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液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77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调节液位器,包括一阀体(11),阀体(11)上配置有由彼此相通的混合室(9),控制室(10),扩压室(12)组成的拉伐尔喷嘴结构,本实用新的特征是,所说的混合室(9)的前端配置有与其相通的渐扩型节流元件(7),混合室(9)上配置有与其成一定倾角并相通的调节汽喷嘴(8)。(*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elf regulating liquid level device

A self regulating liquid level device, comprising a valve body (11), body (11) is arranged on the mixing chamber from each other (9), the control room (10), diffuser (12) of Laval nozz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ixing chamber said (9) the front end equipped with expansion type throttling elemen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ixing chamber (7), (9) is provided with a certain angle and its adjusting steam nozzle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调节液位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节流自调节液位器。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行业都需要对液位进行控制和调节。目前在电力、石油、化工等部门中广泛采用的液位调节器有机械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以及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前三种调节器均因其执行机构动作频繁、易磨、易腐蚀而经常发生卡涩故障,使液位失控,严重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后一种近年研制的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ZL92232825.0),虽然较前三种有较大的突破,但因其液位维持不稳,波动较大,目前还不能可靠工作,因而,在生产实际中,这类设备的液位控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双节流自调节液位器,具有结构简单、液位维持稳定,安全可靠的特点。双节流自调节液位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两次节流达到控制调节液位的目的。第一次节流是形成汽液两相流,第二次节流是利用两相流通过节流元件的特性来实现液位的控制。当控制室内的汽体含量增多时,液体的流量减少,则液位上升;当控制室内的汽体含量减少时,液体的流量增加,则液位降低,最终实现液位的自调节的目的。由于该液位器采用了两个节流元件并经过两次节流,所以可称之为双节流自调节液位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液位传感器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阀结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时的压力变化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参照图3,本技术的调节阀3包括一阀体11,阀体11的一端开有一渐缩型的混合室9,与混合室9相通的控制室10及与控制室10相通的渐扩型扩压室12,混合室9的前端配置有与其相通的渐扩型节流元件7,混合室9上还配置有与其成一倾角并相通的调节汽喷嘴8,调节汽喷嘴8与液体流向的倾角为90~45°。参照图1,使用时,节流元件7的入口端与需维持液位的工业设备1的液体腔相通,调节汽喷嘴8和液位传感器2的输送调节汽管5相通,液位传感器2的另两个进口(13、14)分别和工业设备1的液体腔和汽体腔相通。参照图2,液位传感器2包括一壳体6,壳体6上配置一液体进口13和汽体进口14,壳体6内配置一输送调节气管5,其一端配置有开口断面4。液体由节流元件7的入口端断进入,调节汽由喷嘴8进入,当调节汽进入混合室9与液体混合后,调节汽随液体一起向阀腔喉部控制室10流动,在调节汽进入节流元件7的出口端与控制室10之间,由于阀内压力下降,调节汽的比容增加,在控制室10通流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液体的有效流通面积相应减少,液体通流量降低,从而达到阻碍液体的作用,此时,调节汽是以其自身的物性参数变化作用来阻碍液体的,即蒸汽容积流量越大,液体量越小,反之亦然。双节流自调节液位器是由两个节流元件、混合室、控制室、调节汽喷嘴以及液位传感器等部件组成(见图1、图3)。从而形成一个全密封的整体装置。节流元件7的作用是造成液体的压力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见图4所示),形成液体和调节汽之间的压差,利用该压差将液位传感器中的调节汽流引入混合室9,调节汽的引入(喷嘴8的)位置选择在液流压力降低的最大处(即节流元件7造成的压差最大处),以便保证有足够的调节汽引入混合室9,在混合室9内汽液两相流进行了充分的混合,然后进入控制室10(即拉伐尔喷嘴喉部的直管段。)节流元件7有两种结构1、孔板式节流元件适用于压差较大的调节器,2、喷嘴式节流元件适用于压差小的调节器。混合室9和控制室10的功能是控制液位。当汽液混合物通过混合室9和控制室10时,根据两相流的基本特性,当汽的含量增多时,液体的流量减少,反之液体的流量增多,从而达到控制液位的目的。阀体11的结构为拉伐尔喷嘴,在拉伐尔喷嘴中,汽液的比容相差上千倍,所以调节耗汽量很小,约为液体流量的1%~5%。传感器2(见图2)的工作原理是当容器的液位增高时,传感器中的开口断面4变小,则调节汽量减少,反之亦然。调节汽进入混合室9的方式如下1、钻孔喷嘴,其开口位置可在混合段内根据设计需要沿轴线方向变动,钻孔喷嘴与液体流向的倾角为90~45°。2、斜切喷嘴扩压室12的作用是使节流造成的残余压损最小,使压力在这一段得到逐步恢复。本技术试验证明原理正确。具有调节可靠,液位稳定,性能良好的功能。本技术由于无机构运动部件,无电气元件,因而其可靠性、安全性尤为突出。在工业生产中调节器经常会发生式工泄露的问题,而本技术为全密封装置,所以无泄露问题是其一大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调节液位器,包括一阀体(11),阀体(11)上配置有由彼此相通的混合室(9),控制室(10),扩压窒(12)组成的拉伐尔喷嘴结构,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说的混合室(9)的前端配置有与其相通的渐扩型节流元件(7),混合室(9)上配置有与其成一定倾角并相通的调节汽喷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节流元件(7)是孔板式节流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节流元件(7)是喷嘴式节流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嘴(8)与液体流向的倾角为90~45°。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嘴(8)是钻孔喷嘴。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嘴(8)是斜切喷嘴。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调节液位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嘴(8)布置在节流元件(7)造成的压差最大处。专利摘要一种可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纺织、印染等行业的自调节液位器,包括一由彼此相通的混合室、控制室、扩压室组成的拉伐尔喷嘴结构,混合室的前端配置有节流元件,混合室上配置有与其成一定的倾角的调节汽喷嘴,能够达到自动调节液位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液位维持稳定,安全可靠的特点。文档编号G05D9/00GK2277535SQ9424691公开日1998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林万超, 陈国慧, 邢秦安, 严俊杰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超陈国慧邢秦安严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