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发光显示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8839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发光显示设备,在将发光器件的层级结构倒置后,在反射阴极层和发光层之间增设了透明阴极层,能够增加发光层到达反射阴极层的光学距离,这样可以确保发光器件的微腔结构在倒置后与在倒置前相比基本不会改变,从而改善或避免光子在发光器件内部移动时互相削弱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光子尽可能多地从发光器件内射出,从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和电流效率。此外,通过增设透明阴极层而不是通过增加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来增加发光层到达反射阴极层的光学距离,能够避免对发光器件施加更高的电压以确保外量子效率。如此,可以确保倒置的发光器件的工作性能与正置的发光器件的工作性能几乎没有差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发光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发光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相较于正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器件,倒置OLED器件能够使得迁移率性能较佳的n型薄膜晶体管应用于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的像素电路中。然而,在使用倒置OLED器件时,倒置OLED器件的工作性能相较于正置OLED器件可能会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发光显示设备,通过对倒置的发光器件的微腔结构进行改进,可以确保倒置的发光器件在使用时的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器件(100),包括:基板(1);反射阴极层(22),所述反射阴极层(22)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透明阴极层(3),所述透明阴极层(3)设置于所述反射阴极层(22)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n反射阴极层(22),所述反射阴极层(22)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n透明阴极层(3),所述透明阴极层(3)设置于所述反射阴极层(22)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n发光层(5),所述发光层(5)设置于所述透明阴极层(3)远离所述反射阴极层(22)的一侧;/n阳极层(61),所述阳极层(61)设置于所述发光层(5)远离所述透明阴极层(3)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
反射阴极层(22),所述反射阴极层(22)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
透明阴极层(3),所述透明阴极层(3)设置于所述反射阴极层(22)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侧;
发光层(5),所述发光层(5)设置于所述透明阴极层(3)远离所述反射阴极层(22)的一侧;
阳极层(61),所述阳极层(61)设置于所述发光层(5)远离所述透明阴极层(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阴极层(3)的厚度为n为正整数,λ为所述发光器件(100)所发出的对应颜色的光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阴极层(3)的厚度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5)包括第一辅助发光层(51)、发光材料层(52)和第二辅助发光层(53);
所述第一辅助发光层(51)设置于所述透明阴极层(3)远离所述反射阴极层(22)的一侧;
所述发光材料层(52)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发光层(51)远离所述透明阴极层(3)的一侧;
所述第二辅助发光层(53)设置于所述发光材料层(52)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发光层(51)的一侧;
所述阳极层(61)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发光层(53)远离所述发光材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伟颜志敏苏圣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