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99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包括双层受力结构框,双层受力结构框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横杆和至少一根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横杆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可拆式结合,所述固定横杆焊接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顶部,所述固定横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葫芦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搬运重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节省搬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的移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重物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房屋的加固是在已有建筑物的室内或者紧贴房屋室外进行加固施工,施工场地受到严重的限制,常规的设备不适用,因此较大的加固材料如水泥锚杆静压桩等总量大且施工过程不允许停止较长时间的材料已经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成本。目前加固施工过程中的锚杆静压桩主要用人工搬运,不仅耗费很大的人工,而且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能够快速搬运重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节省搬运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包括双层受力结构框,双层受力结构框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横杆和至少一根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横杆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可拆式结合,所述固定横杆焊接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顶部,所述固定横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葫芦挂钩。葫芦挂钩可以是电动葫芦也可以是手动葫芦,可以对需要搬运的重物实现起吊。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包括侧框和背框,侧框连接在背框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背框包括至少两根立杆和至少三根横梁,三根横梁,沿立杆纵向等间距布置,从而形成双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侧框连接在背框两侧,并与背框共用一侧立杆,所述侧框还包括至少一根外侧立杆和至少三根横梁,所述侧框的横梁与所述背框的横梁高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侧框的底部横梁上成对且对称地安装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横杆焊接在侧框的顶部横梁上,且垂直于侧框的顶部横梁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横杆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结合方式为,所述活动横杆的两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侧框中间的横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利用一个简易的两层钢结构框架结构作为主要受力结构,并在其底部通过轴承安装车轮,实现轻松移动;在整个框架的顶部焊接钢横杆,用于悬挂手动或者电动葫芦,实现重物的提升,当重物提升到一层框架横梁处时,插入两根活动横杆,然后葫芦退出工作;本技术可以实现重物的快速移动与输送,保障施工的顺利快速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中标号:双层受力结构框1,侧框11,背框12,滚轮13,固定横杆2,活动横杆3,立杆4,横梁5,葫芦挂钩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的详细阐述,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包括双层受力结构框1,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1包括侧框11和背框12,侧框11连接在背框12两侧,所述背框12包括至少两根立杆4和至少三根横梁5,三根横梁5沿立杆4纵向等间距布置,横梁5的两端与立杆4焊接固定,从而形成如图所示的双层结构。所述侧框11连接在背框12两侧,并与背框12共用一侧立杆,所述侧框11还包括至少一根外侧立杆4和至少三根横梁5,所述侧框11的横梁与所述背框12的横梁高度一致,形成整体上的双层结构。双层受力结构框1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横杆2和至少一根活动横杆3,所述活动横杆3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1可拆式结合,所述活动横杆3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1的结合方式为,所述活动横杆3的两端可以根据需要被拆下或者分别搁置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侧框中间的横梁上,形成中间层的隔挡。所述侧框11的底部横梁上成对且对称地安装有滚轮13,为了保证推行的稳定性,应尽量保证滚轮13沿底部横梁对称布置且相对来说靠近前后两侧一些。所述固定横杆2焊接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1的顶部,具体地说,所述固定横杆2焊接在侧框11的顶部横梁上,且垂直于侧框11的顶部横梁布置,所述固定横杆2上设有至少一个葫芦挂钩6,葫芦挂钩6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主要是用于起吊重物,葫芦挂钩6可以挂住需要移动的重物或者设备,将其提升至中间层的位置,然后在适当位置放入活动横杆3形成隔挡(由于移动物件通常体积较大,所以一般只需要两根活动横杆3形成隔挡即可,实践中,活动横杆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松开葫芦挂钩6,推动双层受力结构框1,将重物或设备推行至所需位置,再用葫芦挂钩6吊起重物,撤去活动横杆3,释放重物。本技术的结构框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底盘,所以可以自由地释放或者提起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双层受力结构框,双层受力结构框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横杆和至少一根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横杆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可拆式结合,所述固定横杆焊接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顶部,所述固定横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葫芦挂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双层受力结构框,双层受力结构框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横杆和至少一根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横杆与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可拆式结合,所述固定横杆焊接在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的顶部,所述固定横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葫芦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双层受力结构框包括侧框和背框,侧框连接在背框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背框包括至少两根立杆和至少三根横梁,三根横梁,沿立杆纵向等间距布置,从而形成双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晓红李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邦科特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