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晨玲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25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导柱的外壁设有两个导套,两个所述导套与导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槽钢,其中一个所述槽钢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千斤顶,所述槽钢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槽钢内部固定有千斤顶的设置,改变现有技术中破拆钳的内部设置,使得破拆钳整体缩小,便于使用,同时千斤顶的设置,只需人工简单操作即可,使破拆钳在对金属管材进行操作时更加简单,有利于工人使用,通过底部角钢的设置,可以直接将破拆钳放置到需要的位置,对于金属管材进行操作,使得破拆钳对金属管材进行工作时摆放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
本技术涉及管材刨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破拆钳多适用于金属管材,消防救援,混凝土建筑拆除等领域,破拆钳在对金属管材进行切割时,具有静力破碎,无振动,无噪音,快速高效,保证结构安全等特点,所以破拆钳在金属管材切割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破拆钳体积较大,且多与大型挖掘机进行配套使用,运作一次成本较高,操作繁琐,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不利于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通过角钢与千斤顶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导柱的外壁设有两个导套,两个所述导套与导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槽钢,其中一个所述槽钢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千斤顶,所述槽钢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槽钢的底部设有角钢,所述角钢与槽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导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缓冲垫截面设置为正方形。优选的,所述导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弹簧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弹簧与导柱的外壁套接。优选的,所述角钢截面设置为L形,所述角钢由碳素结构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槽钢的底部远离角钢的一端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座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座均与槽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滑轮座的底部均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轮座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在槽钢内部固定有千斤顶的设置,改变现有技术中破拆钳的内部设置,使得破拆钳整体缩小,便于使用,同时千斤顶的设置,只需人工简单操作千斤顶即可,使得破拆钳在对金属管材进行操作时更加简单,方便,利于工人使用,通过底部角钢的设置,可以直接将破拆钳放置到需要的位置,对于金属管材进行操作,使得破拆钳对金属管材进行工作时摆放更加稳定;2、通过槽钢顶部导套与导柱的结合,使破拆钳在使用时沿着直线轨迹进行工作,不产生偏离现象导致金属管材发生变形,同时防止金属管材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破拆钳损坏,定位块与导套一侧连接弹簧,使得破拆钳工作完成后可之间回弹至初始位置,利于破拆钳的再次使用,缓冲垫的设置减小了千斤顶在使用时对槽钢一侧产生的摩擦,缓冲垫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有利于当缓冲垫损坏时便于替换,延长槽钢的使用寿命,角钢与槽钢通过螺钉固定,便于角钢产生损坏时方便替换,使得破拆钳的使用寿命延长,更为耐用,滑轮于滑轮座的设置,有利于减小槽钢与金属管材之间的摩擦,降低槽钢底部产生磨损的可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槽钢与滑轮座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柱、2固定块、3导套、4槽钢、5千斤顶、6缓冲垫、7角钢、8弹簧、9滑轮座、10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包括导柱1,所述导柱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导柱1的外壁设有两个导套3,两个所述导套3与导柱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套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槽钢4,其中一个所述槽钢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千斤顶5,所述槽钢4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6,所述槽钢4的底部设有角钢7,所述角钢7与槽钢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2与导套3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固定块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导套3固定连接,弹簧8的设置有利于破拆钳在使用完成后快速的回弹至初始形态,有利于第二次使用方便快捷,弹簧8固定在固定块与导套之间,使得回弹路线固定,不会使破拆钳在使用时产生移位的问题。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垫6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缓冲垫6截面设置为正方形,破拆钳在使用时,千斤顶5的顶端与槽钢4的内壁一侧抵住,频繁使用会导致槽钢4内壁一侧产生凹陷,划痕,导致内壁破损,槽钢4凹陷可能会导致破拆钳弯曲损坏,不利于长期使用,缓冲垫6的设置有利于缓解上述问题,增强破拆钳的使用寿命,减少不不要的损失,提升破拆钳的利用率。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柱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1平行分布,两个导柱分别位于导套的两端,使得破拆钳中千斤顶工作时,能直线行走,不会产生偏移导致金属管材弯曲变形,同时也防止千斤顶5的力使得金属管材产生反作用力,导致破拆钳底部角钢7的损坏,造成损失,影响工人的工作。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8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弹簧8与导柱1的外壁套接,多个弹簧8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弹簧8回弹的效率,破拆钳使用完成后更快回复原始形态,加快使用效率,利于工人工作进程的加快。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所述角钢7截面设置为L形,所述角钢7由碳素结构钢材料制成,角钢7与金属管材的接触最为直接,需要有一定的硬度维持工作,同时,角钢底部设有螺钉,有利于在角钢7磨损毁坏时,进行替换,提高破拆钳的使用率。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槽钢4的底部远离角钢7的一端设有滑轮座9,所述滑轮座9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座9均与槽钢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滑轮座9的底部均设有滑轮10,所述滑轮10与滑轮座9转动连接,滑轮10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槽钢4与金属管材之间的摩擦,降低破拆钳损坏的可能,滑轮座9与槽钢4通过螺钉连接,有利于在滑轮10产生损坏时,方便工作人员对于滑轮10进行及时的检修于更换,大幅度提高了破拆钳的使用效率,也延长了破拆钳的使用寿命。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在进行管材切割时,先用金属切割锯将金属管材沿轴线锯开,再用机械千斤顶顶开一条20mm--30mm的缝隙,拿出破拆钳,将角钢7底部插入缝隙中进行固定,多次按压千斤顶5一侧的操作手柄,使得千斤顶5的顶部伸展,千斤顶5一端抵住槽钢4内部的缓冲垫6向前推进,同时槽钢4顶部导套3沿导柱2方向滑动至固定块2,将金属管材撑开至需要的尺寸,再用支架固定撑开的金属管材,抬起角钢7,将破拆钳从缝隙中取下,同时弹簧8自动回弹将破拆钳恢复到初始状态,再将破拆钳移动到下一段需要顶开的位置,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包括导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导柱(1)的外壁设有两个导套(3),两个所述导套(3)与导柱(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套(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槽钢(4),其中一个所述槽钢(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千斤顶(5),所述槽钢(4)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6),所述槽钢(4)的底部设有角钢(7),所述角钢(7)与槽钢(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包括导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导柱(1)的外壁设有两个导套(3),两个所述导套(3)与导柱(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套(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槽钢(4),其中一个所述槽钢(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千斤顶(5),所述槽钢(4)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6),所述槽钢(4)的底部设有角钢(7),所述角钢(7)与槽钢(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与导套(3)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固定块(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导套(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破拆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6)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缓冲垫(6)截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伟陆政蒋兴强樊振中李绍威刘宝诚许晨玲焦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许晨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