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事故后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后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技术介绍
密闭的安全壳是核电厂发生事故时,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重要屏障。通常情况下,发生事故后安全壳将被隔离,成为封闭空间,而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压力全由安全壳结构承受。这种设计需要安全壳具有较大的自由容积和壳体厚度,也需要配套的事故后安全壳降压及热导出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事故后,核电厂密闭的安全壳的核心问题是反应堆余热的导出,如果失去余热导出机制,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会持续上升,直至安全壳破裂。对于事故后反应堆余热导出问题,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些热量导出系统。具体地,第二代核电技术(M310)及欧洲第三代核电技术(EPR)主要采取能动手段;第三代核电系统多具有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CCS),如:ACP1000-PCS、AP600&1000-PCS、ABWRII-PCCS、AHWR-PCCS、ESBWR-PCCS、SWR1000-PCCS、WWER640-PCCS及WWER1000-PCC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事故后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安全壳包括内壳和外壳,且安全壳内壳与安全壳外壳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导出系统包括:/n若干浸湿体,其设置在通风通道竖向中段的安全壳外壳内壁上,所述浸湿体上设有雾气出口且内部含水;以及,/n若干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每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均与一浸湿体对应,并被对应的浸湿体包覆,用于将来自对应浸湿体的水雾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事故后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安全壳包括内壳和外壳,且安全壳内壳与安全壳外壳之间形成有通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导出系统包括:
若干浸湿体,其设置在通风通道竖向中段的安全壳外壳内壁上,所述浸湿体上设有雾气出口且内部含水;以及,
若干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每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均与一浸湿体对应,并被对应的浸湿体包覆,用于将来自对应浸湿体的水雾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导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按照雾化液滴直径不同分为两类,每一类均对应若干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其中一类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的雾化液滴直径为1-5μm,另一类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的雾化液滴直径为10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量导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通风通道相对较高标高处设置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中,液滴雾化目标为100-500μm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所占比例较多,而液滴雾化目标为1-5μm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所占比例较少;
在通风通道相对较低标高处设置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中,液滴雾化目标为100-500μm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所占比例较少,而液滴雾化目标为1-5μm的半浸式超声波振荡器所占比例较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导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浸式超声振荡器的供电线路与核电厂1E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王长东,李云屹,元一单,贾凝晰,王洪亮,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