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踢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91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屏风踢脚板,包括若干设于屏风框架底部的踢脚板受具(1)、及分别活动连接于踢脚板受具前后两侧的两踢脚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板受具(1)包括分别设于其上部两侧的上部卡口(11)、以及设于其下部两侧的上部卡口(12),所述的踢脚板本体(2)近似匚形,包括面板(21)、由上侧面板延伸弯曲而成的上侧框边(22)、设于下侧面板靠近端部处的下侧框边(23),上侧框边(22)及下侧框边(23)上均设有与上部卡口(11)、下部卡口(12)形状相配合的上接触面(221)、下接触面(231),且所述上、下接触面可分别沿上、下部卡口转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风踢脚板
技术介绍
现行铝合金踢脚板的连接形式很多,有些是直接通过螺栓等形式来连接,有些是直接卡入屏风框架上的卡口来连接,因此,要么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打开踢脚板,要么要在型材上部专门开槽作为拉手才能打开踢脚板,甚至还须做辅助的机械加工,以方便安装,这样就造成额外的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及拆卸时操作容易、无需任何工具、且结构简单实用的屏风踢脚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屏风踢脚板,包括若干设于屏风框架底部的踢脚板受具、及分别活动连接于踢脚板受具前后两侧的两踢脚板本体,所述的踢脚板受具包括分别设于其上部两侧的上部卡口、以及设于其下部两侧的下部卡口,所述的踢脚板本体近似匚形,包括面板、由上侧面板延伸弯曲而成的上侧框边、设于下侧面板靠近端部处的下侧框边,上侧框边及下侧框边上均设有与上部卡口、下部卡口形状相配合的上接触面、下接触面,且所述上、下接触面可分别沿上部卡口、下部卡口转动。本技术的优点是踢脚板随时都可装卸而无须任何工具,且结构简单实用,无需额外的机械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屏风踢脚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屏风踢脚板,包括若干设于屏风框架底部的踢脚板受具1、及分别活动连接于踢脚板受具前后两侧的两踢脚板本体2,所述的踢脚板受具1包括分别设于其上部两侧的上部卡口11、以及设于其下部两侧的下部卡口12,所述的上部卡口11呈半圆柱体状且圆弧状柱面朝下,所述下部卡口12也呈半圆柱体状且圆弧状柱面朝上,所述的踢脚板本体2近似匚形,包括面板21、由上侧面板延伸弯曲而成的上侧框边22、设于下侧面板靠近端部处的下侧框边23,所述的下侧框边与面板形成一定的角度。所述上侧框边22及下侧框边23上均设有与上、下部卡口的圆弧状柱面相配合的圆弧状接触面221、231,所述上侧框边的圆弧状接触面221可沿上部卡口11的圆弧状柱面作相对转动,所述下侧框边的圆弧状接触面231可沿下部卡口12的圆弧状柱面作相对转动,从而使踢脚板的安装与拆卸变得容易。安装时,使下侧框边的圆弧状接触面231先与下部卡口12的圆弧状柱面接触,并转动踢脚板本体,使踢脚板上侧框边的圆弧状接触面221与上部卡口的圆弧状柱面相卡合,从而完成踢脚板的安装。当需要拆下踢脚板本体时,只须将手指伸入踢脚板本体的下侧端部,并将该端部向外拉出,即可完成踢脚板本体的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风踢脚板,包括若干设于屏风框架底部的踢脚板受具(1)、及分别活动连接于踢脚板受具前后两侧的两踢脚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板受具(1)包括分别设于其上部两侧的上部卡口(11)、以及设于其下部两侧的下部卡口(12),所述的踢脚板本体(2)近似形,包括面板(21)、由上侧面板延伸弯曲而成的上侧框边(22)、设于下侧面板靠近端部处的下侧框边(23),上侧框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爱民姚向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九思铝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