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地,涉及包括多个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最近,作为影像显示装置,正在大力进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的开发。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等不同,是通过使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再结合,从而在发光层使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发光而实现显示的所谓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在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应用到显示装置时,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低驱动电压化、高发光效率化以及长寿命化,并且持续地需要开发能够稳定地实现这些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尤其是,最近为了实现高发光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正在开发针对利用双重发光层而包括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双重发光层的技术,并且正在进行针对用于各个发光层的材料的组合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表现出优秀的寿命特性和优秀的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和包含蒽系化合物的第一掺杂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由下述化学式H-1表示的第二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剂不同且包含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彼此相邻。[化学式H-1]在所述化学式H-1中,Ar1至Ar3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n第一电极;/n第二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n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n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和包含蒽系化合物的第一掺杂剂,/n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由下述化学式H-1表示的第二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剂不同且包含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第二掺杂剂,/n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彼此相邻:/n[化学式H-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KR 10-2019-0120713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
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和包含蒽系化合物的第一掺杂剂,
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由下述化学式H-1表示的第二主体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剂不同且包含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第二掺杂剂,
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彼此相邻:
[化学式H-1]
在所述化学式H-1中,
Ar1至Ar3分别独立地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芳基,L为直接结合、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甲硅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硼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30以下的亚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亚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亚芳基,
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重氢原子、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甲硅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氧化膦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30以下的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环,
a至c分别独立地为0以上2以下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由下述化学式H-1a表示:
[化学式H-1a]
在所述化学式H-1a中,Ar3、R1、R2、L以及a至c与在所述化学式H-1中定义的内容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掺杂剂由下述化学式D-1表示:
[化学式D-1]
在所述化学式D-1中,
R11至R18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重氢原子、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胺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30以下的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芳基,
L11及L12分别独立地为直接结合、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胺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甲硅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硼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30以下的亚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亚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亚芳基,
Ar11和Ar12分别独立地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30以下的烯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甲硅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硒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胺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以上60以下的芳基或者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2以上60以下的杂芳基,
m和n分别独立地为0以上3以下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掺杂剂由下述化学式D-1a、化学式D-1b或者化学式D-1c表示:
[化学式D-1a]
[化学式D-1b]
[化学式D-1c]
在所述化学式D-1a、化学式D-1b以及化学式D-1c中,Ar11、Ar12、R11至R18、m和n与在化学式D-1中定义的内容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二掺杂剂包括铱、铂、钯或者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低三重态激发能级为2.0eV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厚度为1nm以上10n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二发光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相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掺杂剂包括表示于下述化合物群1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
[化合物群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惠媛,內城强,朴润智,裵晟洙,李东赞,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