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725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包括一用于存储天然气的储罐、一给天然气降温的制冷机、一用于压缩气态天然气的压缩机和一控制器,气态天然气在制冷机中再液化时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冷回收换热器来加热储罐排出的低温的气态天然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利用船舶上既有的天然气供气系统中的压缩机提供动力完成再液化循环,既不需要配备成本较高的低温泵,也不需要高度差即可完成循环,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低,而且还能够回收利用再液化时气态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提高供给压缩机的天然气的焓值进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天然气应用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
技术介绍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包括首尾顺次流体连接的一用于储藏天然气的储罐1、一低温泵10、一制冷机2,该低温泵10将储罐1底部的液态天然气送入该制冷机2内冷却至更低温度后再通过喷雾器喷向该储罐1内的气态天然气,该储罐1内的气态天然气在遇到更低温度的液态天然气后会释放热量并凝结为液态,实现再液化的效果。这种再液化系统中,低温泵10可以克服较大的流动阻力,因而可靠性较高,对该制冷机2的位置没有要求,但是低温泵的成本较高,低温泵自身的运行也要额外消耗较多的能量,因而这种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仅包括首尾顺次流体连接的一用于储藏天然气的储罐1和一制冷机2,该制冷机2的入口与该储罐1内的气态天然气流体连通,制冷机2将气态天然气冷却为更低温的液态天然气后,液态天然气在重力作用下会逐渐流回该储罐1中,依靠虹吸作用逐渐将该储罐1内的气态的天然气抽向该制冰机2,这种天然气再液化系统不需要低温泵即可完成循环,生产和运行成本均较低,但是该制冷机2与该储罐1之间必须要有较大的高度差,才能够完成再液化循环,船舶上的空间受限,较难实施这一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船舶上既有的天然气供气系统中的压缩机提供动力完成再液化循环,既不需要配备成本较高的低温泵,也不需要高度差即可完成循环,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低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包括一用于存储天然气的储罐、一给天然气降温的制冷机、一用于压缩气态天然气的压缩机和一控制器,所述的储罐包括一储罐入口和一储罐出口,所述的制冷机也包括一制冷机入口和一制冷机出口,所述的压缩机包括一压缩机吸气口和一压缩机排气口,所述的制冷机出口与所述的储罐入口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与所述的储罐出口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所述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运转,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还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储罐内设置有一喷雾器,所述的喷雾器与所述的储罐入口相连接使得制冷机内流出的液态天然气能够经所述的喷雾器均匀喷射到所述的储罐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冷回收换热器,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包括第一流程和一第二流程,所述的储罐出口与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一流程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二流程相连通,使得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较高温度的天然气与储罐出口排出的较低温度的天然气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传递热量。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加热器,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一流程通过所述的加热器与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器为空温加热器,使得即将流入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的较低温度的天然气能够通过所述的加热器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包括一冷却器入口和一冷却器出口,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与所述的冷却器入口相连接,所述的冷却器出口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二流程相连通,所述的冷却器出口还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器为空温换热器,使得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较高温度的天然气能够通过所述的冷却器向空气中释放热量。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比例三通阀,所述的比例三通阀包括一比例三通阀入口、一第一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一第二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一第一流道和一第二流道,所述的比例三通阀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一流道与所述的第一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的经比例三通阀入口通过所述的第二流道与所述的第二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流体连通,流体能够从所述的比例三通阀入口进入所述的比例三通阀,所述的比例三通阀能够在所述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调节分别从第一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及第二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的流出的流体的流量,所述的比例三通阀还能够在所述的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所述的第一流道或所述的第二流道;所述的比例三通阀入口与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所述的第二比例三通阀调节出口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制冷剂冷却换热器,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包括一第三流程和一第四流程,所述的第三流程内的流体与所述的第四流程内的流体可以通过制冷剂冷却换热器传递热量;所述的制冷机内具有制冷剂流道和天然气流道,制冷剂流道与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的第四流程构成循环回路,制冷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制冷剂可以从流过所述的天然气流道的天然气中吸收热量,随着制冷剂在所述的制冷剂流道与制冷剂冷却换热器的第四流程组成的循环回路的循环流动,制冷剂可以不断的将其从天然气流道的天然气中吸收的热量迁移至所述的第四流程,并通过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将吸收到的热量排放至所述的第三流程内的介质中;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中的第三流程内流动的是从所述的储罐出口流向所述的加热器的至少部分天然气。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中的第三流程与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一流程串联布置,且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中的第三流程的入口与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的第一流程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的制冷剂冷却换热器中的第三流程内流动的是从所述的储罐出口流向所述的加热器的全部天然气。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利用船舶上既有的天然气供气系统中的压缩机提供动力完成再液化循环,既不需要配备成本较高的低温泵,也不需要高度差即可完成循环,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储罐;11、储罐入口;12、储罐出口;13、喷雾器;2、制冷机;21、制冷机入口;22、制冷机出口;3、压缩机;31、压缩机吸气口;32、压缩机排气口;4、冷回收换热器;5、加热器;6、冷却器;61、冷却器入口;62、冷却器出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包括一用于存储天然气的储罐(1)、一给天然气降温的制冷机(2)、一用于压缩气态天然气的压缩机(3)和一控制器,所述的储罐(1)包括一储罐入口(11)和一储罐出口(12),所述的制冷机(2)也包括一制冷机入口(21)和一制冷机出口(22),所述的压缩机(3)包括一压缩机吸气口(31)和一压缩机排气口(32),所述的制冷机出口(22)与所述的储罐入口(11)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31)与所述的储罐出口(12)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所述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运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还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2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包括一用于存储天然气的储罐(1)、一给天然气降温的制冷机(2)、一用于压缩气态天然气的压缩机(3)和一控制器,所述的储罐(1)包括一储罐入口(11)和一储罐出口(12),所述的制冷机(2)也包括一制冷机入口(21)和一制冷机出口(22),所述的压缩机(3)包括一压缩机吸气口(31)和一压缩机排气口(32),所述的制冷机出口(22)与所述的储罐入口(11)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31)与所述的储罐出口(12)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所述的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的运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还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2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罐(1)内设置有一喷雾器(13),所述的喷雾器(13)与所述的储罐入口(11)相连接使得制冷机(2)内流出的液态天然气能够经所述的喷雾器(13)均匀喷射到所述的储罐(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冷回收换热器(4),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包括第一流程和一第二流程,所述的储罐出口(12)与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31)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的第一流程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21)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的第二流程相连通,使得压缩机排气口(32)排出的较高温度的天然气与储罐出口(12)排出的较低温度的天然气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传递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加热器(5),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的第一流程通过所述的加热器(5)与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3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5)为空温加热器,使得即将流入所述的压缩机吸气口(31)的较低温度的天然气能够通过所述的加热器(5)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还包括一冷却器(6),所述的冷却器(6)包括一冷却器入口(61)和一冷却器出口(6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32)与所述的冷却器入口(61)相连接,所述的冷却器出口(62)与所述的制冷机入口(21)通过所述的冷回收换热器(4)的第二流程相连通,所述的冷却器出口(62)还用于连接燃气发动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天然气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6)为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世祥周洋陈志远赵明珠沈晶于远洋高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