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及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44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及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包括:多个ALC条板,用于固定安装在相应固定基础上,以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石膏墙体,位于所述外支模墙体内侧,所述内侧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由向所述内侧龙骨架和外支模墙体喷筑石膏浆料凝固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组合外墙中,外部采用ALC条板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采用喷涂石膏形成内侧石膏墙体,在保证钢结构建筑装配率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确定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有效保证整个组合外墙的保温隔热以及隔音效果,方便适应不同场所对钢结构建筑墙体的性能要求,有利于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及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及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并制定行业标准规定装配率。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占据的比重较大,钢结构建筑是利用钢结构件作为梁、柱以形成主体框架,然后在主体框架上安装相应的楼面、墙体等结构。现有钢结构建筑中的外墙有采用ALC条板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399726U的中国技术中公开的钢结构体系外墙,其墙体主要由蒸压轻质混凝土板(即ALC条板)连接而成,ALC条板主要通过钩头螺栓固定安装,在ALC条板的内外侧面对应的依次涂覆砂浆层、腻子层及涂料层。上述钢结构建筑外墙体主要采用ALC条板,虽然可以满足钢结构建筑的装配率要求,但是由于ALC条板作为结构自保温、隔音效果有限,在一些对结构自保温隔热、隔音要求较高的低能耗建筑场所,仅依靠目前ALC条板最大厚度无法满足相应要求,影响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另外,现有的钢结构民用房屋建筑也有采用石膏浆料凝固形成墙体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836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剪力墙,该剪力墙包括龙骨系统,龙骨系统与立柱及剪刀撑固定连接,在剪刀撑的一侧或两侧布置钢网,向钢网及龙骨系统喷筑石膏浆料,在浆料凝固后形成墙体。这种石膏墙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墙体厚度,能较好满足墙体的保温隔热要求,但是其由于并非装配方式,不能满足钢结构建筑的装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ALC条板无法满足保温隔热要求较高的场所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ALC条板无法满足对保温隔热要求较高场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的技术方案是: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包括:多个ALC条板,用于固定安装在相应固定基础上,以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石膏墙体,位于所述外支模墙体内侧,所述内侧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由向所述内侧龙骨架和外支模墙体喷筑石膏浆料凝固形成。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组合外墙中,外部采用ALC条板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采用喷涂石膏形成内侧石膏墙体,在保证钢结构建筑装配率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确定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有效保证整个组合外墙的保温隔热以及隔音效果,方便适应不同场所对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节能性能要求,有利于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支模墙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包括上部钢梁,上部钢梁为工字型钢梁,上部钢梁上部用于与相应楼板固定装配,下部固定连接有上部钢结构连接件,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还包括下部钢结构连接件,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相应固定基础上,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装配相应的ALC条板,以使得所述ALC条板形成所述的外支模墙体。有益效果是:利用上部钢梁以及上部钢结构连接件、下部钢结构连接件装配固定ALC条板,装配方便,可有效保证外支模墙体的结构强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包括焊接装配在一起的角钢固定件和滑动压板,滑动压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节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装在所述调节长孔中,以使相应的ALC条板与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有益效果是:利用相应的角钢固定件和滑动压板配合,安装较为方便,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可利用滑动压板上的调节长孔来调整紧固螺栓的位置,提高适应性。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侧龙骨架包括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上分别设有沿龙骨自身分布的多个椭圆孔,使得喷涂形成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的石膏浆料进入椭圆孔中,并且,横向龙骨对应间隙插装在竖向龙骨的相应椭圆孔中以形成交错节点,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在交错节点处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对应的龙骨上设置椭圆孔,方便在喷涂时供石膏浆料流入,提高握裹力,进而有效提高组合外墙的整体强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支模墙体的内侧面涂刷界面剂。有益效果是:涂刷界面剂可有效可提高界面附着力,提高石膏浆料和ALC条板的粘结强度,防止空鼓,减缓ALC条板吸收石膏浆料中水分的速度。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的技术方案是: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节点,包括:矩形的钢架柱,沿上下方向延伸;组合外墙体,对应于所述钢架柱的相应侧面布置,所述组合外墙体布置有至少两个;各组合外墙体分别包括:多个ALC条板,用于固定安装在相应固定基础上,以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石膏墙体,位于所述外支模墙体内侧,所述内侧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由向所述内侧龙骨架和外支模墙体喷筑石膏浆料凝固形成。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组合外墙节点中,相应外墙体采用组合结构,外部采用ALC条板形成外支模墙体,内侧采用喷涂石膏形成内侧石膏墙体,在保证钢结构建筑装配率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确定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有效保证整个组合外墙的保温隔热以及隔音效果,方便适应不同场所对钢结构建筑墙体的性能要求,有利于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支模墙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组合外墙体包括上部钢梁,上部钢梁为工字型钢梁,上部钢梁上部用于与相应楼板固定装配,下部固定连接有上部钢结构连接件,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还包括下部钢结构连接件,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相应固定基础上,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装配相应的ALC条板,以使得所述ALC条板形成所述的外支模墙体。有益效果是:利用上部钢梁以及上部钢结构连接件、下部钢结构连接件装配固定ALC条板,装配方便,可有效保证外支模墙体的结构强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包括焊接装配在一起的角钢固定件和滑动压板,滑动压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节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装在所述调节长孔中,以使相应的ALC条板与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有益效果是:利用相应的角钢固定件和滑动压板配合,安装较为方便,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可利用滑动压板上的调节长孔来调整紧固螺栓的位置,提高适应性。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侧龙骨架包括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上分别设有沿龙骨自身分布的多个椭圆孔,使得喷涂形成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的石膏浆料进入椭圆孔中,并且,横向龙骨对应间隙插装在竖向龙骨的相应椭圆孔中以形成交错节点,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在交错节点处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对应的龙骨上设置椭圆孔,方便在喷涂时供石膏浆料流入,提高握裹力,进而有效提高组合外墙的整体强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支模墙体的内侧面涂刷界面剂。...

【技术保护点】
1.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ALC条板,用于固定安装在相应固定基础上,以形成外支模墙体,/n内侧石膏墙体,位于所述外支模墙体内侧,所述内侧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由向所述内侧龙骨架和外支模墙体喷筑石膏浆料凝固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ALC条板,用于固定安装在相应固定基础上,以形成外支模墙体,
内侧石膏墙体,位于所述外支模墙体内侧,所述内侧石膏墙体内部设置内侧龙骨架,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由向所述内侧龙骨架和外支模墙体喷筑石膏浆料凝固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模墙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内侧石膏墙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包括上部钢梁,上部钢梁为工字型钢梁,上部钢梁上部用于与相应楼板固定装配,下部固定连接有上部钢结构连接件,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还包括下部钢结构连接件,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安装于相应固定基础上,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装配相应的ALC条板,以使得所述ALC条板形成所述的外支模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分别包括焊接装配在一起的角钢固定件和滑动压板,滑动压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节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装在所述调节长孔中,以使相应的ALC条板与所述上部钢结构连接件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件固定装配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建筑组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龙骨架包括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鑫张航通宋新利田磊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