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840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6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正极活性物质55‑65%、粘结剂1‑3%、导电剂1‑3%、溶剂35‑45%;所述粘接剂为两款PVDF粘结剂的混合物增加极片粘接力,CNT与导电炭黑共同作为导电剂。该浆料制备方法采用夹心式方法,将导电剂、粘结剂放在正极活性物质中间,进行干混;先加入CNT导电剂浆料得到初级浆料;然后加入溶剂得到高固含量浆料,最后加溶剂得到所需浆料,制备过程中每步严格控制搅拌速度(包含公转和自转线速度)、真空度、搅拌温度;得到的浆料具有分散性好、稳定性佳、无凝胶现象;同时浆料固含量高,(NMP)用量降低,既节约的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体系来说,限制性能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导电性能,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不足直接限制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需要加入适宜的导电剂提升材料的导电性,构建导电网络,为电子传输提供快速通道,保证活性物质得到充分利用。碳纳米管优良的导电性和较大的长径决定了其很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极材料导电剂。由于碳纳米管一方面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属于纳米级一维材料,长径比一般都在103以上,相互之间更容易搭接、形成导电网络。碳纳米应用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制作,可以弥补磷酸铁锂材料的缺陷。传统的方法是将炭黑作为活性物质,但炭黑和活性物质间为点点接触,可以渗入活性物质的颗粒间,增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但是却难以使活性物质被完全覆盖,即使继续增加石墨烯的添加量也难以完全利用活性物质,还会造成Li离子扩散困难,使电极性能下降。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同时使用,可形成点与点,点与线的接触,可以在活性物质间穿插形成网状结构,不仅增加导电性,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正极活性物质55-65%、粘结剂1-3%、导电剂1-3%、溶剂35-45%;/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材料;/n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粘结剂为两种PVDF的混合物;/n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所述导电剂为CNT与SP的混合物,质量比1:2-2:1;/n所述正极浆料的粘度为8000-12000mPa.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正极活性物质55-65%、粘结剂1-3%、导电剂1-3%、溶剂35-45%;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材料;
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粘结剂为两种PVDF的混合物;
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所述导电剂为CNT与SP的混合物,质量比1:2-2:1;
所述正极浆料的粘度为8000-120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电池粘结剂HSV900和电池粘结剂solef5130的混合物,电池粘结剂HSV900:电池粘结剂solef5130,质量比为2:1-4:1。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总量1/2的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SP导电剂、余下的1/2的正极活性物质按照顺序依次加入搅拌罐中,高速分散,搅拌机在公转15-30rPm,自转线速度2-5m/s下搅拌0.5-1h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CNT导电剂浆料;
搅拌机在公转15-40rpm,自转线速度5-10m/s下搅拌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马可刘勇张宝华孙光忠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