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9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可安装在小型车辆车厢中,货车停驻闲置时,通过四个升降杆将箱体向上升起,升起后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进一步打开前侧板锁定装置将前展组件开启,前侧板向前翻开,形成向前的拓展空间,车辆车厢即快速的扩展成较大的房车空间,可用于布置家具等,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小型货车的车厢多为结构固定且简单的载货箱体,功能较为单一,仅用于运输货物,无货物运输时车厢则闲置无用,利用率较低。房车多为专用型车辆,一经制造完成,仅具备房车的功能,白天无需休息时闲置,使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可将车辆车厢扩展使车辆可布置为房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包括箱体、前展组件和升降组件,箱体与升降组件连接,前展组件的一侧固定在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上且另一侧可沿车辆头部的方向移动,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为可移动部件;升降组件带动箱体在车辆车厢内上下升降运动,前展组件在箱体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可向前移动形成位于车辆头部上的前展空间。进一步的,箱体包括与车辆车厢相适配的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依次固定连接,前侧板的底部两端分别和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顶板固定安装于后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左侧板的上方,形成一倒盖体。进一步的,前展组件包括倒U形骨架和连接内衬,倒U形骨架为逐层套装的倒U形框,倒U形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前部底端、右侧板前部底端可转动连接,最外层的倒U形框贴在箱体前边框内部,前侧板和最内层倒U形框固定连接,连接内衬贴附在倒U形框内表面连接各倒U形框,顶板和前侧板上端设有对应的锁定装置。进一步的,箱体内部设置软质帐篷布,软质帐篷布通过魔术贴贴附在箱体内表面,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均为硬质板材。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四个升降杆,四个升降杆分别安装在车辆车厢内部的四角,每一个升降杆的一端固定在车辆车厢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端四角。进一步的,硬质板材为金属板材、硬塑板材或硬质合金板材。进一步的,倒U形框为金属框。进一步的,连接内衬采用防水保温材料。进一步的,升降组件的升降杆采用电动升降杆、液压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可安装在车辆车厢中,车辆停驻闲置时,通过升降组件将箱体向上升起,升起后前展组件向前移动形成位于车辆头部上的前展空间,再加上箱体自身的空间,从而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即车辆车厢可以快速的扩展成较大的房车空间,以用于布置家具等,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的展开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的前展组件收起状态图。标号说明:1、箱体;11、顶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前侧板;2、前展组件;21、倒U形框;22、连接内衬;3、电动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包括箱体、前展组件和升降组件,箱体与升降组件连接,前展组件的一侧固定在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上且另一侧可沿车辆头部的方向移动,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为可移动部件;升降组件带动箱体在车辆车厢内上下升降运动,前展组件在箱体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可向前移动形成位于车辆头部上的前展空间。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可安装在小型车辆车厢中,车辆停驻闲置时,通过升降组件将箱体向上升起,升起后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车辆车厢即快速的扩展成较大的房车空间,可用于布置家具等,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进一步的,箱体包括与车辆车厢相适配的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依次固定连接,前侧板的底部两端分别和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顶板固定安装于后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左侧板的上方,形成一倒盖体。由上述描述可知,箱体由与车厢适配的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组成的倒盖体,以保证较大的箱体内部面积,且使得箱体能够顺畅的自车厢中升起和收进车厢中。进一步的,前展组件包括倒U形骨架和连接内衬,倒U形骨架为逐层套装的倒U形框,倒U形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前部底端、右侧板前部底端可转动连接,最外层的倒U形框贴在箱体前边框内部,前侧板和最内层倒U形框固定连接,连接内衬贴附在倒U形框内表面连接各倒U形框,顶板和前侧板上端设有对应的锁定装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安装的前展组件,倒U形骨架的逐层套装的倒U形框和连接内衬的结构能够减少收起时前展组件所占空间。进一步的,箱体内部设置软质帐篷布,软质帐篷布通过魔术贴贴附在箱体内表面,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均为硬质板材。由上述描述可知,箱体内部设置软质帐篷布能够防水,软质帐篷布使用魔术贴贴附简洁方便,硬质板材使箱体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四个升降杆,四个升降杆分别安装在车辆车厢内部的四角,每一个升降杆的一端固定在车辆车厢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端四角。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四个升降杆能够给箱体上升提供足够的支撑,较稳定的将箱体从车厢内撑出。进一步的,硬质板材为金属板材、硬塑板材或硬质合金板材。由上述描述可知,硬质板材选用金属板材、硬塑板材或硬质合金板材易安装且硬度较高使箱体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倒U形框为金属框。由上述描述可知,金属框的硬度高,耐冲击耐磨损。进一步的,连接内衬采用防水保温材料。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水保温材料可使房车扩展结构在雨雪天和寒冷环境具备防雨雪耐寒的功能。进一步的,升降组件的升降杆采用电动升降杆、液压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由上述描述可知,电动升降杆、液压升降杆或气动升降杆均具备较大的举升力,足够将房车扩展结构从车辆车厢中升起。请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包括箱体1、前展组件2和升降组件,箱体1包括金属材质的顶板11、后侧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和前侧板15,左侧板13、后侧板12和右侧板14依次固定连接,前侧板15的底部两端分别和左侧板13、右侧板14转动连接,顶板11固定安装于后侧板12、前侧板15、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的上方,形成一倒盖体;其中,前展组件2包括金属的倒U形骨架和防水保温的连接内衬22,倒U形骨架为逐层套装的倒U形框21,倒U形框21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前部底端、右侧板14前部底端可转动连接,最外层的倒U形框21贴在箱体1前边框内部,前侧板15和最内层倒U形框21固定连接,连接内衬22贴附在倒U形框21内表面连接各倒U形框21,顶板11和前侧板15上端设有对应的卡扣式锁定装置;其中,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前展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箱体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前展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上且另一侧可沿车辆头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为可移动部件;/n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箱体在车辆车厢内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前展组件在所述箱体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可向前移动形成位于车辆头部上的前展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前展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箱体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前展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上且另一侧可沿车辆头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箱体上靠近车辆头部的一侧为可移动部件;
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箱体在车辆车厢内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前展组件在所述箱体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可向前移动形成位于车辆头部上的前展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与车辆车厢相适配的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所述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板的底部两端分别和左侧板、右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后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左侧板的上方,形成一倒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由车辆装载的房车扩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展组件包括倒U形骨架和连接内衬,所述倒U形骨架为逐层套装的倒U形框,所述倒U形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前部底端、右侧板前部底端可转动连接,最外层的所述倒U形框贴在箱体前边框内部,所述前侧板和最内层倒U形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内衬贴附在倒U形框内表面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超王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丰青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黄志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