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829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屏蔽厂房、安全壳、以及隔热件,所述屏蔽厂房包围在所述安全壳外,在两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道,所述屏蔽厂房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空气流道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连通;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空气流道内,并沿屏蔽厂房周向分布,所述隔热件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安全壳、所述屏蔽厂房相对,以削弱安全壳与屏蔽厂房之间的辐射换热,防止屏蔽厂房温升过高,确保屏蔽厂房的结构完整性,并提高所述空气流道中的空气的带热能力,确保安全壳内的温度、压力处于较低值,提高安全壳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
,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是当发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失水事故或主蒸汽管道破裂等事故后通过自然力(如自然循环、自然对流和重力)驱动导出安全壳内的热量的系统,以确保安全壳结构的完整性。目前,核电厂设计中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冷却方式包括水冷却、空气冷却、以及水冷却和空气冷却结合的方式。其中,采用水冷却和空气冷却结合方式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通常是利用钢制安全壳作为导热体,并在安全壳外部设置混凝土屏蔽厂房进行防护,比如:西屋AP1000采用钢制安全壳顶部淋水加空气冷却的方案,外部设置混凝土屏蔽厂房,当水箱的水排空后完全依靠空气对流冷却导出后期的衰变热;NuScale反应堆是将钢制安全壳浸没于水池中,当水池水位下降时可利用空气冷却导出余热。然而,对于仅依靠空气冷却进行导热的方式,由于空气的换热系数远低于水,且钢制安全壳的换热表面的面积有限,其热量导出能力有限,难以及时导出安全壳内的热量。并且,当反应堆堆芯衰变热较大时,事故后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厂房(1)、安全壳(2)、以及隔热件(4),/n所述屏蔽厂房包围在所述安全壳外,在两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道(3),所述屏蔽厂房上设有空气入口(5)和空气出口(6),所述空气流道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连通;/n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空气流道内,并沿屏蔽厂房周向分布,所述隔热件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安全壳、所述屏蔽厂房相对,以削弱安全壳与屏蔽厂房之间的辐射换热,并提高所述空气流道中的空气的带热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厂房(1)、安全壳(2)、以及隔热件(4),
所述屏蔽厂房包围在所述安全壳外,在两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道(3),所述屏蔽厂房上设有空气入口(5)和空气出口(6),所述空气流道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连通;
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空气流道内,并沿屏蔽厂房周向分布,所述隔热件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安全壳、所述屏蔽厂房相对,以削弱安全壳与屏蔽厂房之间的辐射换热,并提高所述空气流道中的空气的带热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环状,其罩设在所述安全壳外,且所述隔热板的侧面顶部与所述屏蔽厂房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屏蔽厂房的距离小于隔热板与所述安全壳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多个,多个隔热板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屏蔽厂房之间,且各隔热板之间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涛杨长江孙燕宇马秀歌黄树亮周喆陈巧艳王世民李云屹刘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