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2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所述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包括:避撞功能箱,所述避撞功能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避撞功能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转动槽中通过延伸杆转动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具有通过照明灯为司机在夜晚、雾天等视线昏暗的情况下,提供了充足的视野,同时也为行人夜晚过马路提供了照明,同时警示灯的提示了解到是否有行人过马路,便于司机及时刹车,避免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路协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简称车路协同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最新发展方向。2020年9月,由百度Apollo支持建设的中国首条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G5517长常北线高速长益段正式通车,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行人与非机动车直行有风险,车主右转有困惑,二者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有红绿灯十字路口的发展而存在至今,当人行横道绿灯亮起,右转车辆会担心会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关于何时能够放心过马路和机动车辆何时能够放心的右转的讨论从未间断过,据调查,多半驾驶人认为十字路口车辆右转没有安全感,并且在国内十字路口处右转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撞功能箱(14),所述避撞功能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避撞功能箱(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7),两个所述固定板(7)的转动槽中通过延伸杆(6)转动连接有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块(33),所述固定连接块(3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筒(34),所述弹性连接筒(3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26),所述卡位杆(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撞功能箱(14),所述避撞功能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避撞功能箱(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7),两个所述固定板(7)的转动槽中通过延伸杆(6)转动连接有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块(33),所述固定连接块(33)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二连接块(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筒(34),所述弹性连接筒(3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杆(26),所述卡位杆(2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撞功能箱(14)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30),所述调节块(30)的外部开设有滑动槽(29),所述滑动槽(29)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固定槽(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进行安装时,需要用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支撑杆(17),三个所述支撑杆(17)的内部均套设有调节杆(15),所述调节杆(15)通过调节螺钉(22)活动连接于支撑杆(17)的内部,所述调节杆(15)的顶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块(25),三个所述转动连接块(25)相对的三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车路协同的十字路口右转车辆避撞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细政卢张宇万琴袁小芳王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