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35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被焊零件固定在夹具本体上,被焊零件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固定在夹具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使得在试作时,大大减少了细长且复杂零件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作人力、物力成本;在量产时,能实时监控组立过程中零件尺寸是否变异及变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
本技术涉及焊接夹具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
技术介绍
车身中后纵梁作为整个后底板的左右侧骨架,其精度与焊点强度影响着整个白车身的骨骼精度与整车侧碰及后碰强度。后纵梁总成为细长且复杂的零件,后纵梁本体与延伸梁之间由点焊连接,后纵梁本体与延伸梁搭接面匹配精度显的尤为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纵梁组立传统试作模式是:在满足单件搭接面OK(型面公差±0.5)情况下,需要试焊接→上检具测量→推断影响NG点的因素及影响量→单件修模/调整夹具/调整焊接顺序→重新单件取样→试焊接……不断往复循环。由于传统试作模式中,零件仅靠定位孔/面固定6个自由度,其他型面无测量基准,焊接后延伸梁严重扭曲,尺寸NG,且无法准确判断是由单件自身原因、夹具原因、焊接原因造成。所以每个车型后纵梁试作时,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试作效果差,试作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简便、测量精确的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被焊零件固定在夹具本体上,被焊零件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测距传感器A、测距传感器B、测距传感器C和测距传感器D固定在夹具本体上。所述测距传感器A位于被焊零件前端上部,测距传感器A包括Z向传感器A和Y向传感器A。所述测距传感器B位于被焊零件前端下部,测距传感器B包括Z向传感器B和Y向传感器B。所述测距传感器C位于被焊零件后端上部,测距传感器C包括Z向传感器C和Y向传感器C。所述测距传感器D位于被焊零件后端下部,测距传感器D包括Z向传感器D和Y向传感器D。所述测距传感器与被焊零件之间设有5mm标准间隙。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使得在试作时,大大减少了细长且复杂零件的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作人力、物力成本;在量产时,能实时监控组立过程中零件尺寸是否变异及变异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测距传感器A结构示意图;图3是测距传感器B结构示意图;图4是测距传感器C结构示意图;图5是测距传感器D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夹具本体1,测距传感器A2,Z向传感器A2-1,Y向传感器A2-2,测距传感器B3,Z向传感器B3-1,Y向传感器B3-2,测距传感器C4,Z向传感器C4-1,Y向传感器C4-2,测距传感器D5,Z向传感器D5-1,Y向传感器D5-2,被焊零件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1,被焊零件6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被焊零件6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测距传感器与被焊零件6之间设有5mm标准间隙。测距传感器A2位于被焊零件6前端上部,测距传感器A2包括Z向传感器A2-1和Y向传感器A2-2;测距传感器B3位于被焊零件6前端下部,测距传感器B3包括Z向传感器B3-1和Y向传感器B3-2;测距传感器C4位于被焊零件6后端上部,测距传感器C4包括Z向传感器C4-1和Y向传感器C4-2;测距传感器D5位于被焊零件6后端下部,测距传感器D5包括Z向传感器D5-1和Y向传感器D5-2。使用时,首先打开焊接夹具,将被焊零件6放置固定在夹具上,通过四组测距传感器确保传感器探头与零件之间有5mm标准检出间隙,然后夹紧焊接夹具,在焊接过程中通过测距传感器5mm标准间隙值读数变化,可以判断零件尺寸的变异量及变异因素,从而作相应的调整。以测距传感器A2为例,若焊接过程中Z向传感器A2-1和Y向传感器A2-2处的读数分别为4.2、5.3。表明,被焊零件此处Z向偏差:+0.8mm(公差±0.7,超差0.1)。Y向偏差:-0.3mm,此时,Z向超差,焊接夹具停止作动,上一动作(放置零件、夹具夹紧、焊接某个焊点)即为引起超差的因素,制定对策,直至传感器读数为4.3~5.7。其他三处传感器监测原理同上。本技术结构在焊接夹具上增加了测距传感器,并在传感器与被焊零件之间留有5mm标准间隙。通过检测传感器5mm标准尺寸读数变化情况,起到监测被焊零件尺寸偏差及偏差量的作用。在试作时,该焊接夹具能够在组立过程中,通过测距传感器5mm标准间隙值读数的变化,精确掌控零件尺寸的变异量及引起变异的具体原因(零件因素、夹具因素、焊接因素),有效的降低细长零件或者复杂零件的试作难度,缩短试作周期,大大节省了试作的人力、物力成本。避免了零件在试作过程中,试焊接→上检具测量→推断影响NG点的因素及影响量→单件修模/调整夹具/调整焊接顺序→重新单件取样→试焊接……不断往复循环的复杂过程。在量产时,测距传感器与焊接夹具相连,若测距传感器监测尺寸在4.3~5.7(焊接零件型面公差±0.7)之外,表明被焊零件型面尺寸超差,夹具停止作动并发出警报声,起到实时监控零件尺寸是否变异的作用,避免焊接零件尺寸批量不合格。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1),其特征是:被焊零件(6)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被焊零件(6)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主要包括夹具本体(1),其特征是:被焊零件(6)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被焊零件(6)的四周分布有四组测距传感器,分别为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测距传感器A(2)、测距传感器B(3)、测距传感器C(4)和测距传感器D(5)固定在夹具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测距传感器A(2)位于被焊零件(6)前端上部,测距传感器A(2)包括Z向传感器A(2-1)和Y向传感器A(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监测尺寸变化的焊接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测距传感器B(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邵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