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98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线绕接定位结构,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包括一绕接盘、两定位件与四夹持件,两个所述定位件呈对称地凸设于所述绕接盘的左右两相对侧,四个所述夹持件两两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且所述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绕接盘转动,以夹紧或松开绕接于所述绕接盘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耳线,所述绕接盘可带动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绕接盘之间的所述耳线绕着所述定位件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耳线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所述定位件与相邻的两所述夹持件之间,从而不间断的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可实现对耳线绕接定位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结构简单,定位准确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线绕接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口罩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耳线绕接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口罩为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多以无纺布、纱布或纸等制成。现有的口罩根据外形的不同,一般分为平面式口罩、折叠式口罩和立体式口罩,无论哪种形状的口罩,为了便于使用,多采用头戴式、耳戴式及颈戴式中的至少一种佩戴方式进行佩戴。则在口罩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将整卷的线体或带体成型为所需要长度及形状的头带、耳带或颈带,以便组接于口罩本体的相应位置处。而现有的对于头带、耳带或颈带的成型及组接多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完成,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且当线体或带体具有一定弹性时,人工作业无法保证所成型的头带、耳带或颈带的长度及形状的一致性,从而影响后续的组接及使用。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紧凑、定位准确且高效成型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结构紧凑、定位准确且高效成型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耳线绕接定位结构,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包括一绕接盘、两定位件与四夹持件,两个所述定位件呈对称地凸设于所述绕接盘的左右两相对侧,四个所述夹持件两两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且所述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绕接盘转动,以夹紧或松开绕接于所述绕接盘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耳线,所述绕接盘可带动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绕接盘之间的所述耳线绕着所述定位件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耳线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所述定位件与相邻的两所述夹持件之间,从而不间断的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耳线绕接定位结构中,通过两两对称的布置于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的四个夹持件与绕接盘的配合,夹持固定绕接于对应的夹持件与绕接盘之间的耳线,结合两个定位件呈对称地凸设于绕接盘的左右两相对侧,使得绕接盘转动一定角度时,可带动夹持固定于夹持件与绕接盘之间的耳线随之绕着定位件转动,由于定位件呈外凸的设置,则可有效保证在绕线过程中对具有一定弹性的耳线的支撑及定位成型,另外,随着绕接盘的不断转动,耳线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定位件与相邻的两夹持件之间,从而可不断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以便后续将耳线段从整条耳线上剪落以熔接于口罩本体上,从而形成佩戴用的耳挂。本技术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可实现对耳线绕接定位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结构简单,定位准确且高效。较佳地,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具有一定弧度的第一绕接面,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对应每一所述定位件的位置处各设有呈对称布置的两第二绕接面,每一所述第二绕接面的旁侧设有一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绕接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夹持面。较佳地,所述定位件的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与之相邻的两所述第二绕接面之间的间距尺寸。较佳地,第二绕接面为一斜面或一垂直面,所述夹持面为一斜面、一垂直面或一弧形面。较佳地,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凸设于所述第二绕接面的上侧端,用于防止耳线从绕接的所述第二绕接面上滑脱。较佳地,所述防脱件呈块状,且块状的防脱件与所述绕接盘相抵接的抵接面为一平面或呈“L字形”。较佳地,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绕接盘之上端面和其前后两端面相连接的位置处分别向着远离所述绕接盘的方向延伸,而在对应的第二绕接面的上侧端形成凸台状的所述防脱件。较佳地,所述绕接盘每次转动180°。较佳地,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绕接盘之间的间距可调。较佳地,所述绕接盘呈“工字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耳线绕接定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绕接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防脱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耳线于耳线绕接定位结构上绕接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耳线绕接定位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绕接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防脱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耳线于耳线绕接定位结构上绕接的状态图。图11是第三实施例中耳线于耳线绕接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三实施例中绕接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第三实施例中耳线于耳线绕接定位结构上绕接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阅图1至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所公开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100适用于口罩之耳挂的成型,具体是将整条耳线200绕接定位为耳挂所需长度及形状的耳线段201,以便后续的裁切及熔接作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100还可用口罩之头带及颈带的成型,适应性地将整卷的带体对应绕接定位为头带及颈带所需长度及形状的段带,以便后续的裁切及熔接作业。参阅图1,本技术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100包括一绕接盘10、两定位件20与四夹持件30,两个定位件20呈对称地凸设于绕接盘10的左右两相对侧,四个夹持件30两两对称的布置于绕接盘10的前后两相对侧,且夹持件30可相对绕接盘转动,以夹紧或松开绕接于绕接盘10与定位件20之间的耳线200,绕接盘10可带动夹持固定于夹持件30与绕接盘10之间的耳线200绕着定位件20转动一定角度,使得耳线200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定位件20与相邻的两夹持件30之间,从而不间断的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201,以便后续将该耳线段201从整条耳线200上剪落以熔接于口罩本体上,从而形成佩戴用的耳挂。结合图1和图2,定位件20的外侧端上设有具有一定弧度的第一绕接面21,第一绕接面21可为一整体,也可由不同的弧形段组接而成。绕接盘10的前后两相对侧对应每一定位件20的位置处各设有呈对称布置的两第二绕接面11,每一第二绕接面11的旁侧设有一夹持件30,且夹持件30具有与第二绕接面11的形状相对应的夹持面31。其中,定位件20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与之相邻的两第二绕接面11之间的间距尺寸,具体为略大于与之相邻的两第二绕接面11之间的间距尺寸,从而可更有效的实现绕线作业。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绕接面11为一斜面,具体可由绕接盘10的上端面12的边缘处分别向着其前端面13与后端面14的方向斜向下倾斜而成。与之对应的,夹持面31亦为一斜面,则两斜面相配合即可夹紧绕接于二者之间的耳线200,结构简单且便于夹持。优选地,绕接盘10大致呈“工字型”,绕接盘10上于同侧的两个第二绕接面11之间具有一凹陷区10a,凹陷区10a可为后续剪刀及熔接件的裁切作业及熔接作业提供一活动空间,使得于本技术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100中绕接定位而成的耳线段201无需移动及转运,更无需再次定位,而只需在成型工位即可完成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包括一绕接盘、两定位件与四夹持件,两个所述定位件呈对称地凸设于所述绕接盘的左右两相对侧,四个所述夹持件两两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且所述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绕接盘转动,以夹紧或松开绕接于所述绕接盘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耳线,所述绕接盘可带动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绕接盘之间的所述耳线绕着所述定位件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耳线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所述定位件与相邻的两所述夹持件之间,从而不间断的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包括一绕接盘、两定位件与四夹持件,两个所述定位件呈对称地凸设于所述绕接盘的左右两相对侧,四个所述夹持件两两对称的布置于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且所述夹持件可相对所述绕接盘转动,以夹紧或松开绕接于所述绕接盘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耳线,所述绕接盘可带动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绕接盘之间的所述耳线绕着所述定位件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耳线可交替的绕接定位于两所述定位件与相邻的两所述夹持件之间,从而不间断的形成符合要求的耳线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具有一定弧度的第一绕接面,所述绕接盘的前后两相对侧对应每一所述定位件的位置处各设有呈对称布置的两第二绕接面,每一所述第二绕接面的旁侧设有一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具有与所述第二绕接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夹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与之相邻的两所述第二绕接面之间的间距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线绕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