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外侧连接有车身外壳;所述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设有蜂窝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增加蜂窝支撑板,目的提高车身前部耐撞性性能,同时增加蜂窝支撑板不影响传统车身件的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成本低;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蜂窝支撑板是设置在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内的,并且设定范围可以控制,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蜂窝支撑板可以弥补碰撞中车身结构件设计中局部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多,城市高架路不断建设,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也不断增加,再加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分离不明显,行人乱穿马路等实际道路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之首。在多种形式的交通事故中,前部碰撞占比较大,所以为了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对车体前部进行优化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吸能效率高,工艺简单的新型汽车车身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外侧连接有车身外壳;所述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设有蜂窝支撑板。所述蜂窝支撑板由蜂窝铝制成。所述蜂窝支撑板与车身外壳通过铆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蜂窝支撑板包括多个单体连接柱,单体连接柱上设有截面呈六边形的六棱柱槽;相邻单体连接柱间固定连接。每个单体连接柱端部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单体连接柱远离车身外壳一端上的支撑翻边;所述支撑翻边向六棱柱槽中心延伸。所述支撑翻边连接有桥接翻边,所述桥接翻边一端与支撑翻边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六棱柱内部与六棱柱槽内壁相贴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本技术通过在传统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增加蜂窝支撑板,目的提高车身前部耐撞性性能,同时增加蜂窝支撑板不影响传统车身件的使用,所以本技术的设计成本低;另外,本技术公开的蜂窝支撑板是设置在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内的,并且设定范围可以控制,所以本技术设置蜂窝支撑板可以弥补碰撞中车身结构件设计中局部的不足。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与车身外壳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单体连接柱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身外壳,2、蜂窝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所述车体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外侧连接有车身外壳1;所述车身外壳1与车体之间设有蜂窝支撑板2;本技术蜂窝支撑板2设置在车身外壳1与车体的间隙处,基本不改变车身原有结构,当然特定位置可以使用本技术代替原有部件,例如前防撞梁;本技术蜂窝支撑板2由蜂窝铝制成;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可以提高车身前部耐撞性性能,同时增加蜂窝支撑板2不影响传统车身件的使用,所以本技术的设计成本低;另外,本技术公开的蜂窝支撑板2是设置在车身外壳1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内的,并且设定范围可以控制,所以本技术设置蜂窝支撑板2可以弥补碰撞中车身结构件设计中局部的不足。作用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蜂窝支撑板2与车身外壳1通过铆接的方式相连接;这里铆接方式更为简单和方便,当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胶接或者螺栓连接,具有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技术采用铆接的方式,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同时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作用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蜂窝支撑板2包括多个单体连接柱21,单体连接柱21上设有截面呈六边形的六棱柱槽22;相邻单体连接柱21间固定连接;本技术中蜂窝支撑板2主体是由多个单体连接柱21拼接而成的,另外本技术中六棱柱槽22贯穿单体连接柱21设置,单体连接柱21上六棱柱槽22贯穿设置,可以起到减重作用,同时还能避免水液的残存。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每个单体连接柱21端部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单体连接柱21远离车身外壳1一端上的支撑翻边211;所述支撑翻边211向六棱柱槽22中心延伸;支撑翻边211的设置,增加了蜂窝支撑板2与车体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蜂窝支撑板2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本技术中所述支撑翻边211连接有桥接翻边212,所述桥接翻边212一端与支撑翻边211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六棱柱内部与六棱柱槽22内壁相贴合;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每个单体连接柱21的强度,进而增加蜂窝支撑板2的整体强度。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外侧连接有车身外壳;所述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设有蜂窝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外侧连接有车身外壳;所述车身外壳与车体之间设有蜂窝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支撑板由蜂窝铝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支撑板与车身外壳通过铆接的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支撑板包括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红李淑慧李平曾婷李文平涂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