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44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包括:顶部钢梁,沿填充墙节点长度方向延伸;上U形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钢梁下端,上U形件的开口朝下;下U形件,沿顶部钢梁长度方向延伸,下U形件的开口朝下;一体式墙体,上端与下U形件插配,下端与相应楼面基础固定连接;所述下U形件与上U形件定位插配,且下U形件上部外侧面与上U形件的上部内侧面之间预留间隙。采用一体式墙体和上、下U形件的配合,实现一体式墙体与顶部钢梁的快速装配,可有效提高填充墙节点的整体强度,而且,在顶部钢梁出现下挠变形时,在上下U形件之间预留间隙,可提供变形余量,进而有效避免下挠的顶部钢梁影响下方的一体式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建筑中,通常是利用钢结构件作为梁柱结构件,对应固定连接以形成主体框架,然后再在主体框架上安装对应楼面及墙体等结构。对于钢结构建筑来讲,根据墙体是否承力,可分为剪力墙和填充墙,剪力墙可用于承力,而填充墙则主要用于性格封隔防护,如作为隔音的隔墙或用于隔热保温的外墙体,作为填充墙的结构通常采用ALC条板,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7420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房屋的嵌入式外墙,其包括钢梁和由轻质ALC条板拼装而成的墙体,在腔体外侧设置保温层墙面,内侧设置装饰层墙面。钢梁包括竖向钢梁和横向钢梁,横向钢梁位于顶部,其下翼缘焊接连接有开口朝下的U形槽,形成墙体的ALC条板的上端卡入U形槽中,并且内,在ALC条板与U形槽交接处用发泡粘结剂进行柔性连接,ALC条板下端通过L形角钢连接件包裹,并通过楔形紧固件与下方对应的楼板固定连接。而且,在工厂预制ALC条板时,通常会在ALC条板与ALC条板对接的地方设置凹凸连接槽,以方便相邻的ALC条板拼装形成墙体。但是上述利用ALC条板拼装而形成墙体的结构使得填充墙整体强度不高,墙体整体性较低,而且,需要将各ALC条板依次与相应的U形槽插接装配,装配也较为繁琐,现场施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ALC条板与相应U形槽插接并拼装形成墙体导致填充墙体整体性不好、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包括:顶部钢梁,沿填充墙节点长度方向延伸;上U形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钢梁下端,所述上U形件的开口朝下;下U形件,沿所述顶部钢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U形件的开口朝下;一体式墙体,上端与所述下U形件插配,下端与相应楼面基础固定连接;所述下U形件与上U形件定位插配,且下U形件上部外侧面与上U形件的上部内侧面之间预留间隙。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中,采用一体式墙体和上、下U形件的配合,实现一体式墙体与顶部钢梁的快速装配,可有效提高填充墙节点的整体强度,而且,在顶部钢梁出现下挠变形时,在上下U形件之间预留间隙,可提供变形余量,进而有效避免下挠的顶部钢梁影响下方的一体式墙体。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一体式墙体为ALC预制墙体或为石膏墙体,石膏墙体由现场喷涂石膏浆料凝固成型。有益效果是:一体式墙体采用ALC预制墙体时,可在工厂预制成形,现场施工即可。当一体式墙体采用石膏墙体时,可现场整体施工,减少工厂预制环节,提高施工效率。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一体式墙体为石膏墙体时,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供相应石膏浆料附着凝固,内侧龙骨架的顶端插装入所述下U形件中并与下U形件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对于石膏墙体来讲,设置内侧龙骨架不仅可有效提高石膏墙体整体强度,也方便石膏浆料附着凝固成型。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侧龙骨架包括交错装配的横向钢构件和竖向钢构件。有益效果是:采用横向钢构件和竖向钢构件交错装配而形成的龙骨架的结构强度较高。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横向钢构件和竖向钢构件上分别设有沿钢构件自身分布的多个插孔,供喷涂形成所述石膏墙体的石膏浆料进入,并且,横向钢构件对应间隙插装在竖向钢构件的相应插孔中以形成交错节点,横向钢构件和竖向钢构件在交错节点处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在钢构件上设置插孔,在喷涂时方便石膏浆料流入,提高握裹力,进而有效提高整个石膏墙体的强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插孔为椭圆孔。有益效果是:插孔为椭圆孔,在宽度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可有效保证供石膏浆料进入的间隙尺寸。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楼面基础上通过紧固连接件固定装配有底部U形件,底部U形件沿一体式墙体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开口朝上,所述一体式墙体的下端与底部U形件定位插装,以使得一体式墙体的下端与所述楼面基础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采用底部U形件与一体式墙体底部插接,现场施工装配方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预留间隙中填充弹性材料层。有益效果是:在预留间隙中填充弹性材料层,可形成下方一体式墙体的弹性保护。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弹性材料层为岩棉保温板、聚氨酯保温板或XPS保温板。有益效果是:弹性材料采用保温板样式,不仅可起到弹性保护,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填充墙节点的保温性能。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U形件沿顶部钢梁延伸方向延伸布置或间隔分布多个。有益效果是:上U形件沿顶部钢梁延伸方向延伸,一体性较好,强度较高。上U形件沿顶部钢梁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时,可以减少结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内侧龙骨架和顶部钢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内侧龙骨架和顶部钢梁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楼面,2-底部紧固件,3-饰面层,4-石膏墙体,5-岩棉保温板,6-顶部钢梁,61-下翼缘,7-底部U形件,8-内侧龙骨架,81-竖向钢构件,82-横向钢构件,9-下U形件,10-上U形件,11-上楼面,12-内饰面层,13-外保温板层,14-内侧加强钢构件,15-外侧加强钢构件,16-XPS保温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包括:/n顶部钢梁,沿填充墙节点长度方向延伸;/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上U形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钢梁下端,所述上U形件的开口朝下;/n下U形件,沿所述顶部钢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U形件的开口朝下;/n一体式墙体,上端与所述下U形件插配,下端与相应楼面基础固定连接;/n所述下U形件与上U形件定位插配,且下U形件上部外侧面与上U形件的上部内侧面之间预留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包括:
顶部钢梁,沿填充墙节点长度方向延伸;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U形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钢梁下端,所述上U形件的开口朝下;
下U形件,沿所述顶部钢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U形件的开口朝下;
一体式墙体,上端与所述下U形件插配,下端与相应楼面基础固定连接;
所述下U形件与上U形件定位插配,且下U形件上部外侧面与上U形件的上部内侧面之间预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墙体为ALC预制墙体或为石膏墙体,石膏墙体由现场喷涂石膏浆料凝固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墙体为石膏墙体时,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供相应石膏浆料附着凝固,内侧龙骨架的顶端插装入所述下U形件中并与下U形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龙骨架包括交错装配的横向钢构件和竖向钢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填充墙节点,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鑫张航通王胜宋新利田磊张超李晓燕王英霞闫菲菲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