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22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通过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能够避免用户不能及时得热以及一次网输送热量损失的问题,保证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用户持续供热,提高用户热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系统优化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冬季夜晚,供热需求与风电出力都进入全天较高时段,热电厂不得不参与深度调峰来为风电并网提供充足空间,但压低热电出力意味着供热需求无法保证。为了促进风电消纳,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热电厂侧安装储热或者电加热装置,通过多热源供热的方式打破供热需求与热电出力的强耦合关系。但是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热电厂侧安装电加热或储热不易快速给用户加热,当热网热量传输模型误差较大时,用户侧对电加热的响应速度很慢,即使开启了热电厂侧的热源用户也不能及时得热,极大程度影响用户热舒适性;第二,在热电厂侧安装储热或电加热热源,仍旧要经过长距离的一次网输送热量,沿途热量损失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补偿方法,包括: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具体包括:若所述用户回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则基于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以及热网与建筑群热惯性导致的供热时滞周期,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否则,启动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二次网热媒水质量流量、散热器换热参数、用户围护结构换热参数,确定二次网热媒水目标供水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所述热网与建筑群热惯性导致的供热时滞周期是基于二次网循环一次的二次网管道长度、二次网管道横截面积以及二次网热媒水质量流量确定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所述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具体包括: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装置的启动时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所述供热补偿装置为电加热补偿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所述散热器换热参数包括二次网热媒水与用户间散热器的换热系数与换热面积;所述用户围护结构换热参数包括用户围护结构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平均换热面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供热补偿装置,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供热补偿启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供热补偿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供热补偿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能够避免用户不能及时得热以及一次网输送热量损失的问题,保证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用户持续供热,提高用户热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供热补偿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热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10,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具体的,当夜晚风电大发出现并网消纳空间不足、热电厂启动深度调峰模式时,会由于压低热出力而导致短期供热不足,需要在判断用户室温即将下降时,对供热进行补偿。而判断用户室温下降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用户回水温度直接判断,另一种是根据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进行预估。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时,建立电力调度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的数据通讯,通过实时通讯将信息下发给集中供热系统,预测出一次网的热源将降低供热量的时段与降幅,与此同时,用户回水温度反馈装置实时监测用户回水温度数值,以此作为用户得热量是否充足的判据,本专利技术供热补偿装置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步骤120,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具体的,供热补偿装置综合判断电力调度通讯系统与回水温度反馈装置返回的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以保证用户持续供热,提高热舒适性。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区别于现有技术在热电厂侧安装储热或者电加热装置的供热补偿方式,采用在二次网换热站侧设置供热补偿装置以进行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的供热补偿,当夜晚风电大发出现并网消纳空间不足、热电厂启动深度调峰模式时,二次网换热站快速启动所述供热补偿装置,与二次网供热水串联供热,补充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时由于压低热出力而导致的短期供热不足,使用户室内温度快速回到预期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能够避免用户不能及时得热以及一次网输送热量损失的问题,保证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用户持续供热,提高用户热舒适性。基于上述实施例,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具体包括:若所述用户回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则基于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以及热网与建筑群热惯性导致的供热时滞周期,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否则,启动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具体的,供热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n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热电厂参与深度调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
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回水温度以及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具体包括:
若所述用户回水温度高于预设阈值,则基于一次网热源降低供热量的时刻以及热网与建筑群热惯性导致的供热时滞周期,确定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的开始时刻;
否则,启动二次网换热站侧供热补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用户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二次网热媒水质量流量、散热器换热参数、用户围护结构换热参数,确定二次网热媒水目标供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与建筑群热惯性导致的供热时滞周期是基于二次网循环一次的二次网管道长度、二次网管道横截面积以及二次网热媒水质量流量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郝玲姜拓郭越陈磊陈群闵勇马学军田志刚田德中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