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口切割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底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四个支杆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产品放置在放置槽中,使含有切口的一面朝上,通过外部机构将产品固定,第一电机带动升降板下降压在产品表面,第二电机带动切刀沿着产品表面移动,当切刀接触到浇口凸起时,切刀将凸起切割,切割完毕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反转,带动装置复位,通过增加升降板进行定位对齐,使切刀始终沿着产品表面,使切割口更加平整,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口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切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口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指从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属铸造中指浇注时金属液进入铸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浇注系统。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进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进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进料回流以及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型件。在切割浇口的过程中,现有的切割方式是人工进行剪切,人工剪切精度不足,没有对齐装置,在对浇口进行剪切时,可能导致浇口剪切不完整,产生凸起、毛刺等,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浇口切割不平整,提供一种浇口切割装置,使其切割更加平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口切割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底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杆之间,所述横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板通过两个第一螺纹孔与两个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升降板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底槽,两个所述底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升降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机,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两个转槽,所述通槽和两个底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和转槽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产品放置在放置槽中,使含有切口的一面朝上,通过外部机构将产品固定,第一电机带动升降板下降压在产品表面,第二电机带动切刀沿着产品表面移动,当切刀接触到浇口凸起时,切刀将凸起切割,切割完毕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反转,带动装置复位,通过增加升降板进行定位对齐,使切刀始终沿着产品表面,使切割口更加平整,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浇口切割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浇口切割装置的升降板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浇口切割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浇口切割装置的升降板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01、主体;011、底板;012、放置槽;013、支杆;02、升降机构;021、横板;022、通孔;023、第一轴承;024、第一电机;025、第一螺纹杆;026、第二轴承;03、切割机构;031、升降板;032、第一螺纹孔;033、底槽;034、通槽;035、第三轴承;036、第二螺纹杆;037、转槽;038、移动块;039、第二螺纹孔;0310、切刀;0311、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4,一种浇口切割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12,底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3,四个支杆13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切割机构3;升降机构2包括横板21,横板21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杆13之间,横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2,两个通孔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3,两个第一轴承2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横板2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底板1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6;切割机构3包括升降板31,升降板3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升降板31通过两个第一螺纹孔32与两个第一螺纹杆25螺纹连接,升降板31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34,升降板31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底槽33,两个底槽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5,两个第三轴承3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6,升降板31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机311,升降板3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两个转槽37,通槽34和两个底槽3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块38,移动块38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9,移动块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刀310。两个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25固定连接,便于带动第一螺纹杆25。两个第二轴承26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25转动连接,便于使第一螺纹杆25稳定运行。第二电机311的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36固定连接,便于带动第二螺纹杆36旋转。第二螺纹杆36两端分别与第三轴承35和转槽37转动连接,便于第二螺纹杆36稳定运行。第二螺纹杆36与第二螺纹孔39螺纹连接,便于带动移动块38移动。具体的,在使用本技术时,将产品放置在放置槽12中,使含有切口的一面朝上,通过外部机构将产品固定,接通外部电源,第一电机24带动第一螺纹杆25旋转,第一螺纹杆25通过与第一螺纹孔32的作用力带动升降板31下降,使产品上表面的浇口处的凸起进入通槽34中,升降板31压在产品表面,第一电机24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口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底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3),四个所述支杆(13)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切割机构(3);/n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横板(21),所述横板(21)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杆(13)之间,所述横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2),两个所述通孔(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所述横板(2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6);/n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升降板(31),所述升降板(3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所述升降板(31)通过两个第一螺纹孔(32)与两个第一螺纹杆(2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31)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34),所述升降板(31)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底槽(33),两个所述底槽(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5),两个所述第三轴承(3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6),所述升降板(31)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机(311),所述升降板(3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两个转槽(37),所述通槽(34)和两个底槽(3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移动块(38),所述移动块(38)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9),所述移动块(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刀(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口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底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3),四个所述支杆(13)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切割机构(3);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横板(21),所述横板(21)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杆(13)之间,所述横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2),两个所述通孔(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所述横板(2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6);
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升降板(31),所述升降板(3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所述升降板(31)通过两个第一螺纹孔(32)与两个第一螺纹杆(2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31)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通槽(34),所述升降板(31)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底槽(33),两个所述底槽(3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5),两个所述第三轴承(35)的内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希富,郑楚君,季丽,纪东,
申请(专利权)人:谷城东兴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