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5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底座上左右端前后贯穿活动设置有支撑轴,两组所述支撑侧板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座左右侧中部均开设有滑动凹槽,两组所述支撑侧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应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在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节时,通过拉动拉块带动钢绳一,进而使左右侧的插板脱离插孔,进行正常的升降调节,在升降调节好后,通过松开拉块,弹簧带动活动块使插板复位进入对应的插孔,使支撑座被固定,在升降机构损坏时,支撑座不会向下坠落,不会影响到使用人员继续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吊架大量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装饰施工中,建筑吊架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建筑安装吊架各式各样,为了满足建筑安装作业人员的需求建筑安装吊架也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而现有的建筑吊架大多采用底部的升降机构对在载人的支撑座进行升降控制,当底部的升降机构出现问题,会导致支撑人的支撑座快速坠落,造成安全事故,使用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底座上左右端前后贯穿活动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轴前后侧外壁均固定套设有滚轮,且滚轮位于底座外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均焊接有支撑侧板,两组所述支撑侧板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左右侧中部均开设有滑动凹槽,且滑动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两组所述支撑侧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应急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固定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滑动凹槽内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支撑侧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板,两组所述支撑侧板相对一侧均匀开设有与插板匹配的插孔,左右侧所述活动块相对一侧前后端均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滑动凹槽槽底固定,所述活动块远离插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钢绳一,所述支撑座顶部中央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槽口处设置有相匹配的盖体,T形槽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左侧所述钢绳一贯穿左侧滑动凹槽槽底延伸至T形槽内并贯穿连接板底部中央,右侧所述钢绳一贯穿右侧滑动凹槽槽底延伸至T形槽内并贯穿连接板底部中央,且左右侧所述钢绳一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块,且拉块贴合设置在连接板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机构包括固定在两组支撑侧板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右侧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且减速器输出端设置有转杆,且转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左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外壁左右端均套设有绞盘,且绞盘上缠绕设置有钢绳二,且钢绳二底端贯穿壳体底部并固定设置有钩体,且支撑座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与钩体配合的固定环。进一步地,右侧所述支撑轴外壁前后端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筒,且固定筒位于滚轮和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前后侧外壁右端均焊接有镶块,且镶块位于右侧所述支撑轴的右方,前后侧所述镶块上横向插接有插杆,且插杆靠近固定筒的一侧焊接有插块,且固定筒外壁环形阵列开设有与插块匹配的插槽。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中部均螺纹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支撑块,且底座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块匹配的支撑槽。进一步地,所述应急机构顶部通过支架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左侧所述支撑侧板的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电控箱,且电控箱内设置有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在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节时,通过拉动拉块带动钢绳一,进而使左右侧的插板脱离插孔,进行正常的升降调节,在升降调节好后,通过松开拉块,弹簧带动活动块使插板复位进入对应的插孔,使支撑座被固定,在升降机构损坏时,支撑座不会向下坠落,不会影响到使用人员继续进行工作;2)本技术设置有应急机构,在升降机构损坏时,可通过驱动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配合带动转杆,进而使绞盘放卷钢绳二,通过钩体和固定环使钢绳二与支撑座连接,进而可通过应急机构进行临时的升降驱动作业,使该吊架使用安全性更高,具有后备升降机构的作用;3)本技术移动到指定地点后,通过插杆、插块和固定筒上的插槽配合固定住滚轮,进而使底座无法移动,再把螺杆向下拧,使得螺杆的底端的支撑块与地面贴合连接,进一步对底座进行固定,给高空作业的工人提供稳固的平台,同时采用太阳能发电板,能够利用光照进行发电,且所发电能够给吊架提供电能,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侧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轴;3、滚轮;4、固定筒;5、镶块;6、插杆;7、螺杆;8、支撑侧板;81、插孔;9、升降机构;10、支撑座固定机构;101、活动块;102、插板;103、弹簧;104、钢绳一;105、连接板;11、支撑座;12、应急机构;121、壳体;122、伺服电机;123、转杆;124、绞盘;125、钢绳二;13、太阳能发电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9和太阳能发电板13,底座1、升降机构9和太阳能发电板13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在此不另做详述;请参阅图1和图4,底座1上左右端前后贯穿活动设置有支撑轴2,且支撑轴2前后侧外壁均固定套设有滚轮3,且滚轮3位于底座1外侧,支撑轴2与底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使支撑轴2不会前后移动,滚轮3用于该装置进行移动;请参阅图1,底座1顶部左右侧均焊接有支撑侧板8,支撑侧板8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请参阅图1和图3,两组支撑侧板8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左右侧外壁的前后端均焊接有导向滑块(图中未示出),两组支撑侧板8相对一侧均竖向设置有与导向滑块匹配的导向滑槽,导向滑槽位于插孔81外侧,保证支撑座11移动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支撑座11底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9,且升降机构9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机构9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包括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液压缸、气缸和液压千斤顶等,这些升降机构9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选用,在此不另作详述;请参阅图1,支撑座11左右侧中部均开设有滑动凹槽,且滑动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10,支撑座固定机构10用于在升降至指定位置后对支撑座11进行固定,进而使底部的升降机构9损坏时,支撑座11不会向下坠落;请参阅图1,两组支撑侧板8顶部固定设置有应急机构12,应急机构12用于在底部的升降机构9损坏时,可通过应急机构12来控制支撑座11的升降。如图1-图3所示:支撑座固定机构10包括活动设置在滑动凹槽内的活动块101,活动块101前后侧均焊接有导向滑块,且滑动凹槽前后侧内壁均横向开设有与导向滑块匹配的导向滑槽,采用导向滑块和导向滑槽的配合一方面保证活动块101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9)和太阳能发电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左右端前后贯穿活动设置有支撑轴(2),且支撑轴(2)前后侧外壁均固定套设有滚轮(3),且滚轮(3)位于底座(1)外侧,所述底座(1)顶部左右侧均焊接有支撑侧板(8),两组所述支撑侧板(8)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底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9),且升降机构(9)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1)左右侧中部均开设有滑动凹槽,且滑动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10),两组所述支撑侧板(8)顶部固定设置有应急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9)和太阳能发电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左右端前后贯穿活动设置有支撑轴(2),且支撑轴(2)前后侧外壁均固定套设有滚轮(3),且滚轮(3)位于底座(1)外侧,所述底座(1)顶部左右侧均焊接有支撑侧板(8),两组所述支撑侧板(8)之间滑动设置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底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9),且升降机构(9)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1)左右侧中部均开设有滑动凹槽,且滑动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固定机构(10),两组所述支撑侧板(8)顶部固定设置有应急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固定机构(10)包括活动设置在滑动凹槽内的活动块(101),所述活动块(101)靠近支撑侧板(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板(102),两组所述支撑侧板(8)相对一侧均匀开设有与插板(102)匹配的插孔(81),左右侧所述活动块(101)相对一侧前后端均设置有弹簧(103),且弹簧(103)另一端与滑动凹槽槽底固定,所述活动块(101)远离插板(102)的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钢绳一(104),所述支撑座(11)顶部中央开设有T形槽,且T形槽槽口处设置有相匹配的盖体,T形槽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05),左侧所述钢绳一(104)贯穿左侧滑动凹槽槽底延伸至T形槽内并贯穿连接板(105)底部中央,右侧所述钢绳一(104)贯穿右侧滑动凹槽槽底延伸至T形槽内并贯穿连接板(105)底部中央,且左右侧所述钢绳一(104)远离活动块(1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块,且拉块贴合设置在连接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