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48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打磨机构与夹持机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连接呈T型,打磨机构活动安装在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相邻的一端上,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活动安装在第二工作台的两端,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调节件与第二顶尖,调节件与第二顶尖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第二工作台的端部,调节件与第二顶尖的后端活动连接驱动第二顶尖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二工作台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工件,并利用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顶尖伸出长度匹配不同长度的工件,不受磨削时产生的金属屑的影响,降低磨床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外圆磨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磨床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外圆磨床。
技术介绍
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使用广泛,能加工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磨床。它一般是由基础部分的铸铁床身,工作台,支承并带动工件旋转的头架、尾座、安装磨削砂轮的砂轮架,控制磨削工件尺寸的横向进给机构,控制机床运动部件动作的电器和液压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而数控外圆磨床是按加工要求预先编制程序,由控制系统发出数值信息指令进行加工,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外表面的磨床。数控外圆磨床一般具有通用化、模块化程度高,高精度、高刚性、高效率及高适应性等特点。但是现有的数控外圆磨床在固定工件时,一般采用两个夹持组件夹住工件进行加工,夹持组件可以在工作台上来回位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但是加工时,会产生部分金属屑,金属屑累计在工作台上会导致夹持组件位移受阻,对不同长度的工件适应性较差,因此,数控磨床售后维修频率较高,导致用户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数控外圆磨床使用时故障率较高的情况,提供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在第二工作台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工件,并且第二夹持组件内设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顶尖伸出长度用于匹配不同长度的工件,不受磨削时产生的金属屑的影响,降低磨床的故障率。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打磨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连接呈T型,所述打磨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调节件与第二顶尖,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端部,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的后端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顶尖位移。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旋杆、转动轴与连杆,所述第二顶尖包括尖锐部与活动套,所述旋杆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垂直连接,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中部,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套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尖锐部安装在所述活动套的另一端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尖还包括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套背离所述尖锐部的一端内,所述压簧另一端与安装架内壁抵接。优选的,所述尖锐部远离所述活动套的一端设置有斜切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与第一顶尖,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顶尖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尖与所述第二顶尖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主轴电机、主轴与打磨轮,所述主轴电机与主轴活动安装在第一工作台上,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一端连接带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打磨轮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上,所述打磨轮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垫。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第一工作台及第二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打磨机构及夹持机构,便于对工件进行外圆加工;2、在第二工作台上设置两组对应的夹持组件,通过调节件调控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顶尖伸出第二安装架的长度,便于匹配安装夹持不同长度的工件,无需整体移动第二夹持组件,避免第二夹持组件在第二工作台上位移时受阻,不能正常滑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数控外圆磨床立体示意图;图2为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组装示意图;图3为第二夹持组件爆炸示意图;图4为第一夹持组件立体示意图;图5为打磨机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2,打磨机构3与夹持机构4,所述第一工作台1与所述第二工作台2连接呈T型,所述打磨机构3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夹持组件41与第二夹持组件42,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1及第二夹持组件42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2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2包括第二安装架43、调节件44与第二顶尖45,所述调节件44与所述第二顶尖45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架43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2的端部,所述调节件44与所述第二顶尖45的后端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顶尖45位移。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台1与第二工作台2连接组成T型结构,在第一工作台1及第二工作台2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打磨机构3及夹持机构4,具体的,所述打磨机构3及夹持机构4是通过滑板5活动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及第二工作台2上的,便于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及第二工作台2上的驱动组件,如液压缸(图中未示出),驱动滑板5位移,进而带动打磨机构3及夹持机构4分别在第一工作台1及第二工作台2上做往复式直线运动,进行外圆打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夹持圆柱状工件(图中未示出),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夹持组件41及第二夹持组件42,工件即可被第一夹持组件41及第二夹持组件42夹持住进行外圆打磨,避免使用单个夹持组件夹持工件时,工件打磨时发生偏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第一夹持组件41及第二夹持组件42配合夹持不同长度的工件,在第二夹持组件42的第二安装架43内设置有调节件44及第二顶尖45,利用调节件44即可调节第二顶尖45凸出第二安装架43的长度,便于夹持不同长度的工件,无需在滑板5上移动第二安装架43,避免第二安装架43在滑板5上位移时受到打磨时的金属屑的影响,不能正常移动,导致第二夹持组件42与第一夹持组件41配合夹持工件时松动,打磨精度下降。如图2~3所示,所述调节件44包括旋杆441、转动轴442与连杆443,所述第二顶尖45包括尖锐部451与活动套452,所述旋杆441一端与所述转动轴442垂直连接,所述连杆443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42中部,所述连杆443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套452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尖锐部451安装在所述活动套452的另一端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尖锐部451部分是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打磨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连接呈T型,所述打磨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调节件与第二顶尖,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端部,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的后端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顶尖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打磨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台连接呈T型,所述打磨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调节件与第二顶尖,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端部,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顶尖的后端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顶尖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旋杆、转动轴与连杆,所述第二顶尖包括尖锐部与活动套,所述旋杆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垂直连接,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中部,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套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尖锐部安装在所述活动套的另一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外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尖还包括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成远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