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机构及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03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举升机构及搬运车。一种举升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连杆单元及丝杆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丝杆单元与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连杆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丝杆单元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杆单元运动,所述连杆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支撑板及所述丝杆单元相对所述底座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连杆单元运动,以使支撑板平稳升降,避免发生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升机构及搬运车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
,特别是涉及举升机构及搬运车。
技术介绍
搬运车为搬运货物作用的物流搬运设备,分为手动、半电动及全电动搬运车。搬运车通常包括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及支撑板,通过升降组件实现支撑板的升降。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使用剪刀叉式结构作为升降组件,剪刀叉结构在升降支撑板时存在翻转力矩,影响升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举升机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举升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连杆单元及丝杆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丝杆单元与所述连杆单元连接,所述连杆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丝杆单元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杆单元运动,所述连杆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支撑板及所述丝杆单元相对所述底座升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丝杆单元运动,所述丝杆单元推动所述连杆单元运动,能够避免使用剪刀叉结构的升降组件,在推举的过程中,对于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点发生轴向移动,容易使支撑板发生翻转,而所述连杆单元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对所述支撑板的支撑点不发生轴向位移,以避免支撑板发生翻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螺母座及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座至少为两个,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丝杆上设有轴肩,至少一个所述螺母座能够在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轴肩之间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轴肩能够保证所述螺母座的合理行程,防止升举过程中发生侧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单元包括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支撑轴,所述螺母座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座带动所述第一摆臂及所述第二摆臂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升举的过程中,所述螺母座因所述丝杆旋转而移动,带动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移动,从而抬升整个所述连杆举升单元及第一驱动单元,而所述螺母座的移动,带动第二摆臂的一端移动,从而进一步抬升所述支撑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及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减速器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转速和输出力矩,保护第一驱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单元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丝杆单元位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第一同步带轮,所述减速器与其中一个丝杆单元固定连接,并与另一个丝杆单元通过第一同步带轮传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感应片,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行程控制组件,所述行程控制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行程控制组件能够感应所述感应片,以控制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行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行程控制组件感应到所述感应片时,控制升举过程或者下降过程停止,以防止升降过度。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搬运车,包括回转机构及举升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安装于所述举升机构上,所述举升机构采用上述举升机构。可以理解的是,在装载货物的过程中,回转机构上装载货物,回转机构能够实现货物不动,所述搬运车转向行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回转机构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蜗杆连接,以驱动所述蜗杆旋转,并带动所述蜗轮旋转。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蜗轮蜗杆的方式,能够减小所述搬运车的尺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举升机构,该举升机构通过设置连杆单元、丝杆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实现升降,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丝杆单元运动,所述丝杆单元推拉所述连杆单元,避免支撑板发生翻转,提高升降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举升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举升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搬运车的立体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00、搬运车;10、举升机构;11、底座;12、支撑板;121、感应片;13、升降组件;131、第一驱动单元;1311、固定板;1312、第一驱动件;1313、减速器;1314、第一同步带轮;1314a、第一从动轮;1314b、第一传动带;132、丝杆单元;1321、螺母座;1322、丝杆;1322a、限位部;1322b、轴肩;14、支撑轴;15、行程控制组件;151、导向座;1511、导向槽;152、第一行程开关;153、第二行程开关;133、连杆单元;1331、第一摆臂;1332、第二摆臂;20、回转机构;21、蜗轮;22、蜗杆;23、第二驱动单元;231、第二驱动件;232、第二同步带轮;2321、第二主动轮;2322、第二从动轮;2323、第二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车100,用于搬运货物,可以是自动/手动叉车、堆垛车等。在本实施例中,该搬运车100为AGV搬运车。具体地,搬运车100包括举升机构10及回转机构20,回转机构20安装在举升机构10上,举升机构10能够将回转机构20进行升降。请参见图1及图2,举升机构10包括底座11、支撑板12及升降组件13,升降组件13安装在底座11上,支撑板12安装在升降组件13上,升降组件13能够带动支撑板12升降。具体地,升降组件13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31、丝杆单元132及连杆单元13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机构,包括底座(11)、支撑板(12)及升降组件(13),所述升降组件(13)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支撑板(12)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13)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3)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31)、连杆单元(133)及丝杆单元(13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与所述丝杆单元(13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单元(132)与所述连杆单元(133)连接;所述连杆单元(13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驱动所述丝杆单元(132)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杆单元(133)运动,所述连杆单元(133)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支撑板(12)及所述丝杆单元(132)相对所述底座(11)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机构,包括底座(11)、支撑板(12)及升降组件(13),所述升降组件(13)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支撑板(12)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13)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3)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31)、连杆单元(133)及丝杆单元(13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与所述丝杆单元(13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单元(132)与所述连杆单元(133)连接;所述连杆单元(13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驱动所述丝杆单元(132)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杆单元(133)运动,所述连杆单元(133)能够将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支撑板(12)及所述丝杆单元(132)相对所述底座(11)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单元(132)包括至少两个螺母座(1321)及丝杆(1322),所述丝杆(1322)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3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322)上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座(1321)与所述丝杆(132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2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1322a),所述丝杆(1322)上设有轴肩(1322b),至少一个所述螺母座(1321)能够在所述限位部(1322a)及所述轴肩(1322b)之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单元(133)包括第一摆臂(1331)及第二摆臂(1332),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支撑轴(14),所述螺母座(1321)固定在支撑轴(14)上,所述第一摆臂(133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轴(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13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轴(1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章建斌穆方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