置有倒U形支柱,且倒U形支柱的U形开口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的顶面上,倒U形支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遮雨装置,遮雨装置之间设置有透明中间雨棚,且透明中间雨棚位于倒U形支柱的顶部,遮雨装置包括雨棚支架,雨棚支架为U形状,雨棚支架的U形底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倒U形支柱顶部的侧壁上,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均固定设置有滑杆,且滑杆的一端与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端齐平,滑杆的另一端与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内的底面齐平,滑杆的另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圈体,滑杆的两端均为外螺杆结构,且滑杆的一端活动套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滑杆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滑杆的两端直径均大于滑杆的两端之间的直径,且滑杆的两端直径相同,调节螺母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活动套设在滑杆的一端外部,转动环与固定圈体之间的滑杆外部还活动套设有若干活动圈体,活动圈体之间等距间隔设置,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内设置有防雨篷布,防雨篷布为矩形状,且防雨篷布的四角分别与固定圈体和转动环固定连接,防雨篷布的两侧分别与相应位置上的活动圈体固定连接,滑槽的底面开口上还固定设置有挡雨条,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的两端与倒U形支柱的U形开口两端侧壁之间还均设置有角度调节杆装置,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的两端还设置有加强支撑杆装置。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撑杆装置包括杆槽,杆槽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的两端顶面上,杆槽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杆槽内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便于当将遮雨装置向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方向翻转后,可利用加强支撑杆装置将遮雨装置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杆装置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的一端上呈矩阵状活动贯穿有四个带螺母的连接螺栓,竖杆的一端上呈矩阵状分布有四个连接螺栓孔,连接螺栓孔均为腰型孔,四个连接螺栓孔的圆心连线构成一个正方形,且带螺母的连接螺栓的位置与连接螺栓孔的位置相对应,四个带螺母的连接螺栓分别位于相应位置的四个连接螺栓孔内,倒U形支柱的U形开口两端侧壁上还均设置有横杆槽,横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横杆槽内,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两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竖杆固定孔,竖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连接在相应位置的竖杆固定孔内,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两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孔,第二固定螺栓孔的位于与外螺纹连接杆的位置相适配,第二固定螺栓孔位于靠近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端,且第二固定螺栓孔的直径与外螺纹连接杆的直径相适配,当将遮雨装置向左底座板和右底座板方向翻转后,此时倒U形支柱的两侧的遮雨装置之间形成倒V字形,竖杆的一端上的四个连接螺栓孔也随着遮雨装置的翻转位置发生同步变化,同时也可使用带螺母的连接螺栓穿过相应位置的连接螺栓孔内将横杆和竖杆之间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滑杆和挡雨条的长度方向均相同,便于在雨天使用时,雨水淋到防雨篷布上后,再通过防雨篷布的两侧流至滑槽内,由于滑杆的设置,使得滑槽内的雨水只能通过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的两端流出,从而可防止雨水容易流至防雨篷布的下方使车辆淋湿。优选的,所述透明中间雨棚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倒U形支柱两侧的雨棚支架的U形底部上,透明中间雨棚可对倒U形支柱与其两侧的遮雨装置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止雨水进入。优选的,所述防雨篷布的两端分别位于位置相对应的滑槽内,便于雨水淋到防雨篷布上后,再通过防雨篷布的两侧流至滑槽内,再通过雨棚支架的U形开口的两端流出,从而可防止雨水容易流至防雨篷布的下方使车辆淋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对遮雨装置的翻转折叠调节不同的位置状态,便于适用于不同的需求,提高了多种天气下使用的便捷性和多样性;(2)防雨篷布可在滑杆上进行收缩滑动,便于当不使用本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时,将横杆和竖杆取下翻转折叠雨棚支架后,再将防雨篷布进行收缩折叠,以便减少防雨篷布的损坏;(3)加强支撑杆装置的设置,可起到对遮雨装置加强固定的作用,提高了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下,遮雨装置可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易受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的第二固定螺栓孔位置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的连接螺栓孔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左底座板;2、右底座板;3、倒U形支柱;4、遮雨装置;41、雨棚支架;42、转轴;43、滑槽;44、滑杆;441、固定圈体;442、调节螺母;443、转动环;444、活动圈体;45、防雨篷布;46、挡雨条;5、透明中间雨棚;6、角度调节杆装置;61、横杆;62、竖杆;621、竖杆固定孔;63、带螺母的连接螺栓;64、连接螺栓孔;65、横杆槽;651、第一固定螺栓;66、第二固定螺栓;661、第二固定螺栓孔;7、加强支撑杆装置;71、支撑杆;72、球形铰;73、外螺纹连接杆;74、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包括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设置有倒U形支柱3,且倒U形支柱3的U形开口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的顶面上,倒U形支柱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遮雨装置4,遮雨装置4之间设置有透明中间雨棚5,且透明中间雨棚5位于倒U形支柱3的顶部,遮雨装置4包括雨棚支架41,雨棚支架41为U形状,雨棚支架41的U形底部通过转轴42铰接在倒U形支柱3顶部的侧壁上,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43,滑槽43内均固定设置有滑杆44,且滑杆44的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端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内的底面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圈体441,滑杆44的两端均为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设置有倒U形支柱(3),且倒U形支柱(3)的U形开口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的顶面上,倒U形支柱(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遮雨装置(4),遮雨装置(4)之间设置有透明中间雨棚(5),且透明中间雨棚(5)位于倒U形支柱(3)的顶部,遮雨装置(4)包括雨棚支架(41),雨棚支架(41)为U形状,雨棚支架(41)的U形底部通过转轴(42)铰接在倒U形支柱(3)顶部的侧壁上,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43),滑槽(43)内均固定设置有滑杆(44),且滑杆(44)的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端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内的底面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圈体(441),滑杆(44)的两端均为外螺杆结构,且滑杆(44)的一端活动套设有调节螺母(442),调节螺母(442)与滑杆(44)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滑杆(44)的两端直径均大于滑杆(44)的两端之间的直径,且滑杆(44)的两端直径相同,调节螺母(44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43),转动环(443)活动套设在滑杆(44)的一端外部,转动环(443)与固定圈体(441)之间的滑杆(44)外部还活动套设有若干活动圈体(444),活动圈体(444)之间等距间隔设置,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内设置有防雨篷布(45),防雨篷布(45)为矩形状,且防雨篷布(45)的四角分别与固定圈体(441)和转动环(443)固定连接,防雨篷布(45)的两侧分别与相应位置上的活动圈体(444)固定连接,滑槽(43)的底面开口上还固定设置有挡雨条(46),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的两端与倒U形支柱(3)的U形开口两端侧壁之间还均设置有角度调节杆装置(6),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的两端还设置有加强支撑杆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之间设置有倒U形支柱(3),且倒U形支柱(3)的U形开口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的顶面上,倒U形支柱(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遮雨装置(4),遮雨装置(4)之间设置有透明中间雨棚(5),且透明中间雨棚(5)位于倒U形支柱(3)的顶部,遮雨装置(4)包括雨棚支架(41),雨棚支架(41)为U形状,雨棚支架(41)的U形底部通过转轴(42)铰接在倒U形支柱(3)顶部的侧壁上,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43),滑槽(43)内均固定设置有滑杆(44),且滑杆(44)的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端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与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内的底面齐平,滑杆(44)的另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圈体(441),滑杆(44)的两端均为外螺杆结构,且滑杆(44)的一端活动套设有调节螺母(442),调节螺母(442)与滑杆(44)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滑杆(44)的两端直径均大于滑杆(44)的两端之间的直径,且滑杆(44)的两端直径相同,调节螺母(44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43),转动环(443)活动套设在滑杆(44)的一端外部,转动环(443)与固定圈体(441)之间的滑杆(44)外部还活动套设有若干活动圈体(444),活动圈体(444)之间等距间隔设置,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内设置有防雨篷布(45),防雨篷布(45)为矩形状,且防雨篷布(45)的四角分别与固定圈体(441)和转动环(443)固定连接,防雨篷布(45)的两侧分别与相应位置上的活动圈体(444)固定连接,滑槽(43)的底面开口上还固定设置有挡雨条(46),雨棚支架(41)的U形开口的两端与倒U形支柱(3)的U形开口两端侧壁之间还均设置有角度调节杆装置(6),左底座板(1)和右底座板(2)的两端还设置有加强支撑杆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欢斌宋伟杰于金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